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6 年,台灣每年投入研發 5000 億,卻要付給國際大廠的權利金介於 1100 億元至 1900 億元間,顯示台灣產學研每年投入龐大研發經費,不僅無法建立足夠的技術實力,甚至讓台灣長期都難以擺脫「技術入超國」的窘境。
文 / 林宏文
近 6 年來國內大學院校專利品質惡化,含金量不佳,加上政府與民間企業每年投入 5 千億元的研發經費,但至今台灣每年要付給國外的權利金仍高居千億元以上,台灣要如何擺脫技術入超國,並提升創新創業的動能,將是科技業能否轉型升級最重要的關鍵。
根據孚創雲端公司日前發表的研究顯示,台灣目前有 156 所大學院校,總計 4.7 萬名教師,6.4 萬名碩博士研究生,每年投入超過 90 億元研發經費,但是近 6 年來,台灣大專校院在美國專利的申請數量及品質都有惡化現象,而且多數專利均無法透過授權或技術移轉而將成果化為收入。
例如,以這 6 年來年說,台灣大學院校每年大約申請美國專利 1000 件,但 2013 年已下滑至 823 件,專利申請有逐年萎縮的情況。
若以 2010 年至 2013 年的平均值計算,台灣各大學每位教師每年平均產出 0.07 件美國專利申請,每位研究生每年平均產出 0.03 件美國專利申請。至於台灣各大學所申請每件美國專利平均約投入新台幣 860 萬元的研發經費,2013 年則上升至 1140 萬元。
至於在專利的品質上也有下滑情況,例如雖然專利被引證數有一定水準,但透過授權、技術轉讓、侵權訴訟及質押擔保等模式,將成果化為收入的效率也不佳,其中 6 年來除了有 5 件技術授權外,其他包括侵權訴訟、質押擔保等項目都掛零,也讓這些專利的轉換成金錢報酬的「貨幣化率」低於 1.5%,顯示台灣各大學的專利難有實際的含金量。
表 1:台灣 2009-2014 年教師與研究生專利產出比較
統計 2009 年到 2014 年各校所申請專利數量,依據各校師生(碩博士研究生)進行產出計算,取出前 15 名進行統計。
年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台灣 TOP 15 專利申請學校專利數 | 1,073 | 1,124 | 1,045 | 1,023 | 823 | 295 |
教師專利產出 | 0.103 | 0.101 | 0.089 | 0.094 | 0.072 | 0.024 |
研究生專利產出 | 0.049 | 0.055 | 0.049 | 0.028 | 0.020 | 0.012 |
品質優先,數量其次
根據統計,2011 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每位教師平均產出 0.45 件美國專利申請,每位研究生平均產出 0.012 件美國專利申請,2011 年研發支出約 6.9 億美元,美國專利申請數量為 458 件,平均每件專利約投入新台幣 5000 萬元的研發經費。
從這些數字顯示,MIT 的教師申請專利件數明顯較高,但研究生申請件數較少,但從研發經費來看,每件專利所投入的金額將近是台灣平均值的 5 倍左右,顯示其對專利申請的作法是「品質優先,數量其次」。
另外,若觀察含金量部分,從 2009 年至 2014 年間,MIT 申請的美國專利貨幣化率約為 6.5%,至於全美大學的統計值也大約在 3% 上下,分別是台灣大學平均值的 4 倍及 2 倍左右。
此外,在此研究中也發現,這些專利在產業的分布上以資通訊硬體為大宗,其中半導體數量最多,約為軟體的兩倍。至於醫藥產業為第二大,以藥物製劑專利數量最多 ; 醫材產業以手術及醫療器械專利數量最多,但整體遠小於醫藥產業。也顯示產業分布與台灣發展新興產業政策不符,難以支持創新與創業的發展,更難以支持產業升級轉型。
表 2:全美大學研究經費與產出報酬率
觀察全美專利申請前 15 名學校,從 2009~2014 年投資報酬率約 4%。
年度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總贊助研究經費(單位:十億 USD) | 53.5 | 59.1 | 61 | 63.7 | 65.1 | 62.8 |
聯邦資助研究經費 | 33.3 | 39.1 | 40 | 60 | 39.1 | 37.9 |
企業贊助研究經費 | 4 | 4.3 | 4 | 4.1 | 4.5 | 4.61 |
其他贊助 | 0 | 0 | 0 | 18.9 | 0 | 0 |
總收入 | 2.3 | 2.4 | 2.5 | 2.6 | 2.45 | 2.4875 |
定期權利金 | 1.6 | 1.4 | 1.5 | 1.9 | 1.6 | 1.6 |
現金股票 | 0.0244 | 0.0634 | 0.0646 | 0.064 | 0.054 | 0.061 |
其他收入 | 0.362 | 0.432 | 0.449 | 0.461 | 0.426 | 0.442 |
報酬率 | 4.7% | 4.2% | 4.3% | 3.4% | 4.2% | 4.0% |
提升學研單位的專利營運效率
至於在台灣各大學的美國專利申請代理人(或事務所)的分析上,統計報告的結論是,台灣各大學所使用代理人皆非長期耕耘於特定技術領域的專業團隊,大多數僅是代為送件,而非實質處理專利申請案件。相較美國各大學所使用的專利代理人(或事務所)皆為長期耕耘於特定技術領域的專業團隊,並全程實質處理專利申請案,而且在該領域亦有甚多知名企業客戶,確實有很大不同。
孚創雲端公司董事長、也是國內最資深的專利律師周延鵬說,大學院校的老師沒有實戰、實務及實作的國際化經驗,專利合約、訴訟、標準專利等都是很專精特殊的領域,而且大部分學校都沒有引進專業人才,也沒有建立專利申請及產學移轉等事項的制度化管理,當然導致大學院校的專利品質及含金量等問題日益嚴重惡化。
既然問題如此嚴重,要如何解決呢?周延鵬建議,未來台灣大學院校應針對「嚴選研究題目」、「控管品質並慎選代理人」、「建立貨幣化機制」等三個面向,加速改善專利品質,才能提升學研單位的專利營運效率。
首先在嚴選研究題目部分,學術單位做自己想做的題目,不了解國際市場及產業界的需求,當然更無法配合國家產業政策,如此對產業發展及國家競爭力都有不利影響,因此周延鵬建議,未來學術單位的論文及申請的專利需嚴選題目,參考文獻也應涵蓋專利文獻,並透過專利文獻的分析瞭解產業發展趨勢,才能有助於產學合作與接軌。
至於在第二及第三個面向,周延鵬分析,專利即使有技術含量,但也有可能無法有效貨幣化,一方面是提交的專利說明書無法正確的保護技術內容,導致無法提升專利授權及貨幣化的機率,另一方面是學術單位缺乏專利營運人員與專業資訊,很難形成一個正向循環的回饋機制。
周延鵬認為,要解決第二個面向問題,建議學術單位要慎選合格的代理機構做為長期合作夥伴,運用美國的專業品質機制,確保申請美國專利的品質與價值。至於第三個面向,則建議導入來自美國太空總署(NASA)採用的技術成熟度(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TRL)流程機制,並結合專業智慧財產的管理人員,將專利能夠真正發揮商業化價值。
外在境境惡化 博士班學生數下滑
除了大學本身管理的問題外,外在環境的快速變化,也成為大學專利品質無法提升的原因,國內博士班人數 5 年來明顯下滑,就是其中關鍵因素之一。
以最具指標的台大電機系為例,5 年來大學部學生維持不變,大約在 800 人左右,至於電機研究所學群的研究生人數,從 1100 人增至 1181 人,有微幅增加,但是居研究主力的博士班學生,5 年來從 757 位降至 478 人,少了近 300 位。
台大電機資訊學院副院長許博文說,近幾年來博士班的報考人數明顯愈來愈少,兩年前,台大電機資訊學院的博士班報考人數竟然少於招生名額,當時他非常緊張,趕快向別校詢問,結果沒想到還有學校報考人數掛零,才讓他了解,原來全台灣都是如此。「沒有博士班,學校的學術研究將產生重大危機,台灣產業的高級人才也會出現斷層。」他憂心的指出。
許博文提出七個原因來解釋這個現象,一是少子化的趨勢,預期明年報考大學將少掉兩萬人,10 年內將縮水 7 萬人。二是優秀高中畢業生流向美、港、星、中等大學,第三是國內學生就讀博士班的意願下降,四是國內薪資偏低,出國工作及留學不歸人數逐年上升,五是大學教師薪資偏低,不易聘請到優秀師資,第六是紅潮來襲,併購挖角興盛,七是韓國及紅色供應鏈的競爭。
不過,對於博士班學生逐年萎縮的問題,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倒是建議,少子化及國外大學搶學生等外在環境因素,對大學的衝擊已是多年累積的問題,但台灣的大學還是應該好好想出創新一點的辦法,例如到印度去找優秀學生來台灣就讀,也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
擺脫「技術入超國」的窘境
除了大學本身面臨的困境外,產業界對專利技術的不重視,也是大學院校要接受的另一種挑戰。包括成功大學技轉育成中心主任張志涵、台大產學合作中心主任胡文聰等人,都認為台灣企業對於技術授權相當保守,因此在國內往往很難找到買主,通常是授權給國外企業才有較高的金額。至於為何會有這種現象,可能原因是台灣企業並非用全球市場的觀點在看技術的價值,或者有些企業本身就以代工為主,在轉型與技術升級上並非特別積極。
如果把問題範圍擴大到全台灣,目前台灣政府每年花在研發投入上超過 1000 億元,但年回收只有 30 億元上下,至於全部企業界每年更投入超過 4000 億元的研發支出,可是若計算這 6 年來,台灣要繳付國際大廠的專利及商標等權利金卻一直居高不下,每年都介於 1100 億元至 1900 億元之間,顯示台灣產學研各界每年投入龐大研發經費,不僅無法建立足夠的技術實力,甚至讓台灣長期都難以擺脫「技術入超國」的窘境。
周延鵬說,根據他的了解,自從 4G 開台後,台灣付給國外的權利金又大幅攀升,由於不少交易為了規避國內權利金要課稅 20%,因此就以國外公司直接付出去,這些是央行統計不到的數字,估計這樣的金額也在 1000 億元左右,因此若加到去年檯面上的數字 1236 億元,台灣一年對國外付的權利金高達 2200 億元以上。
專利權讓給廠商,再分配利潤
前工研院院長李鍾熙說,不論學術界或研究機構,專利實力要強,一定要有突破性的創新發明,要在產業鏈的上位做出高價值的創新,因此,若研發出的專利技術只是樹枝而非樹幹,那麼你的專利實力就不可能被重視。
也因為這樣的認知,李鍾熙在 2002 年起的工研院院長任內,積極推動院內朝向國際上沒有的技術或發明,經過多年的深耕,近幾年工研院陸續獲得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等重要獎項。「創新需要長時間的累積,不能只是都注重短期的實用技術,還是要有人去做全新的東西,才能累積專利實力。」李鍾熙說。
此外,李鍾熙也認為,一般專利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是用來攻擊之用,第二類是為了讓做生意可以有自由度(freedom to operate),因此會談交互授權,讓產品可以順利推出上市,第三類則是做為防守之用。他認為,台灣大部分的專利都是防衛性的,因此確實很難有含金量。
不過,累積多年與產學界接觸的經驗,李鍾熙覺得,很多大學雖然投入研發也申請了專利,但由於經費不夠,也沒有專家負責,許多專利都不知道怎麼用,確實很可惜。
另外,他也建議,很多學術機構與產業界談合作時,經常要把專利權緊緊抓在手上,但這並非最好的談判策略,因為廠商若沒有取得專利權,常常不知道怎麼談,也很難充分發揮專利的價值。「學術界最好的合作方式,是將專利權讓給廠商,再與廠商談一個分潤比例即可,這樣對產學合作的雙方都將是最圓滿的結果。」
企業透過購發,有時比研發更有效
從產業創新的技術源頭來看,美國大學一直扮演重要角色。例如 Google 的搜尋技術來自史丹佛大學,MIT 的多媒體實驗室培養出許多新創公司,10 月中旬美國法院宣布,蘋果公司因為侵犯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微晶片專利,賠償金額高達 2.34 億美元。這些例子都顯示,大學產生的專利技術不僅對創業有幫助,也能攻擊侵權者並成為創造高回收率的投資。
美國柏克萊大學教授 Henry Chesbrough,曾提出一個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的概念,意思是企業不一定要從頭開始做研發,透過併購去外面買到好的專利與技術,對公司的轉型與升級有更大的幫助。也就是說,透過購發(Acquire & Development),有時候比研發(R&D)更有效。
透過開放式創新的模式,讓企業不斷成長茁壯的企業有很多,例如思科、戴爾電腦、IBM 到寶鹼(P&G)等公司都是如此,有的是透過收購,有的則與外部研發單位連結合作,讓企業可以從外部取得更多創新資源,此時大學及科研單位的專利技術,就成為企業轉型升級最好的彈藥庫。
積極推動產學大聯盟、小聯盟
科技部也積極推動產學「大聯盟」與「小聯盟」,前者是邀請大企業提出前瞻性技術發展需求,由學界提供解答;後者則由擁有技術的教授主導,邀請中小企業參與產學聯盟,兩者都希望推動產學更緊密的互動,讓學界蘊藏的能量可以有更多發揮。
目前產學大聯盟共有 5 項計畫,至於產學小聯盟則有 106 項,連續兩年取得績優單位的交大電子工程系教授郭峻因團隊,由於研發出目前最夯的「先進駕駛輔助技術」,成為無人駕駛及半自動駕駛等趨勢下的重要技術驅動力,目前已與近 80 家廠商有技術交流,並吸引國內 IC 設計、系統設計、平台設計及研究單位等投入這個產學聯盟,去年更與 11 家公司有實質技術轉移與產學合作,累計授權金額已超過 2000 萬元。
交大郭峻因教授說,參與產學小聯盟的中小企業,只要繳交年費 20 萬元,參與門檻不高,有興趣的企業都可以參與,若真正對教授團隊的技術有興趣,可以談更深入的產學合作或技術授權等,這也讓產學小聯盟的交流與合作變得更具體且可執行。
連結矽谷的創新生態圈,走向國際
此外,近年來政府在鏈結矽谷的動作上也開始積極,希望透過矽谷的創投、加速器及科技社團的連結,讓台灣的創業團隊可以快速進行商品化,其中也包括推動台灣矽谷科技基金,預計 3 年內將有 90 億元的資金挹注。
一向被尊稱為「矽谷華人創投教父」的漢鼎亞太創投公司董事長徐大麟說,30 多年來,矽谷的成功模式在世界各地被複製,從新竹、首爾、班加羅爾、深圳、中關村、張江等地,但如今再回頭來看,美國不僅沒有沒落,如今矽谷不僅是創新的發源地,也仍是對全世界創新貢獻最多的地方。
徐大麟認為,台灣科技業要尋找下一波的機會,一定要連結矽谷的創新生態圈,只有走向國際舞台,與一流的人才同台競爭,才有機會走出困頓的局面。「台灣企業不要一直藏在台灣,這樣是拚不過別人的,也不要怕走到虎穴,入虎穴才能找到虎子,台灣若能在現有的基礎上,再充分利用矽谷的人才、環境與資源,我覺得未來仍是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