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面板業能否走出新局?

文章目錄

近來夏普會長兼社長戴正吳說,夏普持續評估相關事業的子公司化,其中包含半導體、面板及相機模組等事業,預計在2020至2021年度分拆旗下面板事業,初期夏普持股還會在5成以上。

戴正吳還強調,子公司化就可以接受外部投資,並且規模更壯大,未來也不排除讓這些子公司掛牌上市。「若自己沒辦法養,可以請國家、請大家朋友一起養。子公司化也是找策略夥伴、合作的最好方式」。

夏普分拆面板業務,台日結盟一拚全球市占

夏普的液晶面板業務,2018年度營收介於65億至74億美元間,約占集團整體營收3成左右。雖然面板事業營收不小,但以全球面板業過度競爭的現況來看,此事業對夏普來說恐怕是負債大於資產。而分拆目的除了不要讓面板成為拖累母公司的包袱外,事業獨立發展、自負盈虧,專業經理人也可以放手一搏,或許還能從外部取得更多資源,改善企業體質。

在夏普傳出分拆面板事業訊息後,巧合的是,日媒更報導夏普正與美商蘋果公司談判,有意共同收購日本顯示器公司(JDI)的白山廠,戴正吳也透露,「若能成功收購,白山廠的液晶面板業務也將進行分拆。」此外,夏普更宣布,將以92.4億日圓取得NEC Display Solutions 66%股權,將這家原屬NEC的子公司納歸旗下。來源:侯俊偉攝種種跡象顯示,郭台銘整合日本高階技術之餘,同時也展現了掃蕩對手的決心,不僅左打三星,右手也不忘對付中國面板廠。


觀察過去許多企業分拆的例子,不論拆出來的,是前景看好或前途黯淡的部門,基本邏輯理念都是 「要分才會拚、要合才會贏」,與其讓部門同仁在集團中吃大鍋飯,不如獨立出去,說不定可以拚出一條生路。

聚焦夏普已經透露出來的訊息,或許可以臆測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的企圖。夏普將藉著分拆,把日本先進面板技術全部整合起來,然後結合鴻海旗下群創、深超等面板事業,還有集團在中國大陸的製造實力,以台、日結盟的模式,與韓商、中國廠商一拚高下。

透過整合日本優異的面板技術,鴻海集團可以進一步提供美商蘋果公司關鍵的面板零組件,擺脫原本只是低階組裝代工的角色。

另一方面,鴻海更是對侵權的面板廠商予以痛擊,例如近來夏普就在美國針對咸陽彩虹光電、台資冠捷、美國電視大廠Vizio等,控告其侵害12項液晶顯示的相關專利;群創也兩度控告中國廠商惠科侵犯大尺寸面板專利。

種種跡象顯示,郭台銘整合日本高階技術之餘,同時也展現了掃蕩對手的決心,不僅左打三星,右手也不忘對付中國面板廠。

跳脫「慘業」,MIT面板廠另尋出路

從產業大勢來看,面板近十幾年來的慘況,其實已不用再強調。

早期日本、南韓、台灣大量投資,如今則是中國大陸接棒演出,產能供過於求的現象一直沒有改善,加上需求面不像半導體應用可以變化多端與持續成長,導致面板產業發展明顯陷入困境。

現在,中國持續瘋狂投資十代線等大尺寸面板廠房,日本企業早就陸續撤退,僅剩日本顯示器及夏普苦撐,韓商更是早早宣布不再投資LCD,朝OLED、QLED等高階市場發展,至於台商也是放緩投資腳步,以求度過這段不景氣的煎熬。

以友達、群創、彩晶、凌巨等台灣「兩大兩小」面板廠來分析,在經歷2008年金融海嘯重創後,各家公司都不再投資新世代廠房,以過去折舊完畢的廠房做生產,靠著降低資本支出,持續還債,讓各公司在2012年至2018年的六年間維持獲利。

不過,去年中國廠商產能開出,當局又大力補貼,導致友達、群創再出現虧損,反倒朝向利基市場發展的彩晶、凌巨小有獲利。

因此,近來友達、群創也努力塑造自己的發展特色,例如友達收購凌華近兩成股權,從工業電腦應用著手,另外也買下專門做金融推播系統的公司JohnRyan,希望與客戶建立更深的聯盟關係。至於群創則朝向自動化與產業一條龍的整合切入,發揮鴻海集團在組裝生產的優勢與特色。

此外,為了打造「台灣製造」的優勢,友達、群創也先後加碼投資台灣,其中友達啟動401億元、為期3年的投資計畫,群創也在去年通過701億元台商回台投資案,以因應美中貿易戰及轉單效應。

回顧過往的資訊產業史,一直都是快速的變遷與無情的淘汰。面板又是集各種不利於台灣競爭的大成,包括不斷有對手瘋狂投入,產能過剩問題一直無法解決;同時新世代技術投資金額愈墊愈高,韓商、中國廠商又都擁有面板零組件與品牌的雙重優勢,台商一直無法在產業價值鏈中占到優勢。

如今,友達、群創等業者仍將面對嚴峻的考驗,至於鴻海及夏普能否讓台日聯盟整併出一條新路,都很值得繼續追蹤觀察。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