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策略轉型的重要一步 從交大橫跨資通訊與生醫產業的 BioICT 談起

文章目錄

文 / 林宏文

上周末回母校交大參加校慶, 今年交大校慶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那就是 BioICT,也就是要從過去交大最領先的資通訊科技(ICT)產業,轉型進入生醫工程領域,這是交大在台復校五十五年以來,對校務方向及發展做出的關鍵轉折點,也讓交大成為國內能夠橫跨生醫與資通訊兩大產業的唯一大學,對於台灣正醞釀中的產業變革,具有指標性意義,值得在此專欄中討論一下。

 這幾年,我在產業界的第一線採訪,清楚看到台灣電子業目前面臨的困境,但同時也感受到生技醫療產業所展現出來的蓬勃商機,因此,許多電子業都積極轉型,其中生醫產業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

不過,這種轉型其實挑戰很大,因為生醫產業的特性與電子業相當不同,耗時久、認證多、產品生命周期長,與醫材相關的產業,也有不少是量身訂做或小量多樣,與電子業的大量生產也不盡相同。此外,過去這兩個行業的人,不只不對話、不了解,甚至也彼此不信任,要進行兩個產業的融合,絕非簡單之事。

不過,從好的一面來看,台灣在這兩大領域,其實相當具有國際競爭力,尤其是在人才上更顯優勢。多年來,理工與醫學一直是台灣年輕人最嚮往的兩大科系,每年都居大學錄取分數的排行榜前茅,由於長期吸引台灣最優秀人才投入,也造就台灣電子業與醫學水準,均可居世界領先地位。

而且,台灣重視理工與醫科的情況,與很多國家非常不同,在華人世界中也不多見,例如香港、新加坡沒有很強的理工人才、至於中國大陸年輕人則對考醫科興趣缺缺,台灣在這兩大領域累積最多人才及研發能量,也形成產業發展最堅實的基礎。

因此,Bio 與 ICT 的整合儘管困難,但卻是台灣現階段最重要、也最具利基的發展方向。我常想,愈是困難的事情,若能挑戰成功,所創造出來的價值當然就愈高,台灣確實應該為下階段的發展,訂出困難一點的目標,才不致於辛苦建立起來的江山,輕易地就讓競爭者超越。而且,這項艱難任務由最具 ICT 實力的交大帶頭發起,也的確是實至名歸,未來的成績相當令人期待。

其實,交大整合 Bio 與 ICT 的努力早就已經開始,從生醫資訊、生醫材料、生醫器材、生醫科學等四大領域,投入到雲端照護、生醫感測、藥物開發等應用,並著手開發影像、光電、資訊、奈米藥物傳遞、奈米分子藥物等跨領域研究,這些投資都已陸續看到成果。

今年二月中, 交大傑出校友劉文泰教授,歷經二十多年的努力,終於完成電子視網膜的臨床實驗,並獲得美國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的核准,未來在美國將可合法植入人眼,造福因視網膜變性而失明的病患。至於與劉文泰教授一起參與此項研究的交大前校長吳重雨,也將他畢生研究半導體的經驗,投入到視網膜晶片的開發,希望研發出另一種更進步的「新世代視網膜晶片」,希望能讓盲人在看得見之外,還能看得清楚。

為了推動 BioICT 的轉型工作,兩年前交大就邀請陽明大學校長吳妍華來擔任交大校長,吳妍華本人就是生物醫學專家,在陽明校長任內辦學卓著,到交大後更是盡心盡力,轉型難免牽涉到原有方向目標及組織人事等變動,沒有包袱的吳校長意志堅定、大步邁進,成為交大推動 BioICT 的不二人選。

台灣一向不缺乏願景,但最欠缺的是執行願景的堅持與努力,除了吳校長的努力外,BioICT 的計畫更獲得許多交大校友的支持,許多校友出錢出力,連在校學生都自動發起「交傲計畫」,每人捐出五五O元,也讓交大這次的募款,成為集眾人之力的捐獻,有別於以往單靠一個人或一家企業的型態。總計至四月八日為止,已有六一O人捐款,並募得四. 四五億元,預計在交大舊校區蓋一個跨領域生醫工程大樓賢齊館。

此次捐款最多的聯強國際基金會,是由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主導,捐款金額達五千萬元。杜書伍說,他覺得交大這個 BioICT 的想法,最重要的概念就是「老幹新枝」,在原來已發展成形的 ICT 老幹上,再繼續長出生醫 Bio 的新枝,尤其在交大博愛校區推動這個計畫,更讓他這些老交大人有強烈的感受,因為目前 ICT 產業界的重要領導人才,當年就都是從交大舊校區孕育出來的,也讓老幹新枝有一棒一棒傳承下去的意義。

目前擔任交大校友會理事長的蔡豐賜,此次號召許多同屆校友慷慨解囊,他邀請同學們到家裡,一個晚上就募得上億元。蔡豐賜過去投入慈善機構做志工,如今則把精力放在交大的 BioICT 上,他說,以前台灣人捐錢,大部分捐給慈善機構,很少人會捐錢給學校,因為大家都覺得「教育是政府的工作」,可是,許多人把小孩送到哈佛、耶魯等傑出的美國長春藤聯盟,但這些學校辦得那麼好,其實都是靠校友捐錢出力,才能做出傲人的績效。

生活在台灣,我們歷經了兩次政黨輪替,大家心裡都很清楚,台灣的政府已經沒有能力推動什麼改革,所以奉勸大家,就別奢望政府會幫忙做什麼事,以前企業是如此,現在學校也是如此。即使是國立大學,也要自己想辦法籌錢,這次交大的轉型,又再次證明這個令人難堪的事實。

過去二十年,我只要人在台灣,每年校慶都會回學校看看,早期當然是為了採訪,現在則是回去看看熟識多年的學長,並和已逐步邁入中年的老同學聊聊天。許多在科技業奮鬥一輩子的大老們,如今從第一線退下來,難免都要經歷生老病死等苦痛折磨,也讓他們對生醫產業投入更多的關注,不僅想要解決自己的問題,也希望可以造福大眾,這可能也是台灣從電子產業發展到生醫產業,一個順其自然又難以迴避的趨勢吧!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