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克統帥鴻海、夏普聯軍狙擊三星 韓廠一手抓代工、一手攻品牌

文章目錄

作者 / 林宏文

當全球一年熱銷逾九千萬支 iPhone,售價六百美元裡,韓廠賺走的蘋果財是台、日的近五倍,這個數字將讓鴻海郭台銘、蘋果執行長庫克,都坐不住。他們一個要降低韓廠供貨比重,一個要吃掉韓廠手上的零組件供貨權,一場台、美、日聯手狙擊三星的大戲,就此揭幕。

「未來若不是屈服在韓國勢力之下,不然就是坐以待斃,但這兩種情況都不是我們想見到的,因此,我必須做出決定。」這是在鴻海集團以新台幣四七三億元入股夏普後,夏普會長片山幹雄接受《東洋經濟週刊》訪問時,被問到為何引進台灣鴻海的資金時,很沉痛地回答。

夏普,是一家擁有百年歷史的企業。三月二十七日,片山幹雄卻得出售部分經營權,來換得鴻海的救命資金,就連夏普最引以為傲的全球唯一一條面板十代線 SDP(Sharp Display Products),也因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以個人名義投資,交出四七%股權。

其實,片山幹雄要賣股換資金的內心掙扎,比誰都沉痛。他從一九七八年就加入夏普,歷任夏普海內外各種職務。所以近年來韓廠崛起壓倒日商,這些大趨勢的轉變,片山幹雄的體悟比誰都深,尤其在他的任期內,夏普出現創立百年來最大的虧損,也逼得他不得不破釜沉舟,成為率先引進台商資金的日本大廠。就在片山幹雄宣布引進鴻海資金的四天後,四月一日這天,他也將社長(總裁)一職,交棒給常務董事奧田隆司,正式退居夏普會長(董事長)。

然而,夏普只是日商受到韓廠擠壓的一個例子,在面臨歐美經濟疲軟、日本大地震、泰國洪水、日圓升值、韓國與中國企業挑戰等五大因素,日本電子巨頭紛紛出現歷來最大虧損;除了夏普,索尼、松下也逃不過這個劫難,同步在四月一日新會計年度開始之際,大換血,更換社長。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用科技征服全球的日本企業,到今日被韓廠甩在後頭,甚至還面臨被淘汰的危機。攜手台廠,成了日廠最後一搏的選擇。

韓廠有多會賺?
賺走的 iPhone 財是台日總和近五倍

攤開蘋果的 iPhone、iPad 供應鏈來看,若以為台灣能靠著鴻海撐起大片江山,跟著大賺蘋果財,那就錯了!事實上,在蘋果產品價值供應鏈中,台廠與日廠能分得的利潤,根本少之又少。

以 iPad 為例,蘋果留下三○%的利潤,韓廠端走七%,而台灣一串蘋果概念股只分得了二%,日廠更僅一%。即使是一年全球熱銷逾九千萬支的 iPhone,蘋果獲利更驚人,賺走五八.五%,韓國賺走四.七%獲利,但台廠、日廠卻只能各分得○.五%。

換言之,當台灣跟著蘋果概念股狂歡時,我們真正賺到的利潤,就算加計日商,都遠遠不及韓廠,只有韓廠的約五分之一!

光看這個數字還不夠驚人的話,進一步細究 iPhone 及 iPad 的成本結構,以一支零售價五四九美元的 iPhone 4 為例,真正支付給鴻海組裝的代工費用,其實只有十美元。

說穿了,鴻海在 iPhone、iPad 成本結構裡,扮演的角色非常小,真正分得的利潤也有限,這對每年砸重金投資,就為生產 iPhone、iPad 布局的郭台銘來說,心裡當然不平衡。

他得想辦法在蘋果供應鏈裡拿下更多獲利,光靠調漲代工費用,是沒有用的,他必須把垂直整合做得更好,最好是 iPhone、iPad 所需的零組件,鴻海都能提供。所以,如何進占利潤率更高的關鍵零組件,成了郭台銘提升鴻海在附加價值的最重要課題。

要想拿下更多蘋果財,我們嘗試進一步分析:在蘋果產品裡,韓廠之所以能占去高利潤,三星壟斷多數關鍵零組件,絕對是重點!其中包括 DRAM、快閃記憶體、面板和微處理器等,幾乎都緊抓在韓廠手裡,像是 iPhone,三星及 LG 等韓廠提供的零組件,就占了整體成本的二六%,台廠、日商全被壓倒在地。

這些數據,絕對令郭台銘、片山幹雄大感緊張。但危機意識最強的人,還在最後面,那就是一向對零組件供應鏈予取予求的蘋果執行長庫克。

當蘋果公布去年第四季創下新高,市值再度改寫歷史,這一季裡,蘋果賣出了三七○四萬支 iPhone、一五四三萬台 iPad,蘋果供應鏈也跟著歡欣鼓舞之際,三星這一季賣出的 Galaxy 手機達到三六五○萬支,僅以五十四萬支輸給蘋果。

韓廠有何本事?
三星「學習力」超強 反過來吃掉客戶

庫克這個執行長的位置,當然坐得不安穩。掌管蘋果供應鏈的他,愈來愈感受到三星已經追了上來,而且讓蘋果大感芒刺在背,他得拔掉這根刺!

若說韓廠從蘋果供應鏈中賺走不少錢,這並不是讓蘋果感到威脅的重點,真正讓庫克頻頻與郭台銘碰面會商的關鍵是什麼?應該就是韓廠的學習力。

韓廠最令客戶頭痛的,從來不是壟斷關鍵零組件的價格,而是在供應零組件的過程,從中學走客戶的 know-how,然後回頭用到自己的產品上。試著把蘋果推出新產品的時程,與三星跟進的速度比較,你會發現當蘋果 iPad 問世後,遠遠領先其他電腦廠,惟有三星能在六個月內,整兵練武,推出七吋的 Galaxy 平板。

在智慧型手機更是如此,三星不僅學蘋果,也全面吸收其他手機品牌的優點,並把諾基亞擠下全球手機龍頭的位置。

難怪蘋果創辦人賈柏斯在世時,就嚴詞批判三星只會抄襲,在 iPad 2 發表會上,賈伯斯更毫不客氣地說,一一年將是「抄襲者的一年」(Year of the copycats),並點名三星就是其一。

不只賈柏斯不爽三星,提供三星平板電腦 Tegra 晶片的美商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也說,「三星顯然從與蘋果的合作中學到一些東西,並用在它們的產品上。」

黃仁勳說,三星為蘋果 iPad 代工最核心的處理器 A5 晶片,但自己也很快就學會,並推出類似產品,因而不再需要仰賴輝達,取消原先下單的晶片。因此,隨著三星切入晶圓代工產業,並積極邀請輝達到三星下單,但黃仁勳仍決定把大部分訂單交給台積電,原因無他,就是擔心將訂單交給三星做,有朝一日也將面臨蘋果今日的窘境:三星成功學走技術,反過來吃掉輝達。

正因為韓商這種高度的滲透力,贏者通吃的市場結構,讓全球電子廠商都同步感受壓力。所以,庫克要想拔掉這根刺,就得仰賴郭台銘,庫克想要逐步降低韓廠零組件供貨比重,郭台銘想要供給蘋果更多高毛利零組件,造就了這樁鴻海、夏普結盟的美事。

「韓廠供給蘋果的零組件那麼多,鴻海內部一定評估過,哪些零組件是他們有辦法能取而代之,哪些是一時半刻無法的。例如記憶體,爾必達走上破產一途,讓郭台銘得跳出來要政府救 DRAM,這就是蘋果無法換掉韓廠的零組件。可是面板就不一樣了,夏普手上有技術、鴻海有出海口,啪!一拍即合。」業內人士觀察,鴻海、夏普聯手,蘋果的角色不會少,甚至有一說傳出,鴻海、夏普「結婚」,證婚人正是庫克。

至於台日聯盟能夠發揮什麼效益呢?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陳清文說,台灣與日本角色互補,可以合作並走技術差異化的路線,才能跳脫單純產能競賽的老舊戰略。例如日本已將索尼、東芝、日立三巨頭的中小尺寸面板進行整併,夏普在下世代大尺寸技術很有實力,台灣則在微投影技術領先全球,未來台日聯盟應該有機會抵禦以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技術為主的韓國。

台廠要如何突圍?
加強與日本、中國結盟 打進 iTV 供應鏈

陳清文認為,明年要問世的蘋果 iTV,將是面板產業的救世主,台日聯盟要加緊布局,才有機會抓到商機。

確實,在蘋果近期熱賣的 New iPad 產品中,近來就傳出散熱問題嚴重,主因是當面板的解析度提高四倍時,不僅散熱問題難以解決,高耗電量更造成電池使用時限縮短,未來 iTV 的電視面板將更大、更亮,面板技術問題更需要提前解決,這是台日聯盟未來的挑戰與商機所在。

由於面板是目前許多電子產品的關鍵技術,若台日聯盟可以將面板順利打進蘋果供應鏈,衍生的商機將不小,從面板驅動 IC、發光二極體(LED)到散熱等技術,也將有機會大幅提升台灣及日本在蘋果供應鏈中的價值及利潤。

因此,除了鴻海與夏普結盟,未來預料將會有更多台日聯盟即將成形,近來友達董事長李焜耀也已提出,可能會尋求日本或中國企業的投資入股,而資金需求更大的奇美電,也不排除類似的可能性。

陳清文也認為,未來台日聯盟後,更要積極推動兩岸聯盟,由台灣提供大量的製程技術與設備,中國提供全額資金與面板訂單,讓兩岸面板上中下游生態鏈可以精準對接融合,而且台灣目前 LED 及背光技術仍領先許多,讓兩岸從競爭變成合作,將讓兩岸都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台美日聯手狙擊三星!

隨著三星的 Galaxy 系列手機與平板電腦大賣,讓庫克不得不與鴻海聯手,發動「狙擊三星」計畫,進一步降低三星在蘋果供應鏈的影響力。

三星總裁 李健熙

靠著掌握面板、記憶體等關鍵零組件,三星在蘋果供應鏈占有極高的利潤,甚至學得精華用在自家產品,成為蘋果的心頭一大患。

鴻海董事長 郭台銘

鴻海在蘋果供應鏈分得的利潤價值相當有限,若想在 iTV 再下一城,勢必得結盟夏普,拿到關鍵技術,甚至將三星擠出蘋果供應鏈。

蘋果執行長 庫克

面對三星步步進逼,如何稀釋它在蘋果供應鏈的影響力,成為庫克不得不面對的課題。因此,蘋果促成鴻海、夏普結盟,企圖讓夏普取代韓廠,成為面板主要供應商。

夏普會長 片山幹雄

面對百年最大虧損,結盟鴻海成了片山幹雄不得不做的決定。由於夏普已有一座面板廠供貨給蘋果,引進鴻海資金後,將有龐大出海口做後盾,可望擠下三星,讓十代線轉盈。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