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蘋概供應鏈遷徙潮來了?童子賢﹕兩三年內最多移10%

文章目錄

帶有airpods的銀色iphone X

日前媒體報導,因應美中貿易戰升溫帶來的變數,台灣蘋概股正醞釀「史上最大生產線遷徙潮」,包括和碩、仁寶、緯創、台郡、欣興、美律、可成等七大指標廠,均有意降低中國生產比重,強化東南亞或台灣布局。不過,這則新聞雖引起市場震撼,但遷徙潮是否很快就發生,倒是有不同的聲音。

其實,目前蘋果相關供應鏈並未在美方對中國課稅清單中,但中國缺工、工資上漲,以及環保意識抬頭等問題,其實很早就已出現,在中國投資的企業外移壓力也很早就有了。

例如多年前中國推動「騰籠換鳥」,要淘汰高污染、低科技行業,許多最早去中國投資的紙箱、石材、鋼鐵、螺絲、家具等傳統行業,承受不了因為限汙標準提升而必須進行大筆設備投資,因此紛紛關廠或搬至東南亞等國,後來中國針對電子業也頒布嚴格的環保限污令,許多電子業同樣也大幅增加設備與生產成本,營運壓力倍增。

此外,薪資成本也是關鍵要素。去年中國人均GDP已達8690美元,預料兩~三年內有機會增至一萬美元,這個數字已快接近台灣2000年時的水準(註:台灣2002年的人均GDP為13750美元)。電子大廠在中國的生產線,員工數目動輒數十萬人,很大的員工基數乘上很大的薪資開銷,當然是企業難以承受之重。

如今,中美貿易戰開打,額外的稅率更讓許多企業傷筋動骨,台商為分散風險自中國外移,似乎是無法避免的趨勢。只是,要如何在不傷及訂單,不影響客戶的情況下搬移,還有與地方官員的往來要如何審慎處理,例如面對官媒「別讓富士康跑了!」的論調該如何全身而退,移多少?怎麼移?移到那裡?都會讓讓企業家傷透腦筋。

其實,生產基地要搬遷,電子業比傳統產業困難很多,因為電子業的零組件眾多且複雜,要建立供應鏈並形成群聚效應,不是短時間就能完成,傳統行業如紡織業,只需把縫紉機移往其他國家即可,但電子業難度就很高,像台灣半導體產業鏈就很強,還能維持幾年的產業群聚力量,另外目前許多電子零組件及組裝廠都幾乎在中國生產,短時間也不容易被取代。因此,像鴻海大陣仗赴美國威州設立面板廠,就會遇到零組件供應鏈能否配合的問題。

此外,物聯網智慧製造等科技的進展,也會讓更多在中國有生產線的企業,會更強化自動化及機器人等科技,降低人工並朝高附加價值領域發展,這種產業升級過程也許很痛苦,但反而醞釀中國下一波競爭力躍升的契機。

台商往東南亞移動,顯然已不可避免,但是,龐大的產能也不可能說搬就搬。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便說,東南亞許多國家勞工不像中國充沛,一個地方能找到五千人就很多了,不像中國一個廠一招募就幾萬人,此外產業鏈及其他配套等條件也因地而異,需要仔細規畫才行。

童子賢說,雖然台商調整生產基地是有必要,但他預估,「未來兩、三年,各家公司即使移動大陸的生產線,只會慢慢發生,而且比例也可能只是5%、8%到10%而已,不可能很快。」

有趣的是,近來廣達已在林口華亞園區買了廠房,預計把部分高階產品移回台灣做。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說,「雖然成本稍微高一點,但客戶願意。」這也代表,能夠移回台灣生產的公司,顯然都是毛利較高、較具國際競爭力的產品。

2000年初台灣大舉移動生產線至大陸,靠著低成本生產因素延續十多年代工王國的好光景,但未來十年,顯然只有透過積極的產業升級才能賺錢,那些還要仰賴繼續複製至低薪國家才能生存的企業,恐怕更大的危機也會隨之而來!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