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雲和魯賓的交棒 看台灣電子業 CEO 的退與不退

文章目錄

文 / 林宏文

上周有兩件國際重要人事新聞,一位是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宣布將執行長大位交給陸兆禧 ; 另一位則是「Android 之父」魯賓(Andy Rubin),卸任 Google 的 Android 業務主管職位。這一中一西備受矚目的科技人事異動,讓我不免想起台灣科技業 CEO 過去跌跌撞撞的交棒歷史,有不吐不快之感。

先談馬雲,他在一九九九年創立阿里巴巴集團,如今已是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及網路集團,旗下業務包括阿里巴巴、淘寶網、淘寶商城、一淘、阿里雲計算和中國雅虎。交出執行長後,馬雲仍擔任集團董事長,要為阿里巴巴的平台、金融、數據三大平台再規畫續曲。

魯賓則是在二OO三年創立 Android,二OO五年被 Google 收購後,由他領導的 Android 作業系統,至今已成功搶占全球七成智慧型手機系統,總量達七. 五億台。魯賓從 Android 業務主管退下來,主要是第一階段任務已完成,未來他的職務並沒有說明,但也沒有離開 Google。

從年齡來看,魯賓生於一九六三年,今年剛好五十歲,馬雲晚一年出生,今年四十九歲。魯賓創立 Android 之前,曾在蘋果公司工作,也有多次創業經驗 ; 馬雲從一個英文老師到創立阿里巴巴,CEO 做了十四年,如今則把棒子交給 44 歲的陸兆禧。魯賓與馬雲兩人都是半百年紀,雖然不能說還很年輕,但經過多年的累積與磨練,兩人的能力正值顛峰,未來肯定還有更大的任務會交付給他們。

不過,相較於台灣科技業 CEO 來說,五十歲的年紀,大概只能算是小老弟。台灣科技業第一代創業家,如今除了施振榮與鄭崇華外,幾乎都還在第一線奮戰。歸納原因,有些人當然是還不想交棒,但更多人是因為找不到接班人,棒子交不出去。所以,即使創業三十年,至今還身兼董事長與 CEO,而且已打定主意,要拼到不能動為止,學習王永慶先生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創業家、董事長與 CEO,是三個截然不同的角色,但許多公司成立至今二、三十年,老闆卻還停在當年創業時期的狀態,三個角色同時攬在一個肩榜上,成了擺脫不了的重擔。這對企業發展不見得健康,對老闆來說也不人道。

觀察近一、兩年交棒的電子公司,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包括台達電、大立光這兩家具指標性的優秀企業,都已不約而同交棒給兒子,鄭崇華交給兒子鄭平,林耀英交給兒子林恩平,而另一家指標性企業元太科技,何壽川目前也計畫交給兒子何奕達。

很多人說,企業要「傳賢不傳子」,每次還不忘舉一個經典案例,王安電腦傳子不傳賢導致公司敗亡的教訓。不過,這三家優秀企業宣布交棒後,媒體及社會大眾沒有太多批評,顯然是要給一點時間,讓他們用績效來證明,兒子也是能夠傳承接棒的賢才。

只是,我還是非常納悶,為何台灣電子業不交棒則已,一交棒卻都交給兒子 ? 我相信,這些企業不見得沒有更好的選擇,即使集團內沒有培養出優秀的接班人,難道不能從外部去找嗎 ? 此外,我也要為台灣企業內眾多優秀的專業經理人叫屈,何時,這群優秀的專業經理人能夠被公平地對待,並證明台灣企業真的「傳賢不傳子」?

近來我很關心三星電子的發展,覺得三星有很多制度,值得台灣參考。過去三星苦熬多年才成功的 AMOLED 部門,後來與 TFT LCD 部門合併成 Samsung Display,並確定 AMOLED 是三星的主流技術。但有趣的是,三星竟找來半導體部門主管負責面板事業,掌管 AMOLED 事業的社長趙秀仁和負責液晶事業的副社長朴東健,兩人都是從記憶體部門空降而來,理由是「他們有過去半導體成功的經驗,知道如何將 AMOLED 事業變成世界第一。」

三星在面板事業的人事安排,邏輯上是很清楚的: 打天下的人不一定可以治天下,成功開創事業的人也不一定要居功。這樣的安排似乎不太可能在台灣出現,至少我到現在都沒有見過。三星的用人制度也許很不符合人性,但顯然是很有效的,值得台灣企業注意。

馬雲曾談過一次來台灣的經驗,他與一群企業大老同桌,發現大家都在談創新,讓他很驚訝。旁邊有人跟他說,台灣有希望,頭髮花白的人還在談創新,但馬雲回說,「我看台灣沒希望了,假如七八十歲的人還在談創新,那問題就大了。他們不相信年輕人比他們更創新,他們應該做的,是盡力去幫助年輕人創新圓夢。」

今年是我當記者的第二十年,做為一個台灣科技產業發展過程的觀察者,對於台灣電子業競爭力的下滑,其實是很有感觸的。下一次,能不能有那家企業,在宣布下個接班人選時,可以給我們一點點驚喜,一個讓大家眼睛一亮的人選,當然,最好不要再是兒子接棒了。這樣,也許寫起新聞來,心情會好一點。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