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電子業出現幾個重大新聞,包括緯創、可成分別將蘋果iPhone訂單連同組裝廠及金屬機殼廠賣給大陸立訊及藍思,此外緯創及和碩也分別入股立訊,一時之間紅色供應鏈帶來劇烈衝擊又成為話題,更多人開始檢討台灣資訊電子業的轉型成效。
其實,大陸企業不斷追趕超車,至少已持續十餘年,只是因為動作愈來愈大,對台商產生的衝擊更為直接。同樣的,台灣也有不少電子大廠早就開始轉型與改造,只是轉型不容易,生醫產業界常說的「十年磨一劍」,在電子業也經常看到。
在我採訪許多電子業的經驗中,發現很多公司確實很早就開始轉型,不管是往新材料(如半導體、化學、光學)、新產業領域(如汽車、醫療)、關鍵零組件,或朝著原產業中的高階或利基市場發展,各種轉型都至少要花十年時間才能看到成效。
在眾多轉型故事中,我發現「醫電整合」的趨勢最明顯,許多公司積極研發適用於各種醫療用途的儀器設備,並已小有成績。
例如,工業電腦的龍頭研華開發出可以做影像判讀的AI紅外線偵測儀,以此降低過去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識別和確認各種警報。電子五哥之一緯創資通投資外骨骼機器人,成功開發全世界最輕量行動機器人輔具,以提供年長者、傷病患者復健、運動傷害復原,並且讓巴金森氏症及僵直性脊椎患者可以站起來。
另外,IC設計大廠瑞昱以藍牙及智能紅外線等設計,讓負壓病房可以隨時偵測到病人的各種症狀及訊號,國內另一家IC設計公司晶相光,為基因定序大廠Illumina提供檢測晶片,協助簡化基因定序流程,並讓原本需要數萬美元的基因定序成本快速降到幾千美元。
此外,在資料數據與雲端經濟下,鴻海、廣達、緯穎等在全球雲端運算伺服器的占有率超過四成,在疫情肆虐與零接觸經濟下,台灣有機會透過結合資通訊(ICT)、AI及生醫產業,建構通往遠距醫療、精準醫療及大健康產業等目標的全新產業平台。
上述成功代表台灣有機會在全球醫電整合趨勢中扮演關鍵;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台灣需要更多成功案例,才可在這個最需要安全穩定及信賴的醫療產業中,建立台灣更清晰的醫電整合形象。
其實,從電子轉型至醫療的企業中,有一個最好的範例就是「荷商飛利浦」。飛利浦早年投資面板及半導體,與韓商LG合資成立 LG-Philips,並且是台積電1987年創立時的大股東,當年飛利浦的監視器也是全球領先品牌,並在台灣設立很大的營運基地。
不過,2000年起,飛利浦就發現亞洲資訊電子產業快速崛起,於是決定從這些產業退出,包括賣掉 LG-Philips 股份,更在2007年、2008年陸續出清16.2%的台積電持股,收回新台幣2500億元資金,做為轉進醫療產業的基礎。
飛利浦加速轉型,保留了原本小家電事業,並把照明事業獨立出去,至於醫療部門則是透過不斷併購及改組,整併成現在三個核心部門,分別是診斷與治療業務、互聯關護及醫療信息化業務、健康生活業務,在全球醫療產業建立一流的品牌知名度。
當然,若飛利浦當年沒有賣掉台積電,以最初最高持股27.5%及台積電現在市值新台幣11兆元來算,飛利浦持股總值三兆元以上,而對照目前飛利浦市值不到400億歐元來算,台積電持股價值可以達飛利浦的兩倍以上。
不過,投資這種事是說不得準的,沒有人會想到台積電市值可以不斷創高,飛利浦在2008年出清台積電股票時也已賺了300倍。飛利浦的成功轉型給台灣最重大的啟發,就是--「企業要在資源還很充分的時候做轉型,處份具價值的資產,可以做為轉型時源源不絕的柴火與動能。」
如今,台灣面臨陸企的挑戰,與當年飛利浦相當類似,緯創、可成,將大陸廠房賣給立訊及藍思,一樣是在為轉型做準備,不在低階市場與對手搶單,而是要找到更困難或沒人做的市場,開拓新商機。
其實,醫療產業的機會很大,有很多未知領域值得開發,很多市場至今也都沒有人做。台灣資通訊產業若能結合人工智慧,並應用到台灣進步的醫療服務及診斷,拓展全球市場的潛力相當大,就像當年因為台灣的投入,讓個人電腦可以便宜到每個人都用得起,未來高價醫療設備器材一樣會發生類似現象,當然,醫療更重要的是創新,台灣除了讓價格變得更合理,更重要的是創造價值,這條路將會是機會無窮。
在寫這篇文章時,教育部已確認通過陽明、交大將於明年(2021年)二月正式合校,這是台灣邁向醫電整合的重要示範,以交大在資訊電子業的領頭角色,再結合陽明累積多年醫療生技的經驗,台灣兩所頂尖大學的結合,也代表台灣將邁入 Bio-ICT 的新時代,將是台灣產業可以努力追求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