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 創新科技才有價值

文章目錄

文/林宏文             2017年6月號

(作者林宏文,曾任經濟日報記者、今周刊副總編輯,目前為財經節目與論壇主持人,長期關注投資趨勢、產業發展與國家競爭力等議題。)

很榮幸應邀到 CIO IT 經理人雜誌開闢這個專欄,與大家分享我對創新科技與商業應用的觀察與建議。我從一九九三年起開始跑新聞,見證台灣科技業從無到有的過程,其間採訪過無數成功企業家,其中當然也有不少失敗案例,對於產業發展與企業經營,我有不少的感觸,如今台灣產業轉型升級出現困境,也希望藉著這個專欄,與大家一起思考與討論。

我常覺得,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但如果科技無法應用並解決人們遇到的問題,就沒有意義與價值。歷史上 最好的例子,就是 3M 的便利貼,當年 3M 公司開發這種不太黏的膠水,原本找不到應用,但開發人員鍥而不捨,在標示唱詩班的歌本紙片一直掉出來,終於找到靈感,並創造商機龐大的便利貼應用。

今年邁入第十年的蘋果 iPhone 手機,也是善用科技解決問題的例證。2007 年 iPhone 推出時,當時觸控技術早已大量應用到提款機、販賣機等產品,但蘋果大膽將觸控運用到手機,點燃智慧手機十年大成長,不僅讓一度呼風喚雨的諾基亞垮台,如今市值更衝上八千億美元。讓技術解決問題,是所有 CEO 不能掉以輕心的優先課題。

再以台灣信用貸款市場為例,台灣每年有高達 230 至 260 億元的信貸市場,但很多人到銀行申請信貸時,往往跑了許多銀行,填了不少表格,但最後得到的,往往是不確定的答案,甚至是不了了之、沒有下文。

為了解決這種資訊不對稱的落差,由於幾位工程師組成的 AlphaLoan(實貸比較網)團隊,專長在軟體開發與資料分析,他們設計了一個網站,只要申請者上網填資料,最快三十秒就可以跳出評估結果,提供到那家銀行申請信用貸款,可以獲得多少利率水準、貸款額度、核貸過件率等三項資訊,讓申請者很容易找到理想中的貸款銀行。

這項服務不向消費者收費,交易促成後才向銀行收取一定比例費用,不僅解決消費者貸款時的繁瑣與麻煩,對銀行來說也是幫了大忙,因為銀行不只因此找到客戶促成商機,也彌補本身在金融科技上的不足。

最近大陸竄紅的摩拜、ofo 等共享單車風潮,也是很好的例子。很多人都覺得,「大陸的共享單車, 不就是模仿台灣 U-bike 嗎?」但我認為,U-bike 以悠遊卡刷卡啟動,與大陸共享單車以手機 App 啟動,本質上有明顯不同。

以摩拜單車為例,它透過 App 軟體的社群力量,採用「信用分」的評分模式,鼓勵消費者把車子停到當下最缺車的熱點區域,可以減少靠貨車載運單車到據點的麻煩,大大降低營運成本。至於用戶若有不當的破壞行為,也可以採取嚴格扣分、罰款或停權等處分,這種軟硬整合創造出的應用更加豐富多元。台灣 U-bike 雖然很早就打造完整的服務模式,但並未建構出更多的軟體應用,少了與消費者緊密的互動關係,這是兩岸共享單車很大的差異點。

共享單車只是大陸在「互聯網+」大潮中的應用之一,將大數據、雲端與各種生活之中的行為模式整合,整個創新應用的面貌完全不同,這是技術的量變帶來的新質變。台灣目前網路基礎建設落後,以網路金流的第三方支付來說,台灣不僅落後推出,還因限制過多而未普及,讓台灣在網路應用上顯得更加捉襟見肘、難以施展。

其實,最近很多朋友都說,這幾年已經不太敢去大陸了,因為很多餐館、搭車等消費,都直接用手機支付,掏出現金付帳還會被取笑,因為現在大陸連現金都不收了。兩岸的對比,已不只是紅色供應鏈的威脅,在生活創新與應用領域,台灣恐怕更要急起直追。

農業科技的應用,更是一塊大藍海。近來馬來西亞的榴槤價格飛漲,因為許多陸客到馬國玩都想嚐嚐看。因此,馬來西亞也在檢討,過去有兩成左右的榴槤因為太成熟,都成為腐爛的報廢品,若能夠在果實未摘下前,就先測量有幾分成熟度,如此就能讓產值大幅提升,也避免農業損失。

類似這種需求明確,但技術尚未開發出來的農業科技,從種植、保鮮、包裝到運送等,都是潛力驚人的市場,台灣過去培養那麼多的資通訊人才,若能鎖定發展幾個具體的農業需求,能夠創造出來的商機一定很大。

台灣有能力很強的軟硬體工程師,但相較於低落的薪資水平,很可能在全世界「性價比」排名最高, 台灣工程師得到這種「榮耀」,其實是台灣企業 CEO 的羞恥,我相信,CIO IT 經理人雜誌的讀者,都是各種技術的專家與先進,對於全世界的科技發展與應用情境,都有深入的研究,如果更能聚焦挖掘更多消費者端的問題與需求,一定可以做出更大的貢獻,正如同當年發明 3M 便利貼的史賓斯‧希爾瓦說, 「我發現的,是個在等待問題的答案。」那麼,技術的開發,就顯得更有意義與價值了。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