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度財經風雲人物 聯發科蔡明介

文章目錄

撰文:林宏文、賴筱凡

從三年前的谷底翻身,蔡明介這次用全新的聯發科品牌,來告訴大家,聯發科回來了!從山寨走向品牌,從中國走向世界,這次,蔡明介直接挑戰成為全球 IC 設計龍頭。

十二月的屏東,空氣中仍透著溫暖的陽光,靜謐的小鎮不見喧囂,偶有轟隆轟隆的舊型野狼摩托車急駛而過,寬敞的廣場中,一間土地公廟巧然地立於其中,不說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出資興建這間土地公廟的人,正是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

穿著一身輕便,蔡明介的二哥蔡明顯笑容可鞠地前來迎接,穿梭在蔡家老厝,蔡明顯滿是驕傲地介紹著,「這張是我們四兄弟跟我爸爸的合照,還有這個是他去年得最佳執行長時,我從雜誌上剪報下來的。」

指著牆上的老照片,其實蔡明顯已經年逾八十,身子依舊健朗,談起蔡明介,以弟弟為榮的興奮之情全在話裡。七個兄弟姊妹裡頭,蔡明介家中排行老么,蔡明介對於蔡明顯一直有著「兄長如父」的情感,只要出國前後都會給蔡明顯打電話,就擔心二哥突然要找他。

蔡明介不是台灣科技業的新面孔,聯發科成立十七年來,我們認識的總是那個被貼上「山寨機之父」、勤奮低調的蔡明介,但鮮少人知道,其實蔡明介出身於屏東南州的望族,老家地名叫做「七塊厝」,以當年七大望族為名,而蔡明介家族便是其一。

書香世家長大
「臭頭」比較會讀書,雄中保送台大

說起蔡明介,其實當地的居民多半都知悉,出身書香世家的他,父親是小學老師,兄弟姊妹多半也往教職發展。蔡明顯都分享了一段童年軼聞,「那時候有個算命師,剛好看到蔡明介和他三哥玩在一家,就指著蔡明介說,以後這個弟弟會飛黃騰達。那時,蔡明仁(三哥)就很不服氣,覺得他長的比較帥,算命師居然說臭頭的蔡明介會飛黃騰達。」

事後諸葛來看這段歷史,蔡明介成了蔡家兄弟唯一沒有步上杏壇的人,卻因為聯發科而開創了他的半導體人生。當年,時任總統府資政李國鼎與行政院長孫運璿推動發展台灣半導體產業,蔡明介的爸爸從報紙讀到這則新聞,一通電話就打到正在美國念書的蔡明介。

「那時候,他博士班學費都繳了,可是我爸爸就跟他說:『如果錯過了這班船,想搭也搭不到了。』硬是把蔡明介叫回台灣來。」蔡明顯說,父親的這段談話讓他印像相當深刻,「因為家裡已經出了這麼多個老師、校長,就算蔡明介在美國念完博班,回來也是謀教職,不缺他這個老師了。」

儘管這段往事,在蔡明介聽來不置可否,但蔡明介的台大電機系同學、也是聯電前執行長的胡國強就直言,「那個年代台灣還沒有電子業,父母親普遍要求小孩進公家機關工作,那時我們班上有三個人畢業後就通過高考,一個是我、另一個是李德財(現任中興大學校長),第三個就是蔡明介。」如果當時蔡明介沒有捨棄公職、投入產業,可能就沒有今天的聯發科。

從山寨走向品牌
從中國,走到全世界舞台

之所以這麼說,不是沒有道理,今年聯發科首度被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選為年度全球百大創新企業之一,蔡明介甚至再度被《哈佛商業評論》選為「全球百大傑出執行長」,不僅是台灣唯一入榜的企業領導人,排名也從去年的八十三名,躍升到二十一名,就連聯發科的市值也重新回到七千九百億元的水準。

這兩年來,聯發科最大的轉變,無非就是決定走向品牌。企業識別最重要的 logo,也換上亮眼的金色,有別於過去相對生冷的藍色,還找來瑞典籍的行銷長操刀,建立起五人的企業品牌小組,為聯發科畫出走向世界舞台的品牌藍圖,蔡明介自己也首度站上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的舞台,挑起大樑發表重要的趨勢演講。

從山寨走向品牌,並非易事,蔡明介卻在短短一年內,成功替聯發科創造新氣象,就連聯發科總經理謝清江都打了八十分的高標。看在一名熟識多年的友人眼中,他這麼說:「蔡明介最成功之處,就是他一直很聚焦。」

二○○○年聯發科剛切入手機晶片市場時,那時全球手機晶片龍頭廠是德州儀器,聯發科以小蝦米挑戰大鯨魚,沒人相信他會成功。可是,聯發科的手機晶片卻以較傳統的 0.16 微米製程就做到,直接打敗德州儀器的九○奈米晶片,這在胡國強看來,「顯示出聯發科的設計很用心,成本競爭力強,才能用較低階的製程打贏對手。」最後甚至讓德儀黯然退出手機晶片市場。

蔡明介的友人不諱言,「其實早在○四年,聯發科手機晶片才剛起步,蔡明介就曾透露,他已經想通了,未來不會再分心到別家公司,手機晶片是很大也很難的市場,只要把聯發科做好,就會耗盡他大部分的心力了。」於是,蔡明介毅然地淡出其他聯電轉投資 IC 設計公司,就為了專注在聯發科的業務上。

這些年,聯發科的手機晶片發展在○九年達到最高峰,靠著「整合解決方案(turnkey)」的概念,從基頻晶片、多媒體晶片、藍芽晶片統統整合到一個晶片上,即便只是三流的白牌手機,只要能買到聯發科的手機晶片,就能組裝出一支智慧型手機。可是,從 2G 手機移動到智慧型手機時,聯發科又陷入了低谷。

蔡明介就曾對外說過,聯發科的每個布局至少都要三至五年才能發酵,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其實是在資本市場的預期和耐心。一○年,一場聯發科與高通的 3G 晶片殺價戰,又再將聯發科推向谷底去。「我們變得太過競爭導向,太專注於短期競爭,相對忽略了未來的趨勢。」蔡明介說。

重新整軍後,蔡明介為聯發科打出品牌、走出中國、擴張「非手機」等策略,與蔡明介深交三十年的交通大學前校長吳重雨便指出,「蔡明介無論在公司發展的任何一個階段,都在思考下一個布局,這兩年在手機晶片站穩後,如今想的是物聯網、電信、醫療及汽車電子。」這些市場成長空間大,但都要長時間耕耘。

一位親近蔡明介的朋友說,「老蔡最成功之處,是他個人慾望不多,也很少打球,每天早上就是去散散步,每次出去吃飯,點菜也點得剛剛好,不會點太多。」聚焦資源、全心全意,就是蔡明介能夠帶領團隊對付強大的敵人重要武器。

這也難怪,即便蔡明介靠著聯發科攢下四百億元身價,他與太太李翠馨依舊住在當年聯電分配的宿舍裡,沒有身穿華服、名牌在手,始終選擇做最低調的自己。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