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跨足抗衰老研究 台灣資訊業能夠學習嗎?

文章目錄

文 / 林宏文

最近 Google 公司宣佈成立一家名為 Calico 的新公司,CEO 將由身兼蘋果和 Genentech 公司董事長的阿特列文森(Art Levinson)擔任,並與 Google 保持獨立運營,專注於因衰老而帶來的各種問題,包括危及生命的疾病、影響精神和身體敏捷性的問題等。

有人說,Google 實在是跨界跨太大了,從搜索到智慧手機平台 Android,再到 Google 眼鏡、無人汽車、氣球互聯網、抗衰老,每個領域都如此不同,已經讓人不知道該如何定義 Google 這家公司了。

不過,Google 不斷跨界探索,眾多轉投資並未影響到本業發展,華爾街沒有責怪 Google 不務正業,因為這些投資沒有減緩公司的獲利成長,也沒有大幅增加支出,反而為 Google 的未來開拓更多的可能性。

其實,在生醫應用領域中,Google 早就有投資經驗了,例如 2008 年就曾推出個人病歷紀錄服務 Google Health,也曾投資布林太太創辦的 23andMe 的生物技術公司,如今跨界到更困難的抗衰老研究,Google 的企圖心確實不小。

看到 Google 做這些嚐試,我一方面佩服 Google 這兩位創辦人佩吉和布林,可以在本業基礎打好之餘,再去做這麼多創新的嚐試,另一方面,則讓我想到目前台灣許多電子業的處境,幾乎都還在爭扎求生之中,本業已經顧不好,更難花心力做創新投資,兩者企業實力的差距,真的有如天壤之別。

最近與出版《接班人 — 台灣中小企業存亡關鍵》一書的作者李志華先生有深入訪談,李先生曾任明基友達集團策略長及法務長,也擔任過達利投資總經理、大陸斯米克集團副總裁及投資長,目前他退休七年後,重新復出寫書,並擔任以接班培訓業務為主的美國管理協會(AMA)台灣總經理,主因是看到台灣產業發展的困境,很想提出一些觀察與建言,為社會再盡一點力量。

我與李志華先生聊到,台灣資訊產業目前的處境確實很艱難,不僅品牌發展沒有特色,製造業也陷入價格戰,但最慘的是,在產業困在僵局時,產業大老還誰也不服誰,從品牌到製造,都很難進行對話或產業整合,這一點,台灣自行車業也曾面臨類似考驗,但最後卻在品牌廠及供應鏈進行大整合,並籌組 A-Team 完成產業改造,電子業實在應該向傳統產業學習才對。

此外,李先生更關切的是,資訊產業接班不順,也讓接下來的競爭能量大為折損,這種情況不限於中小企業,中大型企業也是如此。

我們同時也談到,兩岸經濟發展一上一下,如今已加速度地反轉易位,不僅薪資差距已拉近甚至突破,造成的現象是台灣白領正一步步消失,而對岸中國的白領階級則快速壯大,這種情況對台灣整體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將產生很不利的影響。這也是為何近來日劇《半澤直樹》如此受歡迎,因為日本與台灣的白領,都一樣過著被剝削的生活。

最近,我在臉書上一直看到許多人轉貼台灣二十年來的薪資變化,如今畢業生進入職場,薪水比十幾年前還要低,想到這裡,就覺得現在的白領實在很辛苦,而這些問題的根源,還是在台灣企業創新能量不足,無法創造更多價值,自然也付不起更高的薪水。

最令人不解的是,我採訪過的許多企業大老,其中當然有兢兢業業聚焦本業的人,但也有不少具份量的大老,積極加入產業公協會,但對產業整合一籌莫展,倒是每次遇到最低工資調漲、電價調漲等事項,都一律抱著反對態度,台灣工資水準那麼低,除了產業結構及商業模式等問題外,大企業一直壓低工資,只想降低經營成本,可能才是最大禍首。

再回到創新的議題上,創新的規模有大有小,在典範移轉如此劇烈下,小創新已不足以改變頹勢。記得 2007 及 2008 年,台灣的華碩與宏碁分別推出小筆電 EeePC 及 Aspire One,當時曾有一位國外分析師評論說,「小筆電完全沒有創新,根本就是個垃圾。」當時業界及國內媒體都很不以為然,但後來,小筆電熱過一陣子後就無以為繼,尤其在平板電腦推出後,更是銷聲匿跡。

短期來看,小筆電也許給企業一、兩年的業績增長,但長線來看,並沒有給 PC 產業帶來多少價值及改變,只能說在 PC 式微的過程中,掀起一個很小的漣漪。創新幅度如果不夠大,在今天面對眾多改變環境生態的歐美日韓等強敵,台灣企業的價值貢獻恐怕還是很有限。

不過,Google 的布局與創新,也不見得是台灣能夠模仿的。Google 能夠投入眾多創新領域的探索,一方面本業實在夠強,另一方面這些轉投資規模還不大,不至於波及本業。更重要的是,Google 切入的每項領域,都是需要長時間耕耘才有結果,尤其是生醫產業,可能十年、二十年才能見真章,我相信這種回報的時間,應該也不是台灣電子業可以忍受的。

根據我的觀察,過去不少台灣企業做到最好的時候,若大膽進行多角化的投資策略時,最後反而都成為一場災難,很少會有好結果。因此,有多少能耐做多少事,聚焦在本業領域,進行更有價值的併購與整合,可能才是台灣企業現在最務實的作法。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