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科技引領半導體未來?三角度談台灣此刻的投資不足

文章目錄

鴻海12日舉辦台灣量子科技論壇,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中右)出席致詞,受訪時表示明年...
鴻海12日舉辦台灣量子科技論壇,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中右)出席致詞,受訪時表示明年上半年的業績,一定比今年上半年好,這是肯定的。

上周六(12日)參加鴻海(2317)公司舉辦的台灣首次量子科技論壇,一整天六個場次的演講與討論,對我來說是一個密集的補課與學習,也帶來不小的震撼,因為這項許多人都還搞不懂的新科技,可能在五年內衝擊到台灣的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也讓我對台灣科技產業政策有一些思考,藉此專欄與大家分享。

量子電腦(Quantum computer)由於擁有高速運算的優勢,被視為是「下一個世代的運算工具」,比傳統的數位電腦更加強大,因此從中國大陸、美國、歐洲到亞洲等先進大國,以及IBM、英特爾、Google、微軟等企業都紛紛投入研發資源。截至今年9月,全球投入研發量子運算的金額已高達219億美元。

對台灣來說,發展量子運算科技還有更重要的一層意義。一方面這個新科技會衝擊現有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若台灣在量子科技落後了,未來在電子產業的領先優勢不再,那麼對台灣的產業發展、經濟成長甚至國際地位,都會造成難以估算的損失。

此外,量子科技的發展也需要現有半導體技術的協助,例如以目前半導體系統整合晶片(SOI)及封裝技術,可以用來解決量子科技的功耗問題,另外台灣若能大力發展低溫半導體技術,就能解決量子電腦大型化的難題,台灣在電子設計及整合能力上,又足以進軍量子室溫讀控(read-out/control)設備產業,這些都是量子科技發展很重要的基礎。

也就是說,量子電腦雖是新科技,但仍需依附在現有數位電腦架構下,若台灣在量子電腦領域有更多投資與進展,一方面能延續現有資通訊及半導體的領先優勢,也能進一步發展奈米、矽基、三五族、二維、光學等先進材料領域,開啟下一個兆元產業,更可以吸引全世界發展量子科技的企業都與台灣密切合作,這是對台灣產業參與國際聯盟的大加分。

不過,在論壇討論中,也有人提醒,由於量子電腦目前穩定性仍不足,需要在負273攝氏溫度中才能運作,迄今打造這種環境條件仍有困難,中長期來看,量子電腦或許只能跟傳統電腦並存運作,不見得有取代的效應。

對於量子電腦產業的發展速度,台大物理系訪問研究學者林育中則提醒,半年前,產業界對量子電腦何時商業化的樂觀答案是五至十年以後,但最近幾個月,由於多項技術開始飛速進展,這個看法已經改變,預計時間已拉近為五年。「如果有相當部份的公司宣稱五年內將商業量產,企業應該要立即轉成備戰狀態,台灣若現在不進入,未來可能連代工的機會也沒有了!」

台灣能不能追得上量子研發?

因此,如果產業發展速度變快了,台灣到底能不能追得上?科技部日前宣布攜手中研院、經濟部等成立台灣量子國家隊,預計五年投資80億元於量子科技研發,但量子電腦硬體的研究與發展所需資金龐大,即使這個金額都不足以打造一座量子運算中樞,更何況這80億元也不完全是新資金,而是把一些舊計畫整合起來計算。

其次, 過去台灣產業界很少在科技發展的初期就投入研究,通常都要等到產業成形時才跳進去,因此只能在產業成熟時賺取微薄利潤,因此如何鼓勵企業投入先期開發,並延續日後的領先優勢,也成為政府重要的任務。

在論壇的六個分組報告結論中,就多次提到台灣應該要有國家層級的產業政策,讓產業發展及人才培育都能同步進行,政府把量子電腦列入重要國家發展方向,目標並非要「超中趕美」,事實上也不可能,但為的是爭取更多國際參與權,為現有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尋找下一個發展機會,才能避免未來被淘汰的命運。

另外,量子電腦這個新產業,對於過去台灣以零件及代工業務為主的產業型態,也有重要的轉型升級效果。由於量子電腦是屬於平台及系統的層次,涵蓋的新科技相當多,台灣若能在這個新產業中取得次系統及次平台的影響力,對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會有明顯的幫助。

因此,為了鼓勵先期投資,政府擬定投資抵減的政策很有必要。過去台灣幾乎已把各種租稅抵減都拿掉,但是這個政策恐怕需要大加檢討。對於已成規模的產業,政府不設投資抵減是對的,但對於一項悠關台灣電子產業未來的新科技,不僅投資金額很大,需要承擔的風險也相當高,以租稅減免來鼓勵資金進入有其必要性。

論壇做出這個結論,我認為對於此刻的台灣其實相當重要。今年台灣電子業表現特別好,但這樣的領先優勢能夠持續多久,事實上大有疑問,對於下個世代的科技,台灣勢必要從更早期就投入,政府與其投入5+2產業,更應該對五年後可能衝擊到主流產業的量子科技投入更多關注。但是,我相信以目前政府預算的運用,五年80億元的資金已經不太可能再增加,而且台灣政府也真的很難有能力管到五年後的事,因此以政策及租稅獎勵民間資金投入,這是政府最責無旁貸的優先工作。

在此次論壇中,大江生醫董事長林詠翔也來參與,他同時也發表大江轉投資光騰新藥的計畫。他強調,過去大江是以開發各種新原料的專利,創造無法被複製的商業模式,也成為台灣生技業的高獲利代表,未來要再延伸到新藥領域,並以量子電腦做為更大規模生醫研究的方法。

林詠翔說,光騰新藥預計五年投入十億元,他在心裡面已做好要燒錢的準備,「哪個呆子會忍受這樣燒錢投資?那個呆子就是大江!」不過因為大江生醫獲利很高,去年營收95.6億元,稅前盈餘是24.05億元,他說,其實一年少賺1、2億元,沒什麼差別,但對企業來說,每一個領先都只是暫時的,只有往下一步走,才能持續領先。

林詠翔強調,他是抱著學習的心情,目的是來這個論壇找人才及找案子,並很快地與同台演講的台大、交大教授談好要合作。他說,橫跨不同領域的挑戰最大,以量子電腦做出生醫領域的大應用,這是他最想接受的挑戰,也是台灣各行各業應該嘗試努力的方向。

一場量子電腦的論壇,除了點出台灣科技產業發展的方向,也突顯了台灣產業政策的不足之處。這種能夠引發更多政策討論的論壇,實在應該多辦幾場,我在現場遇到許多業界大老,許多人現在無法出國,能夠貢獻的時間也多了,讓更多人來關心及思考台灣產業的未來,這應該是此刻最值得民間及政府好好努力的一件事了。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