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成功方程式 用 AI 解決難題

文章目錄

文/林宏文      2017年11月

(作者林宏文為財經節目與論壇主持人,長期關注產業發展、投資趨勢與國家競爭力等議題。)

最近訪問了一位年輕創業家,諦諾科技(Adenovo)創辦人劉晉良,聽完他的創業故事,讓我非常驚喜,原來台灣年輕一代,正在用人工智慧(AI)開創一番產業的新局。

劉晉良今年三十三歲,出生於台灣,後來到美國念書,畢業時遇到 2008 年金融海嘯,找不到工作,後來聽了來自俄羅斯的同學建議,乾脆到陌生的俄羅斯創業,同時也申請國際關係研究所繼續念書。我問他,「俄文好像很難,你是如何學的?」他開玩笑說,「多交幾位俄羅斯女朋友,就學會了。」

劉晉良去俄羅斯時,正值油價 120 美元的高峰,景氣一片大好,當時有企業想投資類似 Uber 的服務,決定買五萬台車並雇用五萬名司機,為了管理旗下司機,每台車都要加裝衛星定位系統(GPS)。劉晉良心想,這些產品幾乎都是台灣做的,於是就回故鄉找尋代工廠,很快就完成任務。

第一次面試,要找五萬名司機,結果來了二十幾萬人應徵,把老闆嚇壞了,於是又找到劉晉良開發一套軟體系統,可以快速篩選應徵者,於是他找了幾位專精軟體技術的朋友開發,發展出一套完整的軟體管理系統,讓車行老闆可以放心讓司機把車開走。

劉晉良第一次創業才花了四年,就成為俄羅斯、東歐地區汽車電子產品通路商的龍頭,由於實在太成功,最後被俄羅斯國營事業收編,用很不錯的價錢賣掉,賺進人生第一大桶金。之後他到世界各地旅行,有一次搭計程車和一位來自索馬利亞的司機聊天,發現他是很照顧家人的好爸爸,但為了車貸,每天都要心驚膽顫地活在高利貸的風險中。於是他開始問,為什麼銀行不願意幫助這些努力的人?

劉晉良研究的結果,發現銀行根本無力解決這種問題,因為銀行沒有很好的評估科技,而且車貸比房貸複雜,很多銀行不願意做這種業務,於是,他再度興起創業念頭,回台灣找到很強的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的科技團隊,於 2014 年創辦諦諾。

諦諾初期鎖定俄羅斯與台灣的車貸市場,協助銀行與車商做快速度的篩選,只要輸進簡單參數,就能精確評估客戶,讓壞帳率明顯降低。諦諾鎖定目前成長最快的金融科技(Fintech)創業,去年營收就衝到七百萬美元,增長速度驚人,也取得阿里巴巴及中經合等創投的投資,是國內有機會成為獨角獸(Unicorn,指市值達十億美元)的新創企業之一。

劉晉良的故事,讓我感受最強烈的,就是台灣企業的成功方程式,其實一直沒有變。過去我們常說,老一輩創業家拿著一只皮箱就可以闖天下,把世界各地的訂單拿回台灣做,從早期的雨傘、聖誕燈、球鞋,到後來的電腦、半導體、光學鏡頭等,如今,諦諾這群年輕人也是如此,一樣是提著皮箱,把遠在俄羅斯解決不了的問題帶回台灣,用台灣的AI與大數據技術,為他們解決問題。

這些延續台灣創業精神的年輕人,若要說與上一輩有什麼差別,基本上就是過去台灣做的大部分是硬體,但如今台灣可以提供更高附加價值的軟體。諦諾技術團隊來自中研院、零售業、衛星定位等領域,技術長曾玠郡是國內知名人工智慧專家,曾創辦未來事件交易所。

此外,從諦諾的故事,也讓我對台灣如何發展AI有新的體會。李開復曾說,台灣不適合發展 AI,但這樣的說法太武斷,台灣或許無法在大資本與大數據投資與美、中兩國拼搏,但 AI 應用何其多,只要找到一個被大家忽略的市場,集中全力發展,台灣仍然大有可為。

當然,只有我一個人這麼認為並不夠,台灣也不能只有一、兩個諦諾,要有更多創業家投入,才能創造AI的群聚效應。而且,對於大環境的變化及別國的進步,台灣應該有深刻的危機感,並且抱著欣賞與學習的態度,才能跟上AI的大潮流。

例如,最近很流行的話題是,AI將取代很多工作機會,這一點我絕對不懷疑,就像我在媒體這一行,如今寫稿機器人都已是現在進行式,騰訊兩年前就讓機器人寫一則大陸 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新聞,引經據點內容扎實,而且一分鐘就寫好上傳。這個寫稿機器人一天產生 2500 篇新聞,品質速度都比最厲害的記者還強大百倍、千倍。看到這則新聞,不禁讓我這種號稱老鳥記者的人都嚇出一身冷汗,趕緊想辦法讓自己升級,才不至於被 AI 取代。

AI 既然無可避免,也勢必帶來鉅大改變,台灣真的應該好好想想,到底我們要在未來 AI 世界扮演什麼角色。不過,我可以很確定地說,若「需求」與「技術」是兩隻腳的話,台灣很有幸的,過去在資通訊(ICT)累積的能量與人才都很強,技術這隻腳已站穩,至於在需求部分,則仍需發揮傳統台灣人的創業家精神,要有更多像劉晉良這樣的人,即使到冰天雪地的俄羅斯,也要把世界各地的商機帶回來,這應該就是台灣最穩當的成功方程式了。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