槍聲響起,中共將要求馬斯克拒絕提供星鏈服務?台灣必須發展低軌衛星的3個原因

文章目錄

上周四(5/18),我到新竹太空中心參與一個「前進美國,Satellite 2023衛星商機」分享沙龍,這是由經濟部工業局、工研院及太空中心合辦的活動,並與六家公司做深入訪談,我在會中特別提到,台灣對於低軌衛星的發展應該要更加重視。

這兩天看到英國「經濟學人」的報導,談到中國「解放軍報」警告,擔心台灣若取得億萬富豪馬斯克的SpaceX星鏈(Starlink)系統服務,將大幅增加解放軍攻台難度。

這兩件事剛好有點湊巧,不過,從經濟學人的報導可以看出,這家持續關心兩岸緊張情勢的國際媒體,也注意到低軌衛星的通訊功能,可以在戰時發揮多強大的替代作用。對於台灣為何要重視低軌衛星產業,以及要如何推動產業發展,我想再進一步討論。

原因一:解放軍切斷台灣通訊 低軌衛星成為備援方案

先談低軌衛星產業的重要性。大家應該都已注意到,去年俄烏戰爭開打後,烏克蘭曾經因通訊中斷,透過SpaceX星鏈服務的協助,才讓通訊中斷地區重新恢復。台灣終究是一個衝突發生機率很高的地區,若因戰爭導致海底電纜斷線,或4G、5G通訊中斷,在地球上空不斷盤旋繞飛的低軌衛星,就有機會成為對外通訊的備援方案。

想像兩岸若發生戰爭,解放軍一定先瞄準台灣三個重點地區,一是炸掉軍事基地,二是癱瘓全台電力設施,最後則是切斷通訊系統。這三大重點若被毀掉,台灣大概動彈不得了。這是最糟糕的情境,可能不會發生,但凡事要做最壞打算,像星鏈這種低軌道衛星服務的備援,當然對戰時台灣就相當關鍵。

前一陣子與朋友討論到今年台股的表現,其實正是在反映這種最糟糕的情境。台股今年最夯的題材,就是軍工資安、創電儲能、網通及低軌衛星等,相關類股表現都最強勢。

台灣半導體產業很重要,在全世界不可或缺,但其實產業型態是以代工為主,大部分都在為人作嫁、替別人打工。但若台灣真的變成世界上最危險地方,發展前述的軍工資安、創電儲能、網通與低軌衛星產業,打造台灣強大的通傳網路數位韌性,不只是當務之急,更是在救自己的命,應該是半導體之外,另一個護國神山產業。

股市流行的題材,可能只是被認為一時的熱潮或炒作,但資本市場對於產業發展至為重要,卻是毫無疑問的事實。尤其台灣企業無法像中國大陸獲得政府不斷地補貼與政策拉抬,因此當資本市場有效率地引導資金去處時,可以讓許多企業獲得資金,是產業發展很重要的養份。

資本市場對產業發展很重要,在台灣、在美國都是如此,或許可以用最具指標性的SpaceX為例來說明。

4月下旬,SpaceX的星艦(starship)升空,不到四分多鐘就爆炸,但是許多員工卻歡呼鼓掌,他們為這艘未來計畫載一百人到太空移民的新型太空船得以離開地表而喝采。

這件事讓我覺得很震撼,看完影片後思考了好久。很奇怪,任何公司遇到這種失敗,不是都應該很難過嗎?但大老闆馬斯克說,因為本來就沒想到會這麼快成功,經過這次失敗,星艦離成功更近一步。

星艦試飛爆炸,到底對大家有什麼意義?我想了很久,覺得不只是失敗為成功之母,成功要從不斷的失敗中學習這麼簡單而已,更重要的是,這件事告訴我們,資本市場有多重要。

原因二:馬斯克可能為了利益 不提供低軌衛星給台灣

馬斯克的全球首富,是來自資本市場給它的特斯拉(Tesla)公司很高的本益比,至於SpaceX很多資金也是從市場募來的,燒別人的錢不會那麼痛,如果試飛星艦用的都是從馬斯克私人口袋掏出來的錢,想必他也無法如此鎮定地和員工一起歡呼吧。

不過,這就是資本市場能夠產生的力量。星艦爆炸後往成功更靠近一步,讓過去必需仰賴NASA發展太空事業的美國,找到另一種民間資本助力下的龐大動能,台灣資本市場及產業發展,或許可以從那斯達克及星鏈、星艦等計畫中,學習到這個經驗。

除了資本市場外,任何產業要發展,遊戲規則也很重要。政府的管制與法規如何訂,也是推動低軌衛星產業發展的重點,尤其是應用市場如何推動,是第二個重點。

4月底,數位發展部發出兩張低軌衛星執照,由國內的隴華電子及美商AERKOMM台灣子公司愛爾康取得。其中,隴華自建全球覆蓋衛星平台,規畫使用法國的Eutelsat同步軌道衛星,提供漁船、商船寬頻通訊服務;愛爾康則規畫使用盧森堡的O3b中軌道衛星,目標市場包括船舶、航空器及陸上固定地點。

低軌衛星涉及通訊基礎建設,營運本來就需要政府特許執照,就像電信或銀行業都需要執照。根據數位發展部的規畫,目前對於商用衛星通訊的服務,是在每年3月及9月開放申請,提供國內消費者商業、娛樂、緊急救難等多元應用服務,拓展山區、海上與離島等偏遠地區訊號涵蓋。

原因三:台灣硬體做到全世界最好用 軟體加值完全沒轍

在經濟學人的文章中提到,由於SpaceX星鏈對烏克蘭的協助,中國可能讓SpaceX創辦人馬斯克拒絕提供台灣星鏈系統服務,畢竟馬斯克的另一家公司特斯拉(Tesla)在上海設有大型工廠。

星鏈是目前所有低軌衛星服務中跑得最快的一家,打上天空的衛星已達四千多顆,遙遙領先所有對手。若馬斯克因為特斯拉上海廠的利益,做出不提供低軌衛星服務給台灣的決定,台灣當然要有全力發展的必要性,尤其是地上的服務及地面接收設備,都要先有充分準備,至於連結的衛星服務當然就不一定僅限於星鏈,前述兩家拿到執照的公司,連結的衛星都是來自歐洲的法國及盧森堡。

最後一點,則是企業本身的轉型與升級。在看好太空及衛星商機下,台灣很多企業都想轉型,大部分也都從以前的電腦、手機、汽車等產品,切入比較陌生的太空及衛星產業。不過,大部分企業都遇到不小的挑戰。

例如,六家與談來賓中的捷揚航電發現,他們的工業電腦是賣給瑞典公司,賣價是十幾萬元,但瑞典公司把台灣的工業電腦,再加上自己研發的軟體,最後賣給美國太空及衛星客戶時,售價可以高達百萬元以上。

捷揚航電創業者原本是做工業電腦起家,如今努力想要切入太空用的電腦,不管是產品規格及性能都要更強化。但問題是,太空用的電腦需要更強的軟體功能,台灣可以把硬體做到全世界最好用最便宜,但遇到軟體加值就完全沒轍,這種情況,正是目前台灣大部分產業陷入的困境。

電子產業談轉型升級已經很久了,但是,最明顯的落差還是在軟硬體整合的實力不夠強大,如果台灣競爭力沒有太偏重硬體功能,就不會出現十幾萬元和上百萬元的價值差距了。而且,這種產業發展的弱點,不只是出現在低軌衛星而已,而是遍及所有產業,值得台灣再加一把勁了。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