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材產業也能翻轉思惟!

文章目錄

近來美中貿易戰打得如火如茶,台灣夾在兩強之間,到底該如何自處,成為舉國上下最關心的事。最近採訪了剛上櫃的台灣生醫材料公司,聽到一個有違台灣慣性代工思維的「台灣研發、美國代工」觀點,值得深入探究並與讀者分享。

隨著全球化浪潮,美國絕大多數製造業外移已是眾所皆知的事實,然而,美國多年來卻一直保有兩個產業沒有外移,一是國防,二是醫材產業。美國為了維持全球軍事力量的優勢,國防產業不外移,當然毫無疑問。但是在醫療產業中,特別是高階醫療器材產業沒有外移,就特別有意思。

從規模來看,美國一向是生技醫藥產業全球最大市場,也是高階醫材使用量最大的國家,佔了全球近四成市占,而且,高階醫材產品單價高,製造成本在售價中僅佔末端醫院銷售價的一成,這一成的製造還有高達40%以上的毛利,因此,光是環繞在美國最大醫材大廠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周遭方圓100公里內,就有著從原料、成形加工、精密組裝、表面處理到滅菌消毒等完整的醫療器材代工製造供應鏈。

台生材總經理廖俊仁告訴我,他曾與這些專業醫材代工廠主管聊天,他們笑說,美國的醫師或研究人員,有時候中午用餐討論時,在餐巾紙上隨手畫的構想圖,只要交給這一連串完整的產業鏈,就可以一路做出成品,然後送進美國食藥署(FDA)審核後上市。

這些美國本地的醫療製造代工業,往往都是家族企業,而且一做就是三、五十年,很多代工廠的製程都還是以手工為主,了不起只有一些半自動化製程。但因為貼近大廠、市場大且毛利高,醫療產業法規限制又嚴格,遷廠的代價實在太大,這些產業鏈根本沒有外移的壓力與必要性。

因此,從美國醫材產業鏈仍完整保留在美國本土的情況來看,台灣這些年投入發展生醫產業,確實可以有一番全新思惟。過去,台灣電子資通訊產業(ICT)習慣性地扮演製造代工角色,但在生技醫材產業的角色則應該翻轉,甚至有可能做到「台灣研發、美國代工」,這種完全顛覆電子業的作法與境界。

當然,「台灣研發、美國代工」絕不是一個空喊的口號,需要具體可行的辦法。尤其是要如何提升台灣自己的研發實力,讓美國夥伴看見並認同,才可能願意幫忙台灣業者製造代工,也才有機會讓這種台美合作真正達成雙贏目標。

其實,台生材目前投入開發的兩大產品項目,就是具體實踐的案例。廖俊仁告訴我,美國雖然國防與醫療產業沒有外移,但不要忘了,他們其他產業都早已外移,這些外移產業在中國還沒改革開放前,台灣就曾完整凝聚這些歐美外移的民生工業,多年前台灣曾有世界工廠的稱號,時至今日,台灣還保有這些從鍋碗瓢盆民生工業、再到精密半導體等美國已經沒有的製造業,在經歷產業西進外移到中國的篩選下,台灣留下來的都是各個製造工藝精湛的隱形冠軍。

因此,台生材善用台灣這些獨步全球的隱形冠軍,第一個開發出獨步全球的產品「泡沫式人工腦膜」,就是利用台灣世界第一的二氧化碳充填技術,以及台灣五金工業中的不鏽鋼瓶深抽技術。至於台生材第二個開發針對「腦中風取血栓」的鎳鈦導絲產品,就是在台灣設計研發,並充分利用台灣半導體業最強的晶圓切割技術,突破關鍵元件製程後,再送到美國進行後續加工及組裝,利用美國完整的醫療代工鏈生產製造,未來將直接切入美國市場銷售。

廖俊仁說,由於美國代工廠規模很大,台灣在這一方面的製造成本不見得比他們便宜,而且要建立這種完整產業鏈往往曠日費時,更何況產品的絕大價值集中在微笑曲線的研發與銷售兩端,台灣好不容易能抓住關鍵的研發一端,沒道理再回去做製造代工。

從台生材的案例中可以發現,台灣面對全球化競爭,企業的經營思維不能一成不變,更不能劃地自限,要針對不同產業供應鏈進行分析,挖掘台灣的優勢所在,過去台灣瞧不起鐵皮屋中的夕陽產業,但那些鍋碗瓢盆五金工業製造技術一旦被充分利用,並整合到美國高階醫療器材產業所欠缺的環節,就有可能開發出美國都做不來、並且獨步全球的創新產品,更有機會實現台灣過去連作夢都想不到的「台灣研發,美國代工」。

台灣在這一輪的創新創業中,一直喊著要發現獨角獸,然而未來能成為獨角獸的公司,絕對要有更創新的作法與思惟,要做到挖掘自身優勢並洞悉切入產業價值鏈的公司,才能成為引領風騷的獨角獸。從台灣生醫材料公司的故事,我們看到他們從思維及作法都能大膽創新,也讓他們成為台灣生醫獨角獸的絕佳候選人!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