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宏文
近來,日月光張家在中國房地產經營有成,帶動宏璟建設股價也一飛沖天;不過,若看日月光在半導體事業的投資績效上,雖然號稱是全世界第一大封測集團,但十年來經營績效卻遠不如居第三位的矽品。
日月光集團董事長張虔生日前於重慶表示,由其家族在中國投資設立的鼎固地產,未來不排除回台掛牌上市,甚至與台灣的宏璟建設合併。
在這個消息激勵下,宏璟建設從五月初不到七元,一路上漲到十七元,漲勢相當驚人。
地產投資遍及兩岸
談起日月光家族的投資史,一定要談到家族精神領袖「張媽媽」張姚宏影。張家原籍溫州,早年除在浙江、上海擁有大片地產外,也做過船運、貿易生意。國共內戰後,張家倉卒來台,讓張父意志消沉;張姚宏影則重拾家業從事貿易,一點一滴,打下日月光集團的基礎。
關於父親和母親,張虔生曾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描述,他回憶:「自有記憶以來,父親就是一個不管事的人。」甚至,張虔生小學時曾在作文中寫到「我的父親是個無業遊民」。不過,說到母親,張虔生態度一轉:「她是最早的職業婦女,我們兩兄弟只要有任何問題,都會找媽媽討論。」
借著張媽媽敏銳的商業嗅覺,張家在台灣開始快速發展。首先,感受到台灣經濟步入快速成長期,投資成立宏璟建設,靠著汐止「伯爵山莊」案一炮而紅,挖到了張家的第一桶金,後來再跨足到香港、美國等地房產市場,投資飯店、家具賣場,同時在台灣股市也頗有斬獲,「張媽媽」的名號也不脛而走。
一九八四年,看準台灣半導體產業有發展機會,張虔生決定跨足科技業;當然,這仍得仰賴張媽媽的全力支持,拿出一千萬美元投資日月光半導體,交由張虔生負責。如今,日月光已站穩全球第一大封測集團的地位。
此外,張家對於中國市場的崛起,當然更不會放過;早在九○年代,張洪本就已赴中國投資鼎固地產,目前在北京、上海等五個城市,總投資開發面積已超過一百萬坪,開發金額超過人民幣一千億元。
至於在重慶的日月光中心廣場,位於市區最熱鬧的地段,未來將是這個城市的第一高樓。
「十個溫州人九個商,剩下一個會算帳。」張家善於掌握港中台的各項機會,確實把溫州人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不過,在房地產、股市表現得意的日月光家族,經營半導體封測業時,績效卻不見得很好。
若觀察日月光與矽品過去五年業績,很驚人的事實是,日月光雖號稱是半導體封測產業的龍頭,經營績效卻明顯不如產能規模排第三位的矽品,股價表現也低於矽品甚多。就市值而言,日月光九百億元左右,亦遜於矽品的一千二百億元左右的水準。
以最簡單的每股稅後純益〈EPS〉來看,矽品每年都明顯優於日月光,且幾乎都是倍數領先;同時,矽品五年來都賺錢,但日月光在○五年還出現虧損。至於在毛利部分,兩家公司各有高下,勝負並不明顯。
即使把時間再拉長到十餘年,從一九九八年至二○○八年之間,日月光也僅在一九九九年時,以EPS三.九元領先矽品的一.三四元,其餘年度全部輸給矽品。而在這十餘年間,日月光集團在半導體封測產業的營運規模,一直都是領先矽品的。
投資人可能覺得奇怪,日月光營運規模最大,照理說第一名擁有定價優勢,也擁有採購及成本等降低能力,但實際上財務數字卻不突出,原因何在?
最關鍵的因素,或許還是日月光在轉投資及財務操作上的複雜度。
轉投資複雜 更似聯電
觀察矽品財報,目前只有南茂及全懋兩個較大的轉投資,分別持股一四.五%及一五.九%;另外還有兩個百分之百投資的公司,一個是百慕達控股公司,一個是矽品投資。
但是,若翻開日月光年報的轉投資項目,就多到讓人眼花撩亂。從日月鴻、日月冠、福雷電、宏璟建設、宏錦光等,到環電、集耀通訊、漢驊創投,還有眾多海外的投資項目。
例如日月光在中國封測業及印刷電路板業的多項投資,從上海、昆山到蘇州均有,甚至包括併自威盛電子董事長王雪紅投資的威宇,還有與恩智浦及飛索等國際半導體廠合資的公司。
從財務槓桿來看,日月光與矽品兩家公司去年的資產負債表,日月光總資產達一二三九億元,負債比達四三%,矽品總資產達七二三億元,但負債比只有一七%。兩家公司總資產雖然差了約五百億元,但股東權益其實只差一百億元,主要的區別就在負債相差了四百億元。換句話說,日月光是用較大的財務槓杆操作,來維持較高的總資產。
其實,若以台積電與聯電,當成日月光與矽品的對照組,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台積電規模遙遙領先,轉投資則非常簡單,不像聯電複雜,因此,台積電在獲利能力上明顯領先聯電;至於日月光,雖然是封測業龍頭,但複雜的轉投資關係,反而與聯電較像。
財務操作及轉投資的複雜,某種程度上,似乎也反映著張家一脈相承的溫州商人特色,精明、敏銳,總能試著抓住賺錢機會。只不過,相較於張家在房地產市場的漂亮成績,對於日月光的經營,這個最成功的商人世家恐怕還得多加把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