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電整合 醫生、工程師都該有的新思惟

文章目錄

最近我訪問馬偕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劉天仁,我們談到台灣在完成口罩地圖的社會創新後,還推出一個避免醫生採檢病人時被感染的「防疫屏風」創新。此外我們也談到台灣在醫電(Bio-ICT)整合上最常犯的錯誤,以及醫生與工程師應該有那些新思惟。我覺得這些討論中有不少智慧彩蛋,很值得與《CIO IT經理人》的讀者分享。

劉天仁畢業於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後擔任耳鼻喉科醫生。2010年,他到矽谷參加為期一年的「台灣-史丹福醫療器材產品設計之人才培訓計畫」,這個經歷讓他眼界大開,見證矽谷蓬勃發展的生技創業潮,也讓他走向有別於傳統醫生開業的斜槓人生。

回台灣後,劉天仁成為交大EMBA助理教授,與朱博湧教授一起開設生醫創新科技相關課程,後來也在北醫開設相關課程,專注生醫創業與人才培養等工作。2018年,他與陳聖雄一起創辦「醫乘智慧」公司,展開他在醫生、教授、創業等領域的多重嚐試。

因為跨領域的歷練,讓劉天仁對生醫創新與設計(Biodesign)有深刻體會,也讓他在今年新冠疫情爆發後,促成一項可以避免醫生採檢病人時被交叉感染的「移動式防疫屏風」,這也是台灣繼口罩地圖的社會創新後,另一個生醫創新的指標案例。

所謂的「社會創新」,是指當社會遇到突然發生的事件,沒有機構可以負責處理,但靠著社會大眾集結力量一起解決。今年防疫初期台灣民眾買不到口罩,口罩地圖便在眾人協助下完成,讓民眾可以迅速取得口罩相關資訊,立即解決問題。

今年(2020)二月,劉天仁在社群媒體上,看見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曾毓淇醫師,提出戶外採檢防護屏障的構想草圖,希望徵求有需求的醫療同業合資及委託廠商製作。劉天仁當時一想,他的北醫同學張華倫醫師,是中部做醫療屏風明昌國際董事長張庭維的姐姐,於是經介紹後,很快地明昌國際就派出有經驗的研發團隊聯絡曾毓淇,並於一周內完成原型製作,後來又找到中部童綜合醫院加入,從臨床需求提出修正意見並實地驗證。

於是,在多方密切合作下,這個防疫屏風在短短14天內就開發出來,但是產品開發出來後,要如何快速讓醫院採用是更大的問題。劉天仁詢問下發現很多醫院沒有採購預算,於是他請朱博湧教授協助,想到這個創新可以透過捐贈,給第一線醫生額外的保護,於是主動聯絡新光鋼鐵董事長粟明德進行捐贈,但由於當時全台灣各地醫院都有類似需求,於是又找到前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協助,說服政府疫情管理中心同意接受捐助。

於是,從二月初到三月中旬,一個防疫屏風的構想從無到有,35天內就送進全台灣210多個衛生所、醫院及機場,讓醫生可以放心地採檢病人,而且每次採檢只需要換手套,大量減少醫療資源浪費,再度成就一個快速回應社會需求的創新實例。

大家可以想像,在全世界爆發新冠肺炎期間,有多少醫院陷入醫療崩潰的情境,對醫療資源的需求來得又急又快,若一個產品要重新開模製作根本就緩不濟急,而且除了技術與產品外,更困難的是要解決公私立醫院及政府機關的採購問題,台灣可以迅速動員集結各種資源完成這些創新事務,是相當可貴可喜的現象。此外,相較於國外出現許多民眾開車採檢的作法,醫療人員雖隔著車窗進行採檢,但只換手套而未更換防護服,台灣透過防疫屏風的保障,顯然更能大幅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與劉天仁的訪談中,他也分享台灣在尋求醫電整合創新時,醫生與工程師常出現的思惟盲點,相當具有啟發性,也在此與大家分享。

自己就是醫生的劉天仁說,醫生不太會提問題,但很習慣講答案,他們會跟工程師說,你們就把產品做成什麼樣子,例如器械不好用,就把什麼改一下,或有線很麻煩,就改成無線的。

醫生會如此反應,是因為覺得自己很了解,而且醫生一向很權威,不容許被挑戰。是不是一定要改成無線,有時候說不定改一下使用角度,問題就解決了。

至於工程人員的盲點,則是很喜歡用新技術,或是套用自己正在研發中的科技,例如有工程師想用最新的AR、VR技術開發醫療產品,看起來好像很炫,但有實際需要嗎?解決問題不一定要用最新技術,醫生其實也不太喜歡用複雜的東西,重點是要能解決問題。

劉天仁就舉例,美國曾將軍艦改用最新技術去操控,但後來發現一點都不實用,又全部改回傳統的作法-「理解使用者需求是什麼」,往往才是改革成功的關鍵。

因此,解決一個生醫的問題,往往會牽涉到病人、醫院採購、健保以及醫療製造等各種環節,因此在醫電整合時代中,醫師與工程師若能接受更好的BioDesign教育,願意更開放去思考問題,事情就能更順利解決。對於台灣正在興起中的醫電創新風潮來說,這些建議顯然非常值得大家深思檢討。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