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缺乏,台灣準備好了嗎?

文章目錄

在上一篇專欄中,我分享了十二月中去矽谷參加英特爾(Intel)2018 Architecture Day活動的感想,由於篇幅太長,我想在這一篇再談談人才的議題。不論矽谷或台灣,人才都是競爭力的關鍵,從矽谷看台灣,更可以看出台灣人才不足的根本問題。

此次去英特爾採訪,我見識到這家老牌半導體公司,雖然過去兩年高階主管流失不少,但卻又找來更多人才加入,讓英特爾的研發計畫可以持續進行。優秀腦袋在矽谷永遠都不缺,只是經常跳來跳去;好人才在矽谷也不缺舞台,只怕自己沒有本事。矽谷吸納全世界頂尖高手,在很有效率的市場中激烈競爭,不管是從A公司跳到B公司,也都逃不出矽谷(或美國)的手掌心。美國高科技領先全球,人才居功最大。

記得剛接觸IC產業時,大家最常說IC(積體電路)就是Indian+Chinese(印度人+中國人),但這次我注意到,英特爾安排的九場講者中,有超過七成是印度面孔,但華人一個都沒有,顯然此刻的矽谷,I已遠遠凌駕於C。印度人數理強、英文好,早就不是新聞,如今在矽谷更已占據許多重要位置,包括谷哥、微軟等大企業CEO都是印裔美人。

比較特別的一點是,中國赴美的留學生,大部分都計畫學成或工作一陣子後回中國,但印度人顯然大多留在美國,這個差別很明顯,原因當然也很多,印度不像中國有那麼多好公司很可能是主因,印度當然更沒有像中國砸大錢投資半導體,人才沒有大量回母國貢獻的需求,也因此印度人更加頭也不回地往前衝,在矽谷表現愈來愈突出。

回到我們自己的人才議題。在台灣,大家都很清楚人才很重要,但講了很久,這幾年國際人才來台的情況不僅沒有改善,本地菁英甚至還有明顯外流的現象。有關台灣人才不足的問題,我想舉三個近來觀察到的面向,做為大家討論的參考。

首先,很多人談到台灣人才會外流,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中資來挖角。中資企業確實來台灣挖人,而且人才出走伴隨著技術流失,的確也是事實,許多業界人士講到位於竹北等地的中資企業如華為海思或展訊,以海外公司名義來台招攬人才,許多員工就這樣被挖角跳槽,而且不必遠到大陸內地工作,只要到同一棟樓的不同樓層上班,效命對象就從台灣企業變中國企業了。

殘酷的人才爭奪往往發生在自家門口

不過,這種挖角模式並非台灣獨有,力旺總經理沈士傑的客戶遍布全世界,他也見證了許多地方都有類似的競爭情況。舉去年最具指標性的案例德商戴樂格半導體(Dialog Semiconductor)公司,這家專為美商蘋果生產電源管理晶片、營收近八成來自蘋果的公司,2017年一度傳出蘋果有意採用自己家設計的晶片,結果Dialog一天就跌掉23%。

2018年十月,蘋果以6億美元買下Dialog的部分資產、300多位員工、專利授權及未來幾年的產品。 300 多名戴樂格員工,佔原來公司總員工數的 16%,這些散居在英國斯溫頓、義大利與德國辦公大樓的員工,蘋果收購後一樣留在原地或對面上班,唯一的改變是自己身上的名牌已從戴樂格換成了蘋果。

沒錯,這就是全球產業競爭的常態,殘酷的人才爭奪戰不會遠在天邊,往往發生在自家門口 。不論是矽谷或台灣,還是德國、英國及義大利,到處都有例子。企業想選人才,人才也要挑企業,企業競爭力一下滑,就別怪員工無情。幾年前,矽谷還有多位工程師提出集體訴訟,控告蘋果、谷哥、Adobe、英特爾、Intuit、盧卡斯影業及皮克斯等公司,理由是這些公司涉嫌共謀互不挖角員工,因此違背了反壟斷法。

從中資或外資挖角衍生出來的,則是另一個大家也常談到的外商來台併購議題。很多人覺得,台商被外資收購,公司消滅了,台灣的競爭力與人才都會出現減損,但這種看法似乎也不一定對。

去年初,宏達電將台北二千名手機團隊賣給Google,2012年,位於新竹的思源近四百名團隊被美商新思收購,這些人才都留在台灣工作,成為這些國際企業在亞洲的重要據點。從人才就業角度來看,這些台灣人才不受制於本土企業有限的發展條件,有機會進國際大企業任職,視野格局都變大,我也覺得這不是什麼壞事。

台灣博士也應該到世界的舞台競爭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外商併購本地企業,人才依然留在台灣,把台灣產業鏈實力打造得更強大,投資及消費都在台灣,比起台灣許多企業投資都往海外跑,對台灣的貢獻其實更大。同樣情況對比矽谷,人才不管是跑到英特爾、超微或Google、特斯拉都沒關係,矽谷的實力沒有減損,創新創業更加生生不息,所有好事都在矽谷發生,這又有什麼不好?

最後,有關人才競爭力還有一件關鍵大事,那就是薪水太低的問題。這個問題隨著世界各國所得收入不斷拉高,把台灣遠遠拋在後頭,已經嚴重到讓台灣人忍無可忍的地步了。台灣所得沒有提升改善,別怪優秀人才要一個個跑掉。

先談教授薪資太低的問題。最近我訪問交大科技法律學院特聘教授林志潔,她是北一女、台大法律系畢業,後來當過律師,又到美國拿博士才回國。十三年前,林志潔回交大任教時,一位美國教授朋友打電話問她,「交大給你多少薪水?」她回答是2000美元,這位美國教授很驚訝地問,「這是周薪嗎?」林志潔老師很不好意思地回說,「不是,是月薪!」

這已是十三年前的事了,但十多來,台灣的大學教授待遇提升有限,因為待遇問題讓台灣錯失多少優秀師資?

如今,台灣要用別人四分之一的收入吸引好師資,我想答案很簡單,一定困難重重。近幾年來,國內大學博士班招生人數愈來愈少,辛苦念了五、六年拿到博士學位,做到正教授月薪大約也就十來萬,這種待遇,難怪沒人要念。

國內大學薪資這麼低,有什麼辦法突破呢?交大校長張懋中這兩年推動一個計畫,要讓交大畢業的博士能到世界各國大學任教,而張校長自己本人就是這種案例。張校長的學士、碩士及博士,分別是在台大物理、清大材料及交大電子,也是第一位以交大土博士的學歷,卻能夠被美國一流大學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延攬出任教授及系主任。他認為 ,台灣培養出來的教授水準並不差,也不必將格局受限於只能在台灣大學任教,「教授的位置全世界都有,不是只有台灣,台灣博士也應該到世界的舞台競爭。」

至於拿到博士學位後到業界工作,薪資又是如何?不久前,剛好有一次與台、交、清等頂尖大學教授聚餐,大家很自然聊到這個話題。幾位教授一致認為,學生不想念博士的最重要原因,是因為念博士的出路與待遇並沒有明顯比碩士好,因此許多人讀完碩士後就覺得夠了,反正電子業工作機會很多,待遇也不比博士差多少。

以IC設計龍頭聯發科為例,該公司在錄取剛畢業的員工時,博士與碩士的差別,通常就是資深工程師與工程師的差別而已,薪資福利與分紅差距並不大,除非過去有很好的工作經驗,否則博士並沒有特別吃香。

不過,與產業界合作密切的清大電機系教授張孟凡特別提到,台積電給博士的待遇就相對好很多。台積電聘的博士與碩士,職級就差了兩級,月薪相差約一萬元,更重要的是分紅,通常多一個職級就是乘上1.3到1.5倍,差兩級就是1.7倍到2倍以上,如此全年薪資差距就拉開來了,這對取得博士學位當然有誘因。企業拉高博士薪資水準,大學博士班招生率一定馬上提高,聽起來好現實,但卻很有效。

但話說回來,若企業根本沒有朝向更困難的研發方向走,也就不需要高階的博士人才,講得更精確一點,若台灣沒有好公司、好工作,人才肯定不會來。一流人才選擇一流企業,二流企業只能用二流人才,因此,歸根究底來說,其實人才不來台灣,不該怪政府,頂多只能怪一半,最該怪的是企業,台灣若一直沒有頂尖企業,就別怪頂尖人才不來。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哪一天台灣有很多像矽谷的好公司,人才不足的問題也就不存在了。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