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科學園區面對斷鏈危機?從一日通勤」到「一日擴散」 解決台灣疫情要做好這2件事

文章目錄

在高端疫苗進行二期臨床的期中解盲後,台灣仍然籠罩在疫情告急及疫苗不足的壓力下,如何解決,或許可以從兩個方向著手。

首先,美、歐、日等大國,對於疫苗採購都是超額下單,少則下單量達人口需求的2、3倍,多則5、6倍,這種超前布署的動作,是因為全民有共識,很清楚大瘟疫來襲,救人第一,因此授權政府大量下單,確保疫苗一旦開發成功,可以最快速度取到,而且還要建立一定的安全庫存,讓民眾可以安心施打、免於恐懼。

方向一:疫苗應超額採購 解決疫情擴散問題

其實,台灣確實小國寡民,很多地方無法和大國相比,但台灣經濟實力是中型國家規模,對於人命關天的事,當然不應以小國自居。然而,我們對於採購疫苗的態度相當謹慎,之前政府提出採購量是3000萬至4500萬劑,也就是最多剛好夠每個人打兩劑,完全沒有超買。

以台灣2300萬人口、一人施打兩劑來算,如果我們把疫苗採購劑量大幅增加為人口的3倍,也就是近7000萬劑,每人打2 次總共1.4億劑,每劑20美元來算,需要28億美元的經費。大家可以想一想,以台灣的實力,我們會出不起這些錢嗎?不應該全力支持嗎?

今年第一季,台灣全體上市櫃公司就創造了9825億元的淨利,也就是將近1兆元的盈餘,以台灣目前的經濟實力來看,28億美元只是很小的一筆錢,台灣不可能出不起。

因此,如果台灣在疫苗上可以超額採購,並且以2:1的比例,分別採購國外及國內疫苗,也就是國外疫苗採購約1億劑,國內疫苗採購約4000餘萬劑,如此既可以讓大家快速施打國外被驗證的疫苗,解決疫情擴散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支持本土疫苗的發展,解決開發速度較慢、緩不劑急的問題,也不會讓大家覺得指揮中心太偏重本土疫苗。

過去幾年,企業回台投資加速啟動,台灣經濟成長加快,但在邁向經濟成長的過程,許多限制束縛綁住了自己,一定要趕快想辦法解決,許多不合時宜的法令,此刻正是好好清理的時刻,例如對疫苗採購的限制,都要趕快解決。

至於經濟成長過程需要增加的成本,大家也要有新的體認,台灣民間企業有能力創造那麼多盈餘,卻受限政府跛腳的法令、有限的經費及藍綠之爭,動彈不得,這實在不是國家之福。

方向二:讓外界充分了解斷鏈危機 尋求疫苗支援

其次,有關科學園區外籍移工染疫的事件,目前許多老闆都非常緊張,深怕自己就是下一個京元電,以目前接單滿載的情況,若因此被迫停工,不但交不出貨、業績做不到,更嚴重的是,台灣半導體供應鏈連動全世界電子、通訊及汽車等產業,一旦斷鏈,後果相當嚴重。

不過,台灣目前陷入疫情連環爆的處境,每天都緊張地做危機處理,但是,台灣產業界的現況,是否讓客戶充分了解,這是第二個層次的問題。例如,台積電有沒有清楚地向最大客戶蘋果、超微及輝達等公司傳達,台灣供應鏈可能有斷鏈的危機,必須把這樣的情況明確地傳達給客戶。

從客戶對客戶的關係來看,如果台灣的科學園區無法守住,生產線因此斷鏈而交不出貨,所有客戶都會受害。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及執行長魏哲家,有沒有去向蘋果這種大客戶說明,目前生產線真的有風險,而且很緊急,台灣確實很需要疫苗,或許這些大客戶可以幫忙向美國政府表達,以疫苗支援台灣的情況會順利很多。

從最現實的利益來看,庫克去年的薪水達到1,477萬美元(約新台幣4.1億元),另外劉德音、魏哲家的年薪也都達到4.22億元左右,如果業績達不到,年薪應該會減少,美國又是極端資本主義的國家,純粹從利益來看,庫克、劉德音、魏哲家應該為自己的年薪而努力。

其實,台灣疫情嚴重很可能外界並非那麼清楚。例如,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之前說過,台灣是世界上確診率和人數都相對低的地方,因為從數字來看,台灣整體感染率及人數確實沒有很高,也就是說,外界看台灣疫情,並不覺得有多嚴重。

這是許多電子業老闆必須向客戶解釋的地方。台灣地狹人稠、人口集中,雙北的疫情很快就傳播到中南部,過去台積電說過,台灣的竹科、中科及南科擁有一日可以通勤(one day commute)的優勢,這是台灣電子業最強的競爭力,但如今對於疫情的傳播與擴散,優點立即變成缺點,形成一日可擴散(one day spread)的病毒傳播環境,一旦擴散就會形成大麻煩。

一位園區老闆說,近來很多員工很緊張,面對可能染疫的風險,有些員工產生不如辭職的想法,因為大家都不希望在如此危險的環境下工作。但是,要解決這些問題,還是要從全面施打疫苗開始,這很可能是目前台灣最迫切要解決的事情了。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