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半導體得天下!美急聯手台灣佈局,成全球電子業對戰焦點

文章目錄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曾說過一句名言,在電動車產業,未來將是「得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得天下」,這句話說得相當好;若把格局拉大到整個電子業,應該就會變成「得半導體者得天下」,而且這個機會絕大部分會落到台灣電子產業身上。我的理由與觀察,可以分成以下3個重點,分別敘述如下。

各國企業強化布局,半導體成決勝關鍵

先看看最近全球半導體業重要大事,美中對抗依舊,半導體仍是美方出手卡關中國的重頭戲。此外,美歐日韓中等大國不斷加碼投資半導體,最新進度則是美日攜手合作開發2奈米以下晶片,希望擺脫目前受制於台積電、三星的局面。另外購併案持續進行的美國半導體業界,最新的合併案是邁凌收購台灣慧榮,合併後可望躋身全球IC設計業前10強。

這些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大事,都透露半導體的影響力愈來愈大,並且升高至國家戰略與競爭的層次。因為所有電子產品最關鍵核心就是裡面的晶片,不管是心臟也好,大腦也好,只要企業有能力發展出功能強大的晶片,就可以讓系統運作效率大幅提升,變成各個專業領域的贏家。
因此,過去大家常說的系統整合晶片(SoC,System on Chip),其實現在已經真正發生了。所謂的SoC,簡單來講就是系統功能完全整合到晶片內,更精確的用語則是「晶片即系統」。AI、5G、區塊鏈的最新發展現況為何?訂閱《數位時代》日報  

「晶片即系統」最早期的實證案例,可以用聯發科手機晶片與中國手機品牌合作崛起的過程來說明。早年聯發科把硬體晶片做好後,再加上一個簡單可用的軟體操作介面,中國手機商拿到這些硬軟整合的公版後,只要將機殻組一組就可以快速出貨。這是中國手機席捲全球的濫觴,也是晶片即系統最初的型態。

如今,晶片即系統已經更加進化,有半導體購併王之稱的博通,最近幾年購併對象已不限於IC設計公司,而是軟體業中的IT管理軟體CA與防毒軟體大廠Symantec,最新的計畫則是以610億美元收購雲端計算及虛擬化服務公司VMware。博通的購併轉向,目的是要大力擴展在企業服務網路與基礎設施軟體解決方案,這個作法讓晶片供應商升級為系統解決商,客戶可以一次採購就滿足所有需求。

其次,也因為晶片即系統,半導體威力太過強大,因此網路巨擘從蘋果到亞馬遜、谷歌、臉書,還有中國的阿里巴巴、騰訊及手機品牌大廠OPPO,都開始自行研發設計IC,跳過對英特爾、超微、高通或輝達等供應商,直接找到台積電或聯電代工生產,藉此掌握系統產品發展方向。

系統大廠自己做半導體並下單台灣晶圓代工廠,類似作法早已有跡可循,過去幾年網路大廠建構資料中心時,也是跳過惠普、戴爾等伺服器品牌商,直接下單台灣的廣達及緯穎。 在半導體供應鏈大幅解構的過程中,也創造台灣半導體供應鏈更龐大的商機。

因此,近來許多與晶圓廠合作密切的台灣矽智財(IP)元件廠,或是像聯發科這種產品線很完整的公司,都成為美系大廠直接下單的對象。過去很多台灣IC設計業以經營亞洲或中國市場為主,但如今美國客戶訂單源源不絕,許多CEO過去最常跑中國市場,但現在都把美國市場列為重點發展區域。

美國市場機會看漲,當然與美中對抗脫離不了關係。由於中國是這場制裁遊戲受害的一方,走自己的路並非沒有機會,但要花很長時間。而且中國政府近來對網路電商等產業態度反覆不定,「共同富裕」讓大家身受重傷,網路大廠能否持續投入半導體,仍有諸多不確定因素。未來幾年美國半導體市場的機會,應該比中國市場更占上風。

美國要重振半導體大國地位,不只靠英特爾大力投資半導體製造,大家除了關注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賣力演出外,更應該注意美國在IC設計的大舉投資動作,這是更值得關心的焦點。


從這個角度來看,就可以清楚近來美商邁凌砸重金收購慧榮的目的,也可以看出是這個大浪潮下很自然的結果。當美國市場機會已被認可,邁凌董事會看準股價本益比不高的慧榮,可以補足其產品與技術空缺之處,因此便以高溢價收購,透過美台IC設計業的結盟,未來可以在美國本地市場取得地利之便,但也不放棄發展中國及亞洲市場。

最後,出身半導體產業的鴻海董座劉揚偉,顯然也很清楚半導體的重要性。因此,去年鴻海收購旺宏6吋廠,近來又宣布在馬來西亞建造一座 12 吋晶圓廠,整體鴻海集團的半導體投資已遍及6吋、8吋及12吋廠。在投資電動車的三電系統外,鴻海也加速投資三電系統中要用到的核心半導體,正是因為「得半導體者才能得天下」。

鴻海要在電子業再度取得影響力,半導體會是一大關鍵,如今鴻海已走在對的方向上;但對於很多還未意識或警覺的電子大廠來說,這是一個不能輕忽的戰場,或許幾年後就會變成勝負的關鍵決戰點。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