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世創買貴了?3個角度看環球晶未來如何一步步成為「矽晶圓的台積電」

文章目錄

每天3:58起床工作 徐秀蘭靠「買下對手」成為晶圓女王
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照片:今周刊)

半導體矽晶圓大廠環球晶(6488)今(10)日宣布,公開收購德國同業世創(Siltronic)所有流通在外股份一案,已取得部分所需主管機關之無條件核准,除奧地利聯邦競爭管理局無條件核准本收購案之外,本案此前已獲得德國、美國監管機構核准,但交易若要完成,尚待更多監管部門的批准。環球晶預計,此收購案將於今年下半年完成交易。

根據環球晶發布重大訊息內容,本次收購世創股權案,共掌握其70.27%的股權,其中包括13.67%是環球晶及子公司在公開市場購入取得。

回顧過往,環球晶從2008年開始進行國際併購,每個收購案不僅事後都證明整併成功,企業的營收及獲利成長也很明顯,讓日本對手信越及勝高相當緊張,環球晶因為國際併購案,不僅把台灣靈活彈性、親力親為的管理帶到這些併購進來的美、日、歐等分部,更把國際化的經營理念與人才引進台灣的營運總部。


環球晶於2020年12月10日確定以37.5億歐元(45億美元)現金收購德國世創(Siltronic)公司,預計將成為全球第二大矽晶圓廠。
 

不過,彭博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撰文指出,環球晶收購價格太過高昂,而且矽晶圓產業成長不佳,世創又是行業中的落後者,環球晶這項收購,不可能靠著營收成長或成本刪減來提高獲利,這項收購案目標是整合矽晶圓產業,但曝露出半導體市場的陰暗面。

高燦鳴這篇文章,提出一部分對環球晶此次收購案的疑慮,但也明顯忽略了企業經營者可以對企業整併帶來何種價值,以及台灣企業家為何可以在全球半導體產業表現如此出色的原因。我想藉此專欄再做更多的說明。

收購溢價10% 出手沒有特別高

從環球晶的公開收購價來看,是比Siltronic過去90天平均交易價格溢價約48%,但較公告日的收盤價是溢價10%。以過去三個月全球半導體股大漲兩、三成來看,此刻企業要進行公開收購,確實要付出較高代價,不過,環球晶最後以溢價10%出手,出價並沒有特別高。

當然,可能有人認為,若環球晶不以現金、而是以換股方式來進行,可能會對環球晶比較有利一些,但由於這次是以公開收購方式進行,而且對方是德國掛牌公司,不太可能用股票換股。

更重要的是,此次願意賣出的Siltronic最大股東Wacker Chemie,顯然在條件上也不希望換回在台灣上市的環球晶股票。這是交易本身的條件限制,看起來也沒有很大的疑慮。

倒是高燦鳴提到,矽晶圓一直是個「重要卻乏味」的產業,也很難靠技術差異來創造加值,因此矽晶圓全球出貨今、明年只成長2.4%及5%,對比之下,廣泛的晶片需求今、明兩年分別增5.1%和8%。

更糟糕的是,世創一直是行業中的落後者,不只成長比整個矽晶圓市場慢,2020年每股獲利也將比前一年低很多。但環球晶還承諾,2024年前會留住所有世創員工,台灣併購史上,明基併西門子被德國勞動法規卡到不能裁員的殷鑑並不遠。

因此,難怪世創很開心接受這筆交易,因為他們知道不會遇上更好的出價。對收購方環球晶來說,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確實成為環球晶接下來難打的硬仗。

不過,環球晶過去多次成功的跨國併購,靠的正是其過人的經營管理能力,讓合併不僅是擴大規模、降低成本,還可以透過技術及服務的加值,讓經營績效更明顯。

角度一:高品質矽晶圓佔比升高 小公司正在退出

首先,矽晶圓產業確實不像晶圓代工或IC設計,能夠因為技術及應用的提升,讓矽晶圓可以賣更高價錢。上游矽晶圓的價格比較像「死豬價」,要創造溢價較困難。

不過,近年來這個情況開始改變。當半導體精密度越高,對矽晶圓的品質要求就更高,能做的廠商就僅剩前幾大廠,當高品質矽晶圓佔比升高後,一些小公司必須退出主流市場。此外,在第三代半導體如氮化鎵(GaN)及碳化矽(SiC)等新技術,大廠也需要加速布局,因為這是未來的決勝點。

因此,由於矽晶圓產業長期缺乏變化,所以市場一直是由日、德、美、韓等企業壟斷,其中日本信越、勝高又長居前兩位,如今這個局面被來自台灣的環球晶完全打破,正是因為產業已開始出現變化,需要注入更多的管理彈性與活力。

角度二:製造業當成服務業 逐步搶占外商市場

其次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也很重要。一位世創在台灣的客戶就反應,矽晶圓是晶圓廠必要材料,一用就是很多年,但世創一直都抱著經營現貨市場(spot market)的心態,客戶想找他們簽長約(Long Term Agreement),業務竟直接回絕說,「我們公司不簽這個」,讓台灣客戶氣得牙癢癢的。

這位客戶說,和世創往來交易十多年,很少見到他們的人來跑客戶,「大概世創眼裡只有台積電是客人,其他客人都不是人。」連這種話都講出來了,表示客戶對這家德國供應商的服務態度有多不爽。

至於長期居矽晶圓前兩名的是日本信越與勝高,日商的特色就是技術很好,但是對市場的反應、對客戶的要求反應都很慢,如今環球晶收購後會擠到第二位,將對日本企業形成強大的競爭壓力。

其實,台灣半導體企業如今能夠揚名全世界,靠的不只是技術與產品,更重要的是服務態度,不管是台積電、日月光或聯發科,能夠把過去不可一世的外商企業取代,是因為永遠把客戶擺在第一位,客戶一有問題就派人去現場,甚至就住在客戶旁邊熬夜解決。

這種把製造業當成服務業的精神,讓許多美商、日商、歐商等都一一敗退,關鍵原因就是他們的眼睛都長在頭上,驕傲到不把客戶需求當成一回事。

角度三:過去收購案都推升營收和獲利成長

最後一點,環球晶從2008年就開始進行國際併購,每個收購案不僅事後都證明整併成功,企業的營收及獲利成長也很明顯,讓日本對手信越及勝高相當緊張,環球晶因為國際併購案,不僅把台灣靈活彈性、親力親為的管理帶到這些併購進來的美、日、歐等分部,更把國際化的經營理念與人才引進台灣的營運總部。

例如,一位台灣客戶就說,中美晶在2012年買下日本Covalent後,由於當時美元對日圓匯率是86円,時任總經理的徐秀蘭親自登門拜訪,希望將下單貨幣由日幣改成美元。「我們這麼小咖,她大可派底下主管給個函文即可,但她卻親自跑完所有日圓計價的客戶。」

這位客戶說,相較日本兩大矽晶圓廠社長,他是連名字都沒聽過,「我懷疑除了台積電外,他們應該沒見過其他台灣客戶。」

將日圓報價改為美元,目的是統一客戶的採買幣別,讓環球晶的營運更為國際化及標準化,這在當時也是一個關鍵的判斷,因為當時日幣極強,如今已貶到103至105元兑一美元,如果繼續讓客戶用日幣買,環球晶大概會少賺15%至20%,也顯示環球晶在營運上有過人的能耐。

此外,目前環球晶總經理馬克英格蘭(Mark England),是2008年第一家被中美晶併購的美國公司Globitech創辦人,併購後他的經營能力與績效突出,因此也成為董事長徐秀蘭倚重的專業經理人。馬克對西方人的想法及管理很有一套,如今環球晶在義大利有兩座工廠,管理績效也相當好。

徐秀蘭很可能是下一個「張忠謀」

因此,正如環球晶在此次併購新聞稿中強調,併購世創有4大效益,包括提升產能,滿足持續成長的客戶需求,還有進一步強化財務與營運能力以及業務規模,以及獲得更廣泛的客戶群,並預計產生的綜效。徐秀蘭要如何為環球晶股東及客戶創造更多價值,值得拭目以待。

台積電如今創下全球半導體業的奇蹟,但30多年前剛成立時,沒有人看好張忠謀會成功,但我覺得,徐秀蘭很可能是下一個「張忠謀」。張忠謀創立台積電時是56歲,徐秀蘭今年58歲,還很年輕,加上她的經營能力好,企圖心又強,可以在幾個月內學好日文,天份加上企圖心,令許多人折服。

如今,環球晶透過一連串的併購案,成為「矽晶圓的台積電」也將是指日可待,我相信最多10年,尤其是在下次景氣衰退時,就是徐秀蘭的成功登頂之日!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