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宏文
最近熱映的電影《拔一條河》,紀錄片導演楊力州感動無數的人,故事背景從四年前八月八日的莫拉克颱風開始,不僅重創甲仙,更一夕間帶走小林村四百多個生命,這個巨大的創傷,相信很多人都還記憶猶新。
上周,我在廣播節目中採訪了 2021 社會企業董事長簡添旭,以及 2021 社會企業執行長、小林村重建協會會長蔡松諭,請他們談談小林村努力重建的過程,很高興小林村不僅已找到努力的方向,還將持續打造老梅經濟園區的產業鏈,這將是國內許多災區重建的最好範例。
蔡松諭是出生於小林村的年輕人,莫拉克颱風時,他的家人包括媽媽、二哥、二嫂、姪女都在瞬間被沖走,當時他在台北創業,一聽到消息立即趕回老家救援,但經過多日守候,從懷抱一絲希望,到最後看到滅村的絕望,他與許多出外工作或求學倖存下來的小林子弟,強忍著淚水,回到家鄉投入災後重建的工作。
重建的路途相當艱辛,在嚐試過許多不同方法,仍找不出該以何種產品做為村民發展產業的方向,雖然小林一村、二村都已順利完工,村民也陸續進住,擔任小林村重建協會會長的蔡松諭,也過了三年沒有收入的日子。去年八八風災三周年之際,蔡松諭在台北接受表揚,原本正準備離開小林村、回台北找工作的蔡松諭,沒想到,「老梅膏」奇蹟式地出現了。
當時,傅培梅公益信託執行長潘秉新拿了一瓶經過十年精釀的「老梅膏」給他,蔡松諭頓時眼睛為之一亮。事實上,八八莫拉克風災前,位在甲仙鄉,滿山遍野長滿梅子的小林村,幾乎每個家庭的媽媽都會自釀梅子,是小林村非常重要的特產,也是村民重要的回憶。災難發生當年,以風災前最後採收的「小林梅」製品,成功的銷售,也讓村民得到一筆非常重要的重建經費。
蔡松諭嚐了一下老梅膏,覺得味道實在太棒了,他向潘秉新說「就是這一味」,於是連袂找到產製「老梅膏」的百佳泰董事長簡添旭。蔡松諭詢問,這個老梅膏來自那裡,「這就是您們小林的啊!」簡添旭開門見山的這句話,宛如一道閃電,劃在蔡松諭身上。老酶膏與小林村重新相逢,並擦出接下來美麗的火花。
非常獨特的「元梅屋」老梅膏,是從事科技業超過三十多年的科技老兵、百佳泰公司董事長簡添旭,不惜重資開發出兼具健康與美味的養生食品。
簡添旭早年在環隆電氣公司工作十餘年,後來成為宏碁旗下國碁電子創辦人之一,在國碁被鴻海收購後,簡添旭自行創業成立百佳泰公司,目前百佳泰已是全球第二大資訊產品測試機構。
十幾年前,簡添旭父親從罹癌到過世,其間只有兩個月的時間,成為他人生中最大的打擊,不僅讓他體認生命的無常,也促使自己做出兩個重大決定,一是取消百佳泰原本要上市的計畫,二是跨足生技健康食品的產業。
當時,他因為經常出差日本,到日本和歌山參加梅子大賞博覽會,結識了日本製梅達人世家川原,品嚐了他一輩子從未吃過的梅子美味,他深知梅子有益身體健康,也是最好的鹼性養生食材,於是,他便把在日本不被重視的醃梅技術,以「要忍受 10 年無法收成、總價 3 億元」的學費代價,將這個要歷經十年特殊醃漬與調理的技術帶回台灣,醃製出足以媲美國際級的老梅膏。
於是,簡添旭成立百格利公司,以「元梅屋」為品牌跨足生技食品產業。來台多次的川原家說,「台灣最好的梅子在小林」,於是,從 2002 年起,簡添旭開始每年在高雄甲仙、桃源、那瑪夏等地,收購以自然農法種出的梅子,收購數量之驚人,號稱台灣第一。但沒想到這些地區,2009 年全成了莫拉克颱風的重大災區。
簡董記得非常清楚,當時放在台南山上千餘桶的醃梅,也被土石深埋,風災後挖了近半年,才讓日本技術密裝沒有破損的醃梅,重見天日。2012 年十年醃梅熟成,加入義大利進口陳醋製成的「陳醋老梅膏」準備開始上市,後來簡董認識了潘秉新,又因此結識了蔡松諭,才展開與小林村連結的序曲。
近兩年來,傅培梅公益信託一向對小林村重建產業發展非常關注,並積極投入協助。去年中秋節,協助小林村製作手工果醬,得到相當好評。當潘秉新得知老梅膏的梅子,幾乎全來自小林村時,馬上興起一個念頭,相信老梅膏有機會成為幫助小林村產業發展的力量。
因此,她便介紹簡董和蔡松諭見面,大家都對此緣份連結感到非常興奮,蔡松諭更是對和故鄉十年前的梅子重逢,感動無比,他說,「整個小林村全部被沖走,如今還能看到這些老梅膏,有如過世的族人為大家留下一絲希望,鼓勵大家永遠不要輕言放棄。」於是,潘秉新邀請烘焙專家孟兆慶老師研發,並教導小林村種子學員王民亮,將老梅膏與麵糰、內餡揉合,做出還看得到點點梅膏、淺咖啡色酥皮,入口綿細、有梅甘口味的「老梅餅」。
如今,簡添旭與蔡松諭進一步構思以「社會企業」為架構,成立一家公司,以 2 年為期,期盼解決桃源、那瑪夏與甲仙小林等災後重建區的產業再生問題。
這個社會企業取名為「2021 社會企業」,因為小林村正是位於大高雄的台 20、21 線道,並希望以美味精良的產品,兩年內創造出 1600 萬元的盈餘,並全數用於重建區的山區梅胚場、杉林地區合作農場建設,以幫助 2021 地區的梅農改善生活,提供實質就業機會,並透過獨一無二的十年老梅,打造此地成為台灣全新的梅業新亮點。
在這個產業重生的故事中,有許多朋友努力奉獻參與其中,簡添旭以在電子業創業有成的基礎,秉持回饋社會的心意,把自己投入十多年的公司與技術捐給小林村,股東完全不分紅 ; 至於潘姐熱心助人,為小林村的老梅經濟貢獻良多,還四處奔走當義工,非常令人敬佩。而最重要的是,蔡松諭與小林村受災的家族,號召青年回鄉重建家園,努力投入在地產業建設,以產業振興提供就業機會,讓村民都能安居樂業,重新找回信心,貢獻最大。
我也很高興,去年二月我是經由老宏碁人盧宏鎰的介紹,先在電台訪問了簡添旭,還到簡董位於草屯的梅子工廠參觀,做了雜誌的報導,之後同在電台擔任主持人的潘秉新,因緣際會地認識了簡董,又熱心地介紹給蔡松諭,在許多朋友幫忙協助下,就有如電影「把愛傳出去」的情節,讓小林村與老梅膏重逢的故事,得以擦出台灣災區重建的一個典範。
很高興小林區終於在災後重建的過程中,找到一個可長可久的重生模式,這是台灣「災難經濟學」最重要的一課,過去幾年,台灣經歷多少天災人禍,許多人努力重建土地與生命,想建立可長可久的產業生態,但不見得每個人都很成功,很高興自己也在這個再生過程中,貢獻一點小小力量,如果大家心中都有愛,即使這片土地遭遇再大劫難與挫折,也都有解決的機會。在這個中秋節的前夕,希望大家有時間抽空去小林村看看,也別忘了買一些好吃的老梅餅當做禮物,給這群努力重建家園的朋友們一些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