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銀行肥貓太多? 薪資高低,看你如何定義純網銀!

文章目錄

將來銀行肥貓太多? 薪資高低,看你如何定義純網銀!

根據媒體爆料,將來銀行籌備處半年內燒掉兩億元,總經理梅驊一上任就年薪千萬元,執行長劉奕成年薪更高達4,500 萬元,加上補償金甚至領到 7,200 萬元,遭股東質疑高到離譜。

不過,將來銀行籌備處也對外澄清,並無任何成員領取千萬元以上年薪,即使計入必須達到年度 KPI 才發放的績效獎金,也沒有人領取超過 1,500 萬元以上的薪酬。將來銀行籌備處強調,外界推估的數額,應屬「累加重複計算同名目薪酬」的誤解。

將來銀行是國內三家純網銀之一,股東有中華電信、兆豐銀行及關貿等,公股比重高達七成,對比由Line及樂天主導的另兩家公司,將來銀行是最具「國家隊」色彩的代表。如今籌備處成員傳出薪資過高的黑函爆料,有如過去公股企業「打肥貓」劇情再度上演。

將來銀行人事大地震!劉奕成確定辭任總經理職務- 今周刊
將來銀行執行長劉奕成。(照片:今周刊)

根據報導,爆料股東的理由是,「籌備處是功能性組織,財務、法務可以請顧問就好,弄弄資料要請到六十多個人?結果半年燒掉兩億元,根本是拿人民納稅錢開玩笑。」

這樣的說法似乎言之成理,但仔細推敲,理由實在太粗糙。成立新事業原本就千頭萬緒,更何況是切入一個沒有人做過的純網銀業務,「弄弄資料就要六十多人」的說法,不只忽視許多人的貢獻與投入,把事情想得如此簡化,也透露出爆料者對這些肥貓的輕蔑與不屑。

其實,將來銀行的公股色彩,正是這種「肥貓」爭議及黑函爆料文化層出不窮的根源。大家都很清楚,不論中華電信或兆豐銀行等公股企業,由於薪資都有一定行情,與民營企業本來就有差距,如今看到同屬公股企業中竟存在如此高薪的「肥貓」,難怪會眼紅。

此外,以公股企業來說,員工要談分紅及stock option的機會與彈性也不如民營企業高,因此,加入公股企業的主管,通常只能談薪水,而且該拿的都要拿,才能保護自己,這恐怕也是將來銀行薪酬水準超過投資股東預期的原因之一。

不過,到底純網銀主管薪資多少才算合理,顯然不是一個很容易回答的問題。其中,關鍵點應該是純網銀的角色與定位。

首先,最該釐清的是,到底純網銀是一般銀行業,還是新創產業?

如果純網銀是一般金融業,這些成員原本就是來自各大銀行的高階經理人,拿高薪應該沒有疑問。但是,若純網銀屬於新創公司,通常新創公司創業維艱,資金也不足,不可能有成員領很多錢,一般都是拿低薪加上高認股,未來公司成功了,股票價值可彌補現金收入。

此外,也有新創公司會設定一些嚴謹的里程碑(milestone)指標,例如在完成多少用戶註冊數或促成多少交易額,再給予不同程度的薪資級距,讓這些參與創業的人有更大誘因貢獻心力。

因此,討論純網銀是一般銀行或是新創公司,會牽涉到這群參與純網銀工作的主管,到底是比較像專業經理人的性質?還是更偏向創業家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扮演,也就某種程度決定他們的薪資水準應該有多少。

其實,純網銀雖然是新成立的公司,但與一般定義中的「新創」企業非常不同。

從公司成立過程來看,純網銀其實比較像傳統銀行,而不像新創公司,因為純網銀的設立,需要向金管會申請特許執照,股東有一大半是來自大銀行或各產業領域的大公司,還有資本額一百億元的設立門檻,這都讓純網銀從成立之初就已經不是小公司,成員也不必像創業家那麼辛苦,因為,有哪家新創公司一開始就有一百億?又有哪個創業家不必靠著績效到處募資增加估值,才能讓公司逐漸擺脫死亡幽谷、再求發展?

從業務內容來看,純網銀也很像銀行,因可承做的業務與現有銀行完全一樣,但又同樣要接受主管機關監管,從這個角度來看,純網銀雖然名稱叫「網路銀行」,但「銀行」比「網路」的屬性高很多,純網銀當然可以做很多異業結盟及行銷業務的多元布局,可以是「活潑跳躍的鯰魚」,但要追求銀行業的破壞式創新機會並不大,與傳統上定義的金融科技(Fintech)創新企業其實很不同。

此外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金管會給予三家純網銀的使命,一直強調是要扮演好「鯰魚」角色,給「沙丁魚」(傳統銀行)不斷進步的壓力。

這種角色扮演其實更加限制純網銀的空間,因為當你存在的使命,只是讓別人活得更久更好,顯然不會有人期待鯰魚可以帶來重大突破或創新,當然更不可能期待純網銀可以長到多大。當給你特許執照的政府只期待你是「鯰魚」,而不是可以改變產業生態的「大鯨魚」,那麼顯然純網銀發展空間確實很受限。

因此,若前面幾個推論沒有錯的話,純網銀高階主管的確比較不像創業家,而比較像是受雇的專業經理人。既然是專業經理人,薪水就不可能比原先在其他金融機構低太多

若將來銀行籌備處的說法屬實,也就是說沒有任何主管薪資超過1500萬元,那麼這樣的薪資,其實只是在反映人力資源市場的行情而已,爆料者想用抹黑「肥貓」來打擊這些專業經理人,就有失公道與風度。 但如果有人薪資到四千萬或甚至七千萬,以純網銀這種創業風險偏低的特性來看,也可能過度偏向專業經理人,形成「帶著降落傘爬山」的陷井。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