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大立光都對車用鏡頭市場大喊「不玩了」 其他台廠競爭者就有機會?

文章目錄

連大立光都對車用鏡頭市場大喊「不玩了」 其他台廠競爭者就有機會?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照片:今周刊)

股王大立光今天(7/17)傳出要退出布局逾五年的車用鏡頭市場,並已通知汽車鏡頭客戶,現有機種生產完後就不再供貨,包括特斯拉(Tesla)下單也遭「婉謝」。大立光將集中資源衝刺手機鏡頭,至於近年積極切入車用領域的亞光、佳凌、今國光,由於少了大立光這個勁敵,股價開盤都以大漲回應。

觀察大立光為何放棄車用鏡頭,其實最關鍵原因是車用鏡頭數量少,規格變化大,加上汽車市場認證時間長、而且鏡頭規格也不如手機鏡頭高,這對企業經營來說,是很難獲利的生意。

比較手機與汽車兩大市場在光學鏡頭的用量,去年手機全球銷售量是16億支,但汽車銷售量只有9117萬輛,而且手機不僅每支至少配備一個鏡頭,甚至大部分都採取兩個以上的多鏡頭設計。

至於汽車原來號稱一台可以配備8個鏡頭,但問題是,並非所有汽車都將鏡頭列為標準配備,況且每家汽車設計都不一樣,少量多樣的情況,非常不利供應商量產。

以今年 iPhone 相機的升級為例,首先最大的利多就是多鏡頭,三款手機主鏡頭各配備 3、3、2 顆,相對 2018 年的 iPhone 平均多一顆鏡頭,3 鏡頭規格仍是廣角、超廣角、長焦鏡頭的主流規格。

而前鏡頭規格也將從 4P(4片塑膠鏡片)升級到 5P,帶動產品平均單價(ASP)向上拉升。也就是說,手機鏡頭不僅量增也價漲,這是為什麼大立光要全力固守這塊市場的主因。

此外,從鏡頭設計來看,智慧手機鏡頭不斷追求規格提升,如今一線手機品牌不僅高階旗艦機都搭載三鏡頭,而且一顆鏡頭都達4,000萬畫素。

此外,大立光目前鏡頭片數的設計,最高可以達7P,目前更導入8P之中,在畫素及片數都不斷升級下,高階鏡頭的利潤相當好,而大立光目前又已壟斷高階鏡頭市場,當然要全力固椿才對。

車用鏡頭市場「水深火熱」

各家業者看不出明顯成效

至於對比車用鏡頭的設計,不僅畫素要求不高,而且大部分是以全玻璃(G)或玻璃加塑膠鏡片(G+P)的混合鏡頭設計,因為多加了玻璃鏡頭,價格拉高,但獲利卻一定下滑,難怪大立光在產能有限下,只能忍痛割愛。

因此,龍頭大立光不做的市場,代表這個市場並不好做,不僅困難度高,利潤也很差。當其他競爭者很開心市場少了大勁敵,但車用鏡頭「水深火熱」的挑戰依然存在,新進業者不必見獵心喜就一股腦跳進去,至於觀察原本已在車用市場耕耘的廠商,也可以發現大部分企業的經營成效都還未顯現。

以耕耘車用鏡頭最久的佳凌為例,目前車用鏡頭占公司營收一成,但近5年業績表現都不好,每股稅後純益(EPS)都徘徊在小賠小賺之間,今年前6月營收還比去年少了19%,顯然車用鏡頭這個磨人的產業,佳凌都尚在努力適應。

此外,像今國光近幾年也都沒什麼獲利,今年上半年營收也比去年少了2%,成績單很難說服投資人。至於近年來獲利出現成長的亞光,算是表現比較好的公司。

但是亞光去年來自車用鏡頭營收占比只有5.8%,大部分獲利並非來自車用市場。由於亞光目前已是特斯拉鏡頭供應商,未來大立光退出後,亞光獲得的轉單效應推估會最具體的。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