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才都來台灣了,為何我們沒留下他們?

文章目錄

穿棕色西裝外套的男人

最近看到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接受訪談,他提到住在台灣有很多優點,但海外人士在台灣生活卻很不方便,包括為孩子找學校、線上找房、線上和房東簽約、銀行開戶等,這些在新加坡、南韓等國更有效率,當地政府也能協助處理。

另外要在台灣創業也很困難,陳士駿列舉,除了創投難找、募資不易,還有許多政府作業程序,像Google僅花五天就完成收購YouTube,在台灣就不可能發生。

陳士駿合夥人雷克資本Draco創辦人傅冠龍舉例,從國外匯資金到台灣非常麻煩,必須經過經濟部投審會審核,有時需耗時好幾個星期,同樣的事在美國可能30分鐘就能搞定。

在這個訪談中,讓人感觸最深的,也是我看到此篇專訪的重點,就是陳士駿特別提及,「去年有三千多個持就業金卡回台灣的企業家,太遺憾你們沒有留下他們。當美國和其他國家疫情好轉時,他們就離開了。」

在這三千名取得台灣就業金卡的企業家中,陳士駿就是第一人。他也是出生於台灣、八歲隨父母移民美國的台裔美國人,如今他用這麼直接明確的表達,點出台灣現階段遇到的每一個問題及缺點,我覺得,這些問題當然有很多值得大家思考反省之處。

關於台灣的網路應用落後、線上申請流程不方便,還有公務機關行程程序冗長、資金匯出入不方便等,過去已經有太多人談過,我在專欄中也多次提及,我已不想再多談這些議題。

近來大家討論最熱烈的主題是數位轉型,企業界搞得風風火火,但是公務部門卻很冷靜,我一直覺得,台灣最需要數位轉型的就是公務部門,只是公僕忙著選舉,反對黨忙著罷免,沒有人關心政府機器如何做數位轉型,也沒有把簡化流程列入KPI,當大家都不把這些事放心上,當然不可能進步。

有些人一定會說,現在台灣很好啊!你看回台投資的企業與資金那麼多,到處都缺土地缺人才,股市房市都大漲。台灣已難得有這番榮景,幹嘛一直說台灣不好?

我沒有唱衰台灣,現在的台灣很棒也是真的,對於台灣資訊電子與半導體的成就,我跑了三十年新聞,比一般人都更認識與理解。但我擔心的是,台灣的下一個考驗就要來了,許多新科技與新應用都已擺在眼前,那些新東西並非台灣的專長,台灣也沒有為這些新趨勢做好準備,如今整個局勢對台灣如此有利,但卻很可能像陳士駿說的,人才都來台灣了,但我們卻沒有把他們留下來。

今周刊- 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暢談新創:看好疫情後的世界讓台灣更有機會- 今周刊
陳士駿是三千名來台取得就業金卡企業家中的第一人 。(照片:今周刊)

我的理由其實很簡單,如果要列出未來最重要的三大趨勢,大家幾乎一致認定是人工智慧(AI)、電動車以及元宇宙。這些新產業及新應用,所需要的人才、環境及產業生態,還有工作邏輯,都和以前很不一樣。

在三大趨勢中,電動車看起來最像硬體,似乎是台灣最能發揮的市場,但電動車的下游應用市場都在美中日歐等國,而且像電池及半導體等關鍵零組件也非台灣所長。至於AI,這需要有很強的軟體及大數據人才,可是台灣過去最弱的就是軟體產業,至於元宇宙的應用更是多元,要在虛擬世界做各種創新,這不是台灣專精的事情。

講得再明確一點,台灣企業過去熟悉科技製造產業,整個法規、制度、行政作業及資本市場,也都是在這種製造業思惟下的產物,但未來的新產業與新應用,顯然都不是像PC、手機這種規格明確且成熟的產業,對台灣是全新的挑戰。

事實上,用這個角度來比較現階段台灣與韓國崛起的產業分布,其實早就有跡可循了。

2020年南韓排名前十大企業,已經有一半變成鋰電池、生技和網路等新的產業,這五家分別是做電池的LG化學、兩家做生物相似藥CDMO的三星生物及Celltrion,還有兩家網路公司Naver及Kakao。但同時間台灣前十大企業還是電子、化工及金融業,和二十年前完全一樣,完全都是老面孔。

這個結果並不會很奇怪,正是因為台灣的制度、法令、創投及資本市場,都偏向於獎勵製造代工型的企業,電池、生技都比較接近科學產業,需要長期研發與投資,至於網路業重冒險,法規不能太缺乏彈性,由搞破壞的年輕人來做最適合。

因此,當未來產業型態再度出現變化,風險拉高、時間拉長的產業出現時,陳士駿點出台灣的這些問題,就會成為一個嚴厲的考驗了。

一位業界前輩說,目前台灣的環境只適合發展Business of Engineering (工程產業),而沒辦法發展 Business of Science (科學產業),而很多高價值的新產業都是偏科學產業,不只人工智慧(AI)、電動車、元宇宙是如此,生技、衛星、高階材料、化學、設備、第三類半導體等也都是。

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別?因為工程產業著重量產及應用,製造技術、產量、管理較重要,大部分都是輕研究(Research)重開發(Development),也就是小R大D,企業要成功,品質及成本是要件,若沒有伴隨商業模式的創新,一般冒的風險較低,成功後的報酬也不高。

至於科學產業則著重於發明、發現,成功後影響很大、報酬也很高,但風險很大、專業難度也高,此外要熬的時間很長,需要忍耐長時間的投入與燒錢。因為有這些特色,因此科學產業需要不一樣的開發流程,需要有更願意冒風險的資金,也需要不同的監管方式,以及更多元化的資本市場。

台灣過去以工程產業為主,整個法規、制度、行政流程甚至資本市場,也都適用於工程產業,對於這些類型的產業,尤其是比較成熟或規模較大的企業,都沒有太多影響,但對於新產業或較小型的公司影響就很大,因此,我也觀察到,許多台灣新興產業的創業家,也都跟陳士駿一樣,已有轉往國外發展的想法與作法。

日前我參加聯齊科技(NextDrive)的記者會,這家公司在日本已與多家電力公司合作,此次則宣布與台電合作家庭能源管理商機。據了解,這家優秀的新創公司就設在海外,也沒有打算在台灣掛牌上市,而我遇到類似的優秀新創公司都是如此,其中有不少是生技產業。如果政府沒有很大的決心,想要從top-down去改變及創造另一類的環境,台灣的新產業發展一定很難看好。

聯齊科技與台電打造電力記帳本「1%能源行動家」 可秒查電費、設定超支提醒-- 上報/ 生活
聯齊科技宣布與台電合作家庭能源管理商機。 (照片:聯齊科技公司)

以類似的角度來看台灣資本市場,也可以有不一樣的思考。

台股投資人向來最重視配發股息,台灣也是全世界股息殖利率排前幾名的國家,這對於想要穩健投資獲利的人當然是好事。但同樣的,當這種想法發展到極致時,資本市場對於沒有獲利的公司,或需要長期投入的高風險產業,就非常不認同或有很深的敵意,而當這種想法太一致性,也可能讓台灣錯失很好的產業發展機會。

我一直覺得,資本市場讓公司掛牌上市,不是讓企業賣股票,而是要籌資,籌到錢後可以更快速地進入新的布局,例如擴大生產線、增加新產品,或進入國際市場發展,如果主管當局理解資本市場是用來支持產業發展時,很多制度與管理的觀念,也會因此做調整及改變。

日前,我很榮幸接受藍濤亞洲創辦人黃齊元邀請,參加他主持的智門(SmartGate)節目訪談,黃總裁談到對台灣電子業三十年來的觀察,剛好明年就是我跑新聞的第三十年,我提到,三十年來,台灣電子業的成就確實很高,光是半導體產值就高達四兆元以上,占國內GDP的二成,電子業更成為台灣最主要的產業,經濟從傳產轉型至電子業,這是非常了不起且很不容易的成就。

但是我也提醒,台灣這樣的成就,還是有一些小缺憾,例如台灣重製造與代工,少設計與品牌,需要靠拉長工時及辛苦工作的操勞,但如果我們去檢討教育、法規或資本市場等,也可以發現,我們塑造的環境,教育的人才,以及法規與資本市場的選擇,就是很一致性地朝這個方向去走,最後適合發展的就是工程產業,但科學產業就很自然被排除在外,這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結果。

想要改變,就得做調整,不然就只能繼續過原來的日子,那也沒關係,就不要抱怨,也不要再說什麼為何別人做得到,我們做不到之類的話。如果根本就沒有去做改變,如何能做出不同的結果?

如今每個行業都在告別過去,都在往前快速邁進,台灣要不要做改變,這是擺在眼前一個重要問題,也是很關鍵的抉擇。陳士駿的想法,背後就代表一群快速在往新產業前進移動的人,台灣若甘於維持現狀,不趕快調整,世界是不會等你的。

很難得的,如今機會降臨台灣,這真的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但我們有沒有好好把握住呢?大家常說,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此刻我們該問的是,台灣真的準備好了嗎?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