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線半導體》三星美光東芝那些年如何勝出 中國紫光「彎道超車」有得拼!

文章目錄

火線半導體》三星美光東芝那些年如何勝出   中國紫光「彎道超車」有得拼!

大陸紫光集團進軍記憶體市場動作不斷,先是六月底委任高啟全擔任DRAM事業群執行長,八月底又任命孫世偉為武漢新芯執行長,負責NOR Flash。

此外,紫光旗下長江存儲公司已開始量產64層256 Gb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這是繼日前大動作宣布投資DRAM後,紫光在記憶體產業的另一個重大進展。

根據紫光的規畫,2020年月量能規模,將朝向10萬片至15萬片邁進,由於中國半導體業肩負著「彎道超車」的使命,因此長江存儲預計2020年更將跳過96層技術,直接挑戰128層,要與韓、日、美等一級大廠正面競爭。

紫光能否帶動中國記憶體產業「超日趕美追韓」,這是一場有關數千億美元產值的競賽,也是一個世界各大科技強權都關心的課題。在討論中國業者能否扭轉記憶體生態前,可以先回顧一下日、韓、台過去在這個行業的起落與得失。

曾以為創業很浪漫,後來才發覺是最悲慘的事!三度離開舒適圈…台灣DRAM教父高啟全給年輕人的建言- 今周刊
大陸紫光集團進軍記憶體市場,六月底委任高啟全擔任DRAM事業群執行長。(照片:今周刊)

美國起頭 日本快速追趕

台灣加入戰局 韓國後來居上

先從結論來看。記憶體產業從美國開始,後來日本快速追趕獨占鰲頭,其後南韓、台灣又加入戰局,最後韓國超越所有對手遙遙領先,三星、SK海力士在DRAM及Flash合計都取得半壁以上的江山,龍頭寶座非常穩固。

八O年代紅到發紫、獨領風騷的日本,如今記憶體霸主角色完全被韓商取代,只剩東芝獨撐大局。雖然日商仍執半導體設備、零件與材料界牛耳,在最近的日、韓貿易戰中先聲奪人,但光看記憶體產業,日本的確輸得很徹底。

不過,敗得最慘的還是台灣。當年上兆元的記憶體投資,最後公司不是倒閉就是被併,僅剩下少數得以存活,但也都是市占率不高、無力影響大局的中小企業。

為何日本會輸給南韓?二戰後日本經濟崛起,汽車與半導體是「日本第一」的代表,但當時被不甘心的老大哥美國痛擊,南韓大財團又加緊投資趁勢崛起,藉著比日本更堅決的信念、更積極的研發與資本投資、更快速靈活的決斷力,將日本一舉擊敗。

日本輸給南韓,還有一個很重要因素就是匯率。由於日圓受到美國打壓不斷升值,但韓元為了產業出口動輒貶值三成至五成,讓日本最後一家成功整合的DRAM廠爾必達,一方面技術落後兩個世代,另一方面則因日圓升值而大幅虧損,讓有產業救世主美名的爾必達社長阪本幸雄,最後成為日本史上最大破產案件的締造者。

南韓崛起後,九O年代的台灣也不甘示弱,在記憶體投資超過兆元,但幾乎每一家都是採用「授權美、日技術、協助大廠做代工」的商業模式,這種沒有研發能力、技術無法自主的作法,讓台灣記憶體產業從第一天就註定最後會失敗的命運。

不過,最後當然不能漏掉另一家唯一的美商公司美光(Micron)。美光雖然在DRAM及Flash屬於二線廠,但勝出招數與其他亞洲業者完全不同。

美光可以說是最會利用美國是世界老大優勢的企業。早年透過關係良好的參眾議員,以反傾銷等官司訴訟牽制日、韓大廠,其後又利用金融海嘯後,日、台廠商快倒閉之際,以金融手段出手收購,如今靠著併入日本爾必達及台灣華亞科、瑞晶等小兄弟打天下,算是最會運用金融手段的大廠,也是最受惠美國貿易戰與金融戰的贏家。

美光這種手法,日、韓、台都亞洲國家都學不來,而未來最可能產生像美光這種案例的國家,當然就是所有條件都與美國接近的中國。目前中國還在百花齊放、多路並進的大投資階段,也許要等到下次金融海嘯再度來襲,才會出現另一個「中國美光」吧!

中國半導體

有沒有可能超日趕美追韓?

再回到紫光集團。企業能否成功,政策、產業及人才,是很重要的三大分析因素,也代表要成事的三要件「天時、地利、人和」。從政策來看,中國政府不僅全力支持半導體,如今更以取代外商及建立自主技術為第一優先,在中國政策支持力道強大,加上大國資源又豐富,紫光的記憶體大夢,政策上已加了很多分。

至於產業生態部分,中國大陸早就是世界工廠,即使美中貿易戰逼著大家遷移產能,但大陸各種電子產業生態鏈都很完整,對於記憶體需求更是世界最大,有很高的進口替代空間。換句話說,地利條件也非常成熟。

最後則是人才。中國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也代表有源源不絕、數量龐大的各種工程及產業人才,如今再加上具有豐富經驗的台灣專業經理人,這種人才結合的力量相當強大,對龍頭韓國大廠來說,勢必產生心理上很大的威脅。此外,在台灣打過仗的高啟全及孫世偉等人,一定會記取台灣的失敗教訓,不至於重蹈技術根基不夠的覆轍。

中國政策強力主導

企業缺乏市場機制

不過,中國天時、地利、人和等條件都具備,其實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為何發展半導體產業已有二、三十年的中國,一直沒有交出太耀眼的成績?

其實,中國最大的罩門,正是太強大的政策干預所造成。在社會主義色彩強烈的制度中,國家與銀行強力支持重點產業與企業,但過度的補貼與扶植,容易造成產業不公平競爭,企業也不必遵循資本市場的獲利法則,政策關心的是投資能否帶來市占率及就業率,但卻忽略資源投入是否正當有效。

這種扭曲的產業政策與環境,正是過去中國在太陽能、LED及面板等產業發生的情況,不僅造成全球產能過剩、過度競爭、價格大跌,中國企業以不公平競爭手段將別國廠商殺出場,但事實上自己也受傷慘重,這種浪費資源的野蠻成長,可以說是損人又不利己,沒有誰是贏家。

因此,未來觀察紫光能否成功,重點不是政策支持力度會再增加多少,反而是當政府政策太強力主導時,企業能否發展出一套可以讓經理人全心打拼、專業決策的環境,這種讓強者勝出的市場法則,是造就英特爾、三星、台積電等贏家的基礎環境,卻也是過去中國企業最缺乏的市場機制,例如中芯半導體過去面對的環境就相當不健全,未來紫光績效能不能展現,這一點也至關重要。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