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好用 微小化蘊藏大商機

文章目錄

文/林宏文   2018年6月

(作者林宏文為財經節目與論壇主持人,長期關注產業發展、投資趨勢與國家競爭力等議題。) 

最近採訪了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創業團隊,他們只有六個人,但開發出全世界最小的掌上型雷射雕刻機 Cubiio,去年在募資平台 Kickstarter上架,35 天就取得 137 萬美元的資金,之後又在一年內完成製造與出貨,在全球七十餘個國家銷售 4500 台,創下台灣新創團隊在募資平台上的募資與出貨新記錄。

Cubio 上型雷射雕刻機,是一個 5 公分見方,重量為 150 克的小方塊,透過 App 控制,幾秒鐘內就能把各式圖案雕刻到不同的硬體材質上。這個團隊成員包括交大機械系教授洪紹剛,以及三位機械系所博士、碩士畢業生葉人瑜、陳正龍及林敬婷,並網羅幾位美術設計與行銷團隊。Cubiio所有研發、製造過程都在台灣,歷經多次改版後,才成功把過去傳統上要一公尺長的大型雕刻機台,濃縮到一個 5 公分見方的小方塊中。

Cubiio是一個以微小化創造大商機的具體案例,也是台灣突破產業困境,一個深具啟發性的創新故事。微小化不僅要克服許多技術上的挑戰,在材料、元件及散熱都需要有大突破,加上結合了台灣最強的製造業能量,讓研發與製造能夠合作無間,實現創業家的夢想。

在變化快速的資通訊產業中,每個時代或許會流行不同的商品,但無論怎麼變,都與「微小化」密不可分。例如從個人電腦到筆電,當電腦輕薄化到可以隨身攜帶,PC 產業又延續十幾年的榮景。行動電話的發展也很類似,從比桌機更大的大哥大,演變到功能手機、智慧手機,規格愈做愈小,又創造了一個龐大的產業鏈。台灣最早在智慧手機大放異彩的宏達電,當年創業團隊出身迪吉多大溪廠,由於全心投入微小化技術,才能在蘋果 iPhone 推出前,就領先打造智慧手機霸業。

至於台灣最引以為傲的半導體業,仔細想想背後成功的邏輯,一樣是不斷地讓製程微縮,也就是每十八個月IC就增加一倍電晶體的摩爾定律,推動電子業持續前進,讓世界徹底數位化。未來台灣要在人工智慧時代扮演更關鍵角色,半導體的微小化一樣是不可或缺的基礎。

五月中,一則新聞吸引我的注意。全球半導體設備龍頭廠荷商艾司摩爾(ASML),在歷經二十多年研發後,終於成功推出大幅縮小晶片體積的極紫外光(EUV)設備,首批出貨有 12 台,而且每台要價約1.45億美元。極紫外光設備是台積電、三星等大廠宣布進入七奈米、五奈米或三奈米等先進技術量產時,不可或缺的微型化設備。

有趣的是,艾司摩爾的EUV先進設備,體積卻龐大如巴士,需動用 3 架波音 747,才能順利運送到客戶手中。這也意味著,未來ASML除了搶設備商機外,如何讓本身的設備也跟著微小化,恐怕是這家半導體設備龍頭最可以努力改善與創造的商機。

我相信,未來微小化創造大商機,將會在更多領域發生,其中,健康醫療設備與器材的微小化,將是台灣產業轉型中一個很重要的發展機會。

過去幾年,全世界銷售最好的醫材設備,就是讓開刀傷口縮小的達文西微創手術,推出這項產品的美國Intuitive Surgical公司,股價從二千年不到七美元,漲到最近的450美元以上。台灣電子製造業近幾年陷入成長瓶頸,也有不少公司轉型投入醫材產業,其中不少就是將電子產品做小做便宜的能力,應用到傳統醫療設備上,做到更輕薄短小、簡單好用,例如移動式超音波機、X光機、心電儀、眼底照相機、眼壓量測儀等,都是如此。

將醫材設備微小化,其實最重要是做到更簡單好用,讓使用者可以輕易就上手。傳統醫療設備重視品質,設計上比較笨重,只給專業醫護人員使用,但如今個人醫療崛起,若能做到簡單好用且行動化,不僅醫護人員可以走入社區,個人保健的空間也加大了,試想,台灣每年有8.5萬人需要洗腎,每周要洗腎三次,花掉健保370億元,未來若可以改在家裡自己操作洗腎機台,會為病患及社會創造多少福祉?

醫材市場的商機龐大,但每個市場分項可能都不大,需要聚焦且持續投入,但目前願意深耕市場的人並不多,也提供想要產業升級的企業一個投資方向。當然,醫療設備器材必需做到高精確度,且需符合醫療法規,挑戰更大,時間更長,企業必需做好心理準備。

未來,還有那些產業可以微小化?我相信,各行各業都有微小化的需求,例如電視機太笨重,不能帶著走,如今可彎曲的面板技術已經突破,未來電視螢幕說不定就可以折起來帶著走。另外現在已有折疊式腳踏車,未來能否有折疊式汽車,像變形金剛縮放自如,似乎也是極具想像空間的商機。

如果更天馬行空一點,若能把人類變小,是否有商機?像電影「蟻人」或「縮小人生」,人縮小後其實會帶來很多好處,例如大幅降低資源消耗,減輕地球負擔。過去許多電影場景都預告了下世代的科技趨勢,說不定這種商機,幾十年後就會出現呢!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