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夏戀成局後,鴻夏戀到底如何演變,引起市場關切,從夏普將堺工廠與母事業分開處理的原則下,鴻海入股夏普的機會已更加渺茫,不過郭台銘入股堺工廠推動的大電視計畫,已大大改變全球電視產業生態,也讓鴻海成為美日台聯線的抗韓大將。
撰文 / 林宏文
日前高通確定入股夏普,預計投資九九億日元(約合一. 二億美元),取得夏普五 % 左右股份,紛擾快一年的鴻夏戀,終於出現新的進展。接下來,鴻夏戀將面臨更大變數,美、日、台聯合陣線的戰鬥位置也出現重新排列組合,但國際大廠聯合對抗三星的大戲,卻更加前仆後繼,高潮迭起,將是二 O 一三年最重要的年度大事。
高通入股夏普,基本上是各取所需,對雙方都有加分的效果。對夏普來說,一方面當然是希望藉高通的資金挹注,解決其財務缺口,另一方面,也可透過高通在行動裝置 IC 的優勢,強化未來中小尺寸面板的出海口。
從高通角度來看,入股夏普的策略性意義就更高了。高通原本就專精於行動通訊上的各種 IC,如基頻(Baseband)、射頻(RF)及應用晶片(Application Processor)等,這些布局,讓高通占據全球 3G 行動通訊的龍頭,市值甚至超越英特爾公司。
不過,高通在面板技術的投資也很早就展開,但成績卻一直不理想。高通會布局面板,主要是 IC 與面板顯示器的關係相當密切,如何研發出省電的裝置,已是行動產品最重要的需求,加上早期高通相信以手機收看行動電視的趨勢應該會普及,因此,便投入發展更加省電的微機電(MEMS)技術,並且開發 Mirasol 面板。
二 OO 七年,當時行動電視分成兩大陣營,一個是由諾基亞及摩托羅拉攜手推動的手持式數位視訊廣播(DVB-H)行動電視標準,另一個標準則是高通行動電視廣播服務(MediaFLO),高通內部還設定二 OO 九年要達到兩億以上用戶的目標,二 O 一 O 年,高通也曾經在台灣競標過行動電視的牌照,不過,因為全球在行動數位電視的釋照一延再延,讓高通的行動電視計畫無疾而終。
高通在 Mirasol 面板的布局上,早先是與正崴合作,共同成立高強光電,高強光電座落於桃園龍潭科學園區,為全球第一座四. 五代 mirasol 顯示器製造廠, O 九年二月正式投產後,由於生產良率一直不佳,去年六月,高通買回正崴全部持股,Mirasol 顯示器由高通獨資研發及生產。
今年二月,高通還宣布與遠通科技合作推第二代彩色金庸機,將電子書從黑白變成彩色,用的面板就是桃園龍潭生產的面板,不過,今年七月,高通宣布停止生產 Mirasol,未來改以技術授權為主,高通的面板開發計畫,終因量產不順無法問世。
因此,此次高通入股夏普,就是希望掌握中小尺寸的面板顯示技術,並且藉由夏普既有的中小尺寸面板實力,強化在行動解決方案上的能力。
至於目前正與夏普洽談入股事宜的英特爾,想法也非常類似,因為英特爾要發展行動通訊事業,一樣要開發出省電的產品,以英特爾晶片較 ARM 耗電高出甚多的情況下,與擁有省電技術的夏普合作,絕對是最佳組合。
至於高通與夏普的入股案確定後,對於談了快一年的鴻夏戀影響到底如何? 就相當值得探究了。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詹文男表示,高通入股夏普,對於鴻夏戀來說,應該有正面幫助,因為鴻海入股夏普,目的並非掌控夏普經營權,而是希望透過夏普的技術來提升整體鴻海集團的能力,而先前因鴻海過於強勢導致雙方合作進程陷入僵局,高通的資金挹注,應可淡化夏普對鴻海想取得其經營權的疑慮。
不過,詹文男也認為,鴻海與高通看中的都是夏普的技術,故未來高通與鴻海之間在夏普技術的爭取上,勢必會因此產生角力,甚至未來鴻海與高通在中小面板的應用布局上,是否產生競爭衝突,都是後續可以觀察的重點。
確實,在「高夏配」確定後,鴻夏戀的變數愈來愈多,甚至已到了破局邊緣。對擁有百年歷史的夏普來說,雖然面臨鉅額虧損,急需資金挹注,但每一筆錢背後到底代表什麼意義非常重要,與鴻海結盟的意義,恐怕更加複雜,讓夏普不得不再三考慮。
鴻夏戀最大的障礙,第一個原因是郭台銘想要介入經營,而且姿態擺得太高,讓夏普社長奧田隆司產生戒心,更擔心可能「引狼入室」。更別說兩個集團一強一弱,鴻海營收規模大三倍,連知名策略專家大前研一都認為,鴻海雖僅入股不到一成,但形勢上卻有如是併吞夏普。
更重要的意義是,鴻海背後影武者就是蘋果,蘋果執行長庫克在最新接受美國 NBC 電視專訪時就猛烈批評,認為現有的電視都太過時了,強烈暗示明年蘋果將推出 iTV 應戰。iTV 若推動順利,對夏普來說,雖然面板可以去化,但對夏普核心的電視品牌事業卻形成直接競爭,這是夏普高層最不願意看到的事。
事實上,過去幾年,夏普之所以業績衰退這麼快,正是因為在品牌發展與面板零組件供應上一直猶疑不定、角色錯亂,不僅讓原本使用夏普面板的索尼、東芝等品牌一一求去,讓夏普的堺工廠面板產能利用率掉至一成,夏普本身的電視品牌市占大幅下滑,更是造成大虧損的關鍵。
因此,奧田隆司很清楚,夏普當務之急除了擴大面板的銷售與影響力,更要同步發展本身的電視品牌,所以,在鴻夏戀的談判中,夏普已經明確畫分,堺工廠引進郭台銘個人資金,透過鴻海的大電視讓產能利用率快速提升,止住流血虧損;至於夏普母公司則全力發展面板等核心技術,首要工作是重振夏普品牌聲勢,讓夏普可以進一步創造更大的價值與利潤。
在夏普確認堺工廠與母事業分開處理的政策主調後,夏普母公司引進高通、英特爾,對於提升品牌及技術幫助最大,而且這兩家公司都是零件供應商,對夏普的終端品牌不會有衝突,也因此,鴻夏戀情要降溫冷卻,基本上已經很清楚。
雖然,在高通入股夏普後,郭台銘特別說明,高通入股夏普對鴻夏戀沒有影響,還說幾天前夏普方面就已通知他,對鴻夏戀還是很有信心。
不過,郭台銘愈是出來說明,就讓大家對鴻夏戀的結局更有疑慮,而且,許多產業界人士都斷言,鴻海恐怕已經確定在夏普入股案中出局,接下來若英特爾也成功入股夏普,鴻夏戀就更加難以修成正果。
不過,在鴻海與夏普的談判中,事實上郭台銘並沒有輸,甚至可以說已贏得第一回合,關鍵原因就在郭台銘取得堺工廠半數股權後,成功發動了大電視的突擊。在面板產業逐步脫離三年來的不景氣,加上六 O 吋電視的大降價策略,對以三星為首的電視產業生態投下重大變數,更讓郭台銘成為抗韓陣營的大將軍。
郭台銘的大電視計畫,至少有三個大贏家,一是夏普的堺工廠產能利用率已大幅提升至七成,虧損問題迎刃而解,二是在美國發動價格戰的 Vizio,銷售量大增,市占明顯超越三星,有機會再度取得龍頭地位,三是鴻海與郭台銘都受惠,尤其是郭台銘低檔入股堺工廠,在面板景氣逐漸回升下,將是獲利最大的贏家。
其實,夏普、Vizio 及鴻海郭台銘這三方的組合,也是當今全世界面板、電視品牌及組裝廠中,獨一無二的超級夢幻組合,因為全球僅有的夏普十代線,最佳切割尺寸是六 O 及七 O 吋,價格也最便宜,加上 Vizio 在美國向來以低於韓、日三成售價的超值定位,以及全世界最具經濟規模及價格競爭力的鴻海,讓這張牌一出手就震驚全市場。
事實上,六十吋大電視的策略,已成為改變電視產業生態最重要的力量。這場電視大降價行動,好比 PC 產業在一九九二年,美商康柏( Compaq)發動大降價,結果造成 PC 產業血流成河,許多體質不佳的二、三線品牌紛紛退出,而之後 PC 產業開始大幅外包,而價格競爭力更強的雙 A(宏碁與華碩)也展現後續成長力道。
透過大電視的降價,鴻海對全球電視龍頭品牌三星造成很大打擊,因為三星若跟著降價,受傷最大的就是三星自己,但若不跟進,市場大餅必然被瓜分。今年六月接任三星執行長的權五鉉,接下來要如何接招,將會傷透腦筋。
鴻夏戀演變至今,雖然郭台銘沒有取得入股百年企業夏普母公司的機會,但至今仍是與夏普合作並已取得重大成績的贏家 ; 至於陷入百年困境的夏普,卻意外成為美、日、台聯合抗韓的戰線中心點,未來如何發展,將是二 O 一三年最重要的觀察重點。
鴻夏戀大事記
日期 | 事件 |
3/27 |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宣布鴻海集團將以每股 550 日圓取得夏普 (SHARP) 普通股,合計持股達 9.871%,交易金額達 669.05 億日圓。但之後因夏普股價一路下跌,夏普戀並未定案。 |
7/12 | 郭台銘的投資公司 SIO(SIO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正式取得夏普旗下大阪堺 10 代面板廠 (SDP) 共 132 萬股,約 46.48% 股權,SIO 與夏普並列為夏普 10 代廠 2 大股東。 |
8/27 | 郭台銘赴日與夏普重新討論投資價格問題,但並未談出結果。 |
8/31 | 鴻海公佈上半年財報,並表示已按照會計原則,認列與夏普 (Sharp) 股權認購合約損失約新台幣 45 億元,但 7 月 31 日已迴轉損失金額,因此對損益並無影響。 |
11/11 | 鴻海 60 吋大尺寸液晶電視開賣,其主要由夏普大阪堺市 10 代廠的大尺寸面板所組裝而成,是為雙方合作的第一個「結晶」。 |
12/4 | 夏普公告今年年底前將以每股 164 日元的價格向高通發行價值 49 億日元的新股,雙方結盟攜手開發顯示器技術。郭台銘表示,夏普已事先告知,並不會影響鴻夏未來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