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經濟日報 1 月 23 日的社論,請大家參考。
太陽能新雙反案給台灣科技業的省思
太陽能新雙反(反傾銷、反補貼)案,繼美國商務部去年底公布終判結果後,美國 ITC 終判結果也在台灣 22 日一早出爐。不過,台灣太陽能業者期望落空,ITC 終判台灣及中國大陸太陽能電池傷害了美國太陽能產業。
更重要的是,在反傾銷稅率上,台灣廠商反傾銷稅平均稅率約 19.5%,茂迪稅率最低,降至 11.45%,但是中國大陸一線廠雙反稅率普遍降至 17.5%,比台灣稅率更低,使得原先預期台廠可望低於大陸的優勢盡失,未來在兩岸競爭上台灣將更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
其實,這項令台灣業界無法接受的結果,早已有跡可循,台灣業者為了存活不惜殺價競爭的作法,如今終於看到反作用力。正如一位產業大老在去年十月台灣國際太陽光電展中感嘆,原本以為只有大陸太陽能廠商會殺價,沒想到台灣業者殺價幅度更大,讓整體產業跟著一起沈淪。
新雙反案的結果,也反應了台灣科技業長期以來無法擺脫的製造業思惟。從早期的記憶體、面板到現在的太陽能,二十年來已多次被歐美課徵反傾銷稅及反壟斷等罰責,國內面板雙虎的負責人甚至還被判刑並赴美坐牢,這一連串對產業及經營者個人的打擊,台灣學到什麼教訓呢?
過去,台灣與大陸發展各項產業,思考的都是如何快速擴大生產規模及降低成本,但最後都不免淪為產能競賽,在終端應用上缺乏著力,只能被動倚賴歐美等大市場的成長,但這幾年太陽能受到歐洲財務緊縮後不再補貼,需求出現劇烈變化,雖然有美日等國接棒建設,但如今又遇到油價大跌,各國對替代能源的投入也開始出現雜音,產業的挑戰可以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早年,全球太陽能產業掌控在日本手上時,當時產業維持穩健發展,並未發生殺價競爭,但如今台灣與大陸在全球市占率達到八、九成,可以說兩岸已完全壟斷這個市場,但最後仍淪為殺價競爭,大家都沒有錢賺,許多投資界人士也認為,只要被兩岸沾上的產業,最後都難逃崩盤的命運。
兩岸在眾多產業的大幅投資,雖然建立了經濟規模,但在全球科技版圖快速變動的今天,還有更新的挑戰要面對。來自美國總統歐巴馬推動的製造業回流美國,以及德國製造業 4.0 的文藝復興運動,都已對兩岸產能軍備競賽帶來重大衝擊。其中由電動汽車大廠 Tesla 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主導的另一家公司 SolarCity,就有值得警惕注意的新進展。
去年九月,SoalrCity 宣布將在紐約蓋大型的太陽能廠,產能規模高達十億瓦(GW),並宣稱未來 10 年於紐約注入 50 億美元資金,用於建廠及發展其本業家戶屋頂太陽能系統的裝設上。對亞洲太陽能業者來說,SolarCity 要在成本昂貴的紐約蓋這種工廠,的確令人難以置信,但 SolarCity 表示,他們憑藉幾項理由,包括技術突破及轉換效率提升,以及自動化設備的引進,另外美國頁岩油能源成本下降等因素,都讓這項投資案得以成行。
更重要的是,SolarCity 敢推動如此大型投資,是因為 Tesla 與 SolarCity 均掌握下游端的應用,馬斯克認為,太陽能是加速永續能源普及的關鍵產業,未來不僅會把太陽能設備擴及到每個家戶屋頂上,甚至是電動汽車最重要的充電來源,Tesla 與 SolarCity 更思考,未來可以在高速公路旁廣設太陽能充電設備站,讓電動汽車的充電變得更容易、更普及。
SolarCity 努力發展太陽能新應用,打開產業下游的出海口,讓產業發展能夠更快速,但擁有龐大產能的兩岸業者,如今若仍把重點放在製造規模與降低成本,忘記要從終端應用著手,那麼殺價競爭不只無法避免,未來歐美透過雙反案及製造業升級,恐怕將全面取代兩岸業者的競爭優勢。
太陽能產業如今面對的困境,正是台灣科技業共同的挑戰,期待台灣科技業能夠從這個教訓中學習,產業競爭不能只在成本與製造上單點突破,往應用與關鍵技術的微笑曲線兩端發展,仍是建立長期競爭力必然要走的路,任何企業都要更努力攻占價值鏈的前缘,才是可長可久的競爭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