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咖能用雲端翻轉遊戲市場嗎?

文章目錄

今年以來,病毒疫情造成百業蕭條,但宅經濟中最受惠的遊戲產業,包括任天堂Switch主機大缺貨、《健身環大冒險》及《動物森友會》的遊戲熱銷,加上索尼、微軟都將在下半年發表次世代遊戲機PS5及Xbox Series X,不斷推陳出新的遊戲產業,永遠有讓大家驚豔不已的新鮮創意。


不過,在關心遊戲產業各種新動態時,一股醞釀多時的風潮正逐步形成,那就是雲端遊戲(Cloud Gaming)的崛起。包括Google、亞馬遜、微軟等大咖,從2019年起宣布進軍雲端遊戲市場,此外,中華電信為了5G服務開台,也宣布與法商雲端遊戲平台Gamestream合作,提供搭載4K解析度的雲端遊戲服務。

雲端遊戲將對全球遊戲產業生態帶來哪些改變?是很值得討論的議題。

讓Google、亞馬遜、微軟擠破頭的遊戲經濟革命

「雲端遊戲」的意思,是把遊戲內容放在雲端上,消費者不必買個別遊戲軟體或主機,透過相對簡單的設備,就可以玩到各式各樣的遊戲。就像是消費者以串流(streaming)方式,在不同裝置的網飛(Netflix)平台上看各種電影,是很類似的道理。

其實,遊戲玩家的消費模式,一直都隨著大環境變動而改變。例如早期消費者買遊戲光碟片,但如今大部分變成數位下載,未來也可能像影音一樣,遊戲市場接受串流方式來遊玩,產業生態的改變,一樣會對玩家帶來新調整。

但一定有人會有疑問,過去線上遊戲不是已經發展很久了嗎?雲端遊戲和線上遊戲有什麼不同?其實,受限於網路傳輸的速度與穩定度,目前純粹在線上遊玩的遊戲(如網頁遊戲)通常比較簡單,如果要達到高畫質、高品質及高速度等要求,玩家仍須安裝相當肥大的基礎程式,相當吃重硬體需求。但是在全球進入高頻寬、低延遲的5G時代後,網路頻寬與效率大幅改善,讓雲端遊戲的願景更加明確,也形成重量級大咖紛紛搶進的現象。

回顧歷史,網路崛起明顯改變世界,透過各種平台如Spotify、YouTube、Netflix、Facebook等,人們閱聽文字、圖片、音樂及影片的模式改變了。如今,網路力量更將滲透到遊戲業,這些網路大廠的企圖會成功嗎?我認為,至少有兩個角度值得關注。

克服兩大難題,是市場勝出關鍵

首先,在整個遊戲產業生態鏈中,最核心且最有價值的,當然是遊戲內容(content)業者。那些推出許多當紅遊戲內容的品牌工作室,絕不會輕易讓自家遊戲放到Google、亞馬遜或微軟的雲端平台上,就像早期網飛推出線上影視(OTT)平台時,一樣很難取得電影內容業者的支持。

不讓遊戲搬到雲端,除了考量聲光效果、畫面品質、互動性等遊戲體驗可能打折以外,更重要的,這是一個涉及龐大產值與利潤的大事業,開發商當然不希望自家遊戲和其他遊戲一同打包到雲端遊戲平台,並以「每月299元」玩到飽的模式被消費掉;對比目前套裝軟體多單獨販售的模式,這將造成利潤與營收大幅壓縮的重大衝擊。

因此,設想未來雲端遊戲產業生態鏈中,有平台商(如Google、亞馬遜及微軟)、遊戲內容商(如任天堂、索尼)及電信業者(如中華電信、韓國ST電訊),誰會是談判力最強的一方?答案當然是內容商。

觀察雲端平台發展歷程,內容商一直是決定成敗的力量,除非平台強大到讓人無法拒絕,否則內容商多希望維持舊有商業模式。

其次,更關鍵的是能否解決跨平台難題?許多涉及遊戲本身不易克服的技術障礙與特性,將是雲端遊戲平台最大的發展瓶頸。

其實就本質而言,音樂、電影與遊戲非常不同的是,前兩者都是穩定的靜態內容,每個人觀賞的章節段落內容都是一樣的;但是,遊戲的進行卻經常因人而異,從一開始選擇的角色、關卡、武器就已不同,更別說操作上的差異。該如何即時、高速且沒有延遲地運算這些內容,對雲端資料中心的運作來說,是難度高、負荷量大的任務。

目前許多影音服務平台,主要採用伺服器快取(cache server)技術,當消費者要存取常用內容時,就透過離使用者最近的雲端資料中心,傳輸裝置中。可是,玩家遊玩、選角相當隨機,無法事先預測並早一步儲存好,這種隨時在變的動態內容,讓數據中心負荷大,也讓雲端遊戲變得更加困難重重。

此外,許多競技遊戲需要即時快速的雙向互動,對網路延遲更是挑剔。例如看影片時,遇到網路不佳或延遲,還可以待讀取完後接下去看;但是玩遊戲在槍林彈雨中訊號不好,卡了幾秒鐘,你很可能已經被敵人宰了,或被同伴痛罵、想踢掉你這個豬隊友。

因此,在前述兩大因素限制下,雲端遊戲要形成大趨勢前,恐有不小障礙需要克服,提供最佳遊戲體驗的,才是最終贏家。

5G為雲端遊戲的技術問題帶來一線曙光,不過除遊戲技術與體驗的障礙外,更重要的是,能否為龐大的遊戲開發事業帶來全新商機?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