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如何養出新一批「生技台積電」?

文章目錄

台股面臨大修正,但有政策獎勵的CDMO(委託開發製造服務)生技製藥產業,已成為許多資金搶攻的新市場。除了郭台銘、松翰(5471)科技董座陳賢哲等富豪加碼投資台康、北極星,原生技製藥業的保瑞、永昕、東曜、泰福及聯亞生技集團等更加速投入,另外許多小型公司如霖揚、祥翊等也已鴨子划水布局多時,隨著今年「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修法後,CDMO將被納入生技新藥條例獎勵範圍,預料在生技製藥產業中,CDMO將是最有可能培養出「生技台積電」的新領域。

先談CDMO的業務範圍。目前國內搶攻CDMO製藥的企業,大多是聚焦大分子生物藥領域,因為這個市場重磅大藥專利已陸續到期,CDMO的商機最大。不過,國內也有CDMO藥廠以小分子化學藥為主要產品,近年來透過國際併購快速擴張的保瑞,就是小分子藥CDMO的代表。

至於生物藥CDMO之所以備受矚目,是因為製程及量產相對複雜,難度又高,資本支出金額也大,動輒生產線投資額都以十億元單位起跳,與半導體晶圓廠類似。因此,當CDMO產業進入軍備競賽時,自然需要向台灣累積最多財富的電子及金融業求救,也吸引多位首富企業投入。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右一)積極投入CDMO,圖為他出席台大癌醫質子治療中心主要零件...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右一)積極投入CDMO,圖為他出席台大癌醫質子治療中心主要零件迴旋加速器吊裝典禮,與台大校長管中閔(左二)等人一起出席。 報系資料照

例如,入股台康50億元的台灣首富郭台銘,如今目標是緊追去年營收已達6億美元的三星生物製劑(SAMSUNG BIOLOGICS)公司,此外台新金控董座吳東亮已結盟保瑞董座盛保熙,雙方合資30億元成立健康基金,繼續擴展併購版圖。

此外,向來低調的松翰科技董座陳賢哲,2019年就已投資北極星30億元,讓這家不斷燒錢的新藥公司免於倒閉危機,在陳賢哲及正文董座陳鴻文等電子大咖的加持下,原本是新藥公司的北極星,如今加速轉型做CDMO。

陳賢哲是視訊軟體Zoom最早期股東,持股近一成左右,去年Zoom市值最高達1600億美元,陳賢哲手中持股價值超過新台幣4000億元,富比士最新公布台灣首富郭台銘身價是1900億元,顯然陳賢哲身價有過之而無不及。

至於另一家由晟德集團支持的老牌公司永昕,近年來也積極轉型至CDMO。晟德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生技工業銀行,目前已有四家轉投資公司市值介於到250億至650億元之間,每年可以創造20億元現金流收入。在極度燒錢的CDMO產業,永昕也算是擁有富爸爸一族。

晟德集團旗下還有另一家東曜藥業,公司在香港掛牌、廠房則以大陸蘇州為主。東曜藥業原本專注於創新型腫瘤藥物及療法,是集單株抗體和ADC藥物於一體的平台,但近來也積極拓展CDMO/CMO業務,與永昕一樣取得晟德集團的財務支援。

此外,國內投入新冠疫苗開發的聯亞生技,早在2013年也獨立出聯合生物製藥(聯生藥)公司,聯生藥是聯亞生技原本的單株抗體藥品事業群,在累積多年蛋白質藥品的開發經驗後,如今也將開展第二項事業,全力衝刺CDMO服務。

不過,憑良心講,台灣生技製藥CDMO廠目前其實落後很多,必需在中韓等大企業後面苦苦追趕,與台灣「護國群山」半導體產業領先中韓情況大不相同。

因為,早在幾年前,大陸及南韓CDMO廠就已看準趨勢並大舉投資,而且投入的規模都是台廠的數十倍至百倍,例如三星去年8月宣布投資第四座廠,投資額高達新台幣470億元(1.74兆韓元),一座廠的總產能就達 62 萬公升,預計到2022年總產能將比現今再提升 7 成。

另外,大陸的藥明康德一年半前切割獨立出兩家公司,一家是做生物藥的藥明生物,二是做小分子藥的合全藥業,分別成為大陸產業界的領頭半,規模及接單量都比台灣大好幾個層級。台灣CDMO廠即使有首富出手挹注,但要比砸錢的氣魄,台灣顯然是遠遠落後。

以目前在香港掛牌的藥明生物為例,最新市值高達港幣4357億元,去年營收是人民幣56億元,淨利為人民幣16.9億元,對比台灣目前最大的台康,去年營收是新台幣10.7億元,最新市值大約新台幣400億元,確實有很大落差。

但是不管差距有多大,就像當年台積電也是從落後追趕,最後在眾家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砸錢只是最基本的條件而已,未來CDMO廠要出類拔萃,專業能力與策略聚焦是更重要的條件。

兩年前,台經院發表國內生技產業投資觀察報時,曾把喜康、台康及霖揚列為三家最值得關注的CDMO企業,不過,才短短時間,三家公司已各有不同發展,其中台康快速成長並獲郭台銘入股,但喜康則因涉及與羅氏子公司基因泰克(Genentech)員工洩密案,雙方進行和解後元氣大傷,也在台灣下興櫃,如今已改名伊甸生醫重新出發。

至於另一家值得關注的新秀霖揚生技,成立於2015年,董事長兼總經理徐展平是展旺生技(目前已改名松瑞藥)創辦人,經營團隊來自各大藥廠,目前有22位博士及80位碩士。霖揚聚焦發展生物製劑及注射藥物CDMO,因此不論技術與廠房等投資,也都是鎖定各種類型針劑所需的前後段無菌製程,成為霖揚的特色。

霖揚生技的董事長徐展平 林宏文/提供
霖揚生技的董事長徐展平 林宏文/提供

例如,以目前在全球普遍施打的新冠疫苗為例,霖揚預估未來每人每年都要打兩針,因此未來三年,全球每年甚至可達上百億針的需求,這些新冠疫苗無論是滅活病毒、重組蛋白或mRNA製程,最終都需要在通過PIC/S GMP認證的針劑廠進行無菌充填,加上原本就存在的各式注射針劑用量,未來藥品對針劑產能及合規品質等需求將非常巨大。

霖揚在過去幾年內已陸續完成產品與GMP產線研發投資與取證,預計在今年內將再取得四至六張注射針劑藥證,並開始與國際藥廠談判授權獨家供銷,以授權談判到客戶取證時間約12至18個月來估算,預計一年半後就會有訂單陸續湧入,這是霖揚設定的CDMO差異化競爭策略。

此外,原旭富董事長吳永連,也另起爐灶創立祥翊。祥翊成立於2005年,初期以開發505(b)2新藥為目標,主要為改善頭頸癌病患對放療及化療的副作用,2011年起,公司開始開發口服及針劑學名藥,並整合原料藥之研發能量,2019年工廠設施成功通過FDA及TFDA審查合格,如今除了發展505(b)2新藥、利基型注射針劑、控制釋放及特殊劑型學名藥等,亦開始提供CDMO/CMO的服務。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