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說明藏有後路?華為訂單可以放心接?從3大面向評估台積電到美國設廠的機會和挑戰

文章目錄

新聞稿說明藏有後路?華為訂單可以放心接?從3大面向評估台積電到美國設廠的機會和挑戰

傳聞多時的台積電美國投資案今(15)日終於確認,這個位於亞歷桑那州120億美元晶圓廠的投資案,將是未來十年台積電最具指標性的投資大案。至於能否成功並發揮策略功效,可以從戰略、財務及營運等三個面向來評估。

首先,每一個投資案都有其目的,明眼人都知道,從美國將中國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並且限制美國半導體業者出貨,最新的出招是打算將技術含量從25%降到10%,各種動作都劍指中國,並且對許多與華為有生意往來的半導體企業大受影響,尤其是華為占營收已達14%的台積電來說,更是一大威脅。

對美國有交待 可以放心承接華為訂單

因此,在戰略風險上,台積電透過美國亞歷桑那州的投資案,就近生產機密性晶片,對美國有一個清楚的交待,也形成在美中兩國都有重大投資的態勢,台積電不單壓一邊,也不偏向誰,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其實,台積電的技術與服務原本就是所有半導體大廠不可或缺的,但政治干擾因素無法避免,台積電透過這個投資案,給11月要競選連任的美國總統川普一份大禮,換取未來台積電可以放心接單華為海思,這是升級美中戰略主軸並降低政治風險的重要布局。

至於財務風險也不算太高。120億美元看起來很多,但台積電如今已是規模夠大的企業,120億美元的投資分攤到9年計算,每年大約投資13億美元,只有今年台積電資本支出150至160億美元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而且,美國廠目前預計2024年才進入量產營運,時間上已經拉長,即使不幸賠錢的話,因為規模不大,對台積電來說也可以控制在一定範圍。

況且,這一次是美國力促台積電赴美投資,聯邦政府及地方政府一定會給不少補貼,讓營運成本降低,這個部分台積電一定有好好算過,維持不賠錢應該是最起碼的要求。

本業現金流入充沛 台積電不怕投資失利

從財務結構來看,台積電目前財務體質強健,正是兵強馬壯、現金充沛的時候。一個小小的美國晶圓廠,不會是台積電太大的負擔。

以2019年的財報為例,台積電資產總額為2.26兆元,股本2593億元,其中負債比例只有28.4%,另外現金及約當現金有4554億元,若加計短投、應收帳款和存貨等達8226億元。更重要的是,每年創造的現金流不斷增加,過去三年(從2017年至2019年)營運產生的現金扣掉投資流出的現金後,自由現金流分別大約在2500億元、2600億元、1600億元。

這種超強的財務結構,難怪國內有知名會計師說,台積電即使不向銀行借錢也可以活得很好,就算兩年都沒有收入,還可以連績兩年配出一股10元的股息。

不過在營運風險上,台積電亞歷桑那廠就需要承受一些考驗了,這也是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接下來的重要任務。

人才和供應鏈如何建立 未來最大挑戰

美國一流人才不會投入晶圓製造,即使英特爾這種一流大公司,優秀人才都去做產品設計,沒人想待在工廠。像台積電有不少工程師願意擔任天黑出門、天亮回家的「夜鶯部隊」,分三班進行研發及製程接力,美國人若看到這種應徵條件,大概馬上就翻臉走人。要在美國找到適合廠房營運的人才,將是魏哲家的大挑戰。

此外,美國雖然不乏大型晶圓製造廠,但產業聚落分散,相關產業鏈支援不足,屆時台積電供應鏈如設備、材料、建廠等企業也都必須去支援,但2萬片的規模真的不大,以兩岸及亞洲供應鏈為主的台積電供應鏈廠商,平常搭飛機都在3個小時內就可以到達,但飛美國要15個小時,到底是去或不去,恐怕會有一番掙扎。

不過,話說回來,因為營運規模不大,只要把風險控制在一定比例內,傷不到台積電的根本。

而且,美國廠的營運也不會完全沒有加分,例如可以就近服務美國客戶,很可能過去不願下到台灣的訂單可以增加;另外,美國一直有不少創新型企業,亞歷桑那廠也許可以做為台積電擴展新技術領域的觸角。

喧擾多時的台積電美國投資案,如今終於塵埃落定,很有趣的是,台積電在新聞稿上的說明是,台積電「有意」在美國興建及營運一座先進晶圓廠,英文則是用intention這個字,而不是「決定」或「確定」這種更明確的字眼。台積電很少發這種模糊字眼的新聞稿,這到底代表什麼意思,顯然接下來還有繼續關注的空間。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