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韓國和台灣大小眼?文在寅成功以晶片換疫苗 小英總統為何做不到?

文章目錄

南韓總統文在寅日前拜會美國總統拜登,會後宣布南韓將加強在美國投資半導體及電動車電池,莫德納疫苗則在三星生物做後段生產,供應美國以外的市場,另外,美國也支援南韓55萬名軍人完成疫苗接種。

美韓這個合作宣布,看在目前疫情擴散、急需疫苗的台灣人眼裡,應該是一個讓人羡慕至極的合作案。此外,南韓成功以半導體換疫苗,被認為是相當成功的策略,對於聲望持續下滑的文在寅來說,顯然是一個很正面的消息。

不過,日前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之前對外表示,華府並不急於向台灣發送新冠疫苗,因為台灣新冠病毒感染人數仍然相對較低。

雖然今(5/28)日下午已有15萬劑莫德納疫苗將送到台灣,但是,不免有人想問,我們的台積電也宣布去美國投資,但為何台灣換不到疫苗?最早提出以晶片換疫苗的台灣,為何與南韓有差別待遇?

先從南韓與美國此次達成的合作協議,來理解雙方的合作細節。首先,美國同意給55萬南韓軍人施打莫德納疫苗,主要原因是美國在南韓有駐軍。

這群從美國外派至海外的軍人,雖然每個人都打完疫苗,但還是每天要與南韓軍人共同生活、訓練及開會,因此,給南韓軍人施打疫苗,其實出發點是為了保護美國自己人。拜登政府有非常充分的理由說服大家,應該優先給南韓軍人疫苗。

其次,根據莫德納與三星生物兩方簽訂的合約來看,這個合作案是莫德納將新冠疫苗後段生產交給三星,在新聞稿上的原文,寫的是commercial fill-finish duty,所謂的Fill-finish,就是指充填、包裝等疫苗的後段生產流程。

也就是說,在這個合作案中,莫德納研發出來的mRNA疫苗技術,仍完全歸美國莫德納所有,三星生物只做後段充填工作,莫德納將美國生產出來的疫苗原液,空運載到仁川機場,然後在三星生物的工廠做完最後充填包裝,以便未來更快速出貨到亞洲各國。

疫苗的後段生產,在疫苗的開發過程中,屬於技術難度較低的部分,過去這種生意就像承接代工訂單一樣,主要在印度、中國等地生產,而且需要大量資本投資,才能應付龐大的生產規模及產能需求,嚴格來講,這種業務僅屬於CMO(委託生產服務)的層次,還不到CDMO(委託開發與代工),也就是僅有量產(M)、但很少設計(D)的部分。

但是,莫德納此次的mRNA疫苗充填,難度還是比較高,因為相關原料至少超過100種,莫德納必須將數十種生物性原料送到三星,在完全無菌的環境,經過十數道繁瑣的配置調和再現成母液,順序跟工序一點都不能錯誤,否則就會全毀。另外,無菌裝填過程同時也要控制PH與溫度,避免內毒素產生,同時也要符合GMP跟冷鏈運送等,也因為難度高,莫德納才要選擇第一名的三星生物來協助生產。

生技醫療產業布局多年 南韓站穩領先地位

不過,此刻新冠疫情肆虐,三星生物爭取到這個合約,顯然對三星或南韓,仍是很大的加分。

文在寅在22日從華府搭機飛往喬治亞州時,在臉書發文稱,此次會談成果豐碩超出預期,拜登的決定,顯見他對美韓同盟的重視。「美國民眾尚未全部接種疫苗,且向美國要求提供疫苗的國家不少,更有人反對美向韓提供疫苗,疫苗合作夥伴關係後直接支援疫苗,這個宣示是一份驚喜禮物。」

對於文在寅的推文,南韓反對黨當然不這麼看,並且直接地批評,南韓保守派政治人物、大邱廣域市長權泳臻說,「美國只提供55萬名南韓軍人疫苗,南韓就應該感動嗎?文在寅灑了那麼多錢,只換來美國一個紙上承諾。」

根據報導,美韓在雙方的合作案中並沒有提及,莫德納未來要供給南韓國內多少疫苗使用量,目前南韓5200萬人口中,有7.4%的人打過一劑以上,在先進國家中這個比例仍然偏低,南韓政府希望在9月前,達到至少7成人口接種目標,顯然對於爭取各種疫苗還是很積極。

此外,南韓迄今已向全世界採購1.92億劑疫苗,分別為AZ、輝瑞、諾瓦瓦克斯、莫德納以及嬌生。除了嬌生外,其他4支疫苗都已授權在韓國境內生產或即將委託代工。

其實,南韓在生技醫療產業的多年布局,如今確實已站穩CDMO及CMO市場的領先地位,因此,莫德納是第四支由韓國業者受託在韓國境內生產的疫苗。前三支分別是英國的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美國的諾瓦瓦克斯(Novavax)與俄羅斯的衛星V(Sputnik V),前兩者在南韓的合作夥伴是 SK Bioscience(SK生物科學)、後者的合作夥伴是Huons Global公司。

南韓能夠取得全世界這麼多支重量級疫苗的量產訂單,是南韓在生技醫療產業布局多年的結果。以此次的主角三星為例,目前三星主要投資兩家公司,其中三星生物製劑(Samsung Biologics)是做CDMO的代工業務,目前股票已在美國掛牌上市,並且興建四座工廠,預計可囊括全球生物製劑三成市佔,去年營收達新台幣290億元,市值高達1.3兆元。

另一家Samsung Bioepis則是開發生物相似藥,是三星與美國企業合資,目前已有五個生物相似藥產品成功在全球上市,其中還有四個已進入三期臨床階段,去年營收也達新台幣220億元,預料未來也會朝資本市場發展。

台灣投資生技規模太小 難與南韓企業相比

三星一向對看好的產業進行大手筆投資,因此不只在半導體產業是全球領導廠商,在生技製藥的技術投資及龐大產能,都已經有多年的累積,才有本事接下莫德納這個重量級客戶的訂單。

再回到台灣以晶片換疫苗的問題上。台積電在晶圓製造市占全球第一,又是眾多美商大客戶最倚賴的代工廠,照理說,台灣政府應該有相當的籌碼,可以與美方交涉談判,此刻台灣疫情嚴重,能夠拿到救人命的疫苗,當然是愈多愈快愈好,如何善用台灣產業界打下的優勢,這是政府應該向南韓政府學習的課題。

不過,從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南韓在產業的布局上,不管是高科技及生技醫療等,顯然都更為全面及完整,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的投資規模都太小,有首富郭台銘投資的台康生技,營業額及投資規模都難以與南韓企業對比,如果台灣那麼想贏韓國,顯然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努力。

倒是AIT處長酈英傑日前的談話,聽在台灣民眾的耳裡,當然是相當的不中聽,甚至還有些不近人情,難怪柯P市長會說,「萊豬也吃了、軍火也買了,死11個不算多?」

不過,我可以理解大家要疫苗的焦慮心情,但對於台灣自己開發的疫苗,我覺得還是很有必要,因為,新冠疫情很可能持續多年,變成每年都要打的「新常態」,如今要靠別人救急,長期來看,自己絕對有建立本土疫苗的需要。

據我的了解,高端疫苗目前開發中的疫苗,連多位公司董監事都成為臨床實驗的受試者,已率先打過兩劑,如果連內部人都願意親身試驗,顯然是對這個疫苗的功效相當有信心。

之前我曾開玩笑說,台灣等不到疫苗,乾脆台積電停工兩周,看美國這些大客戶會不會很心急?直接去遊說美國政府,請他們趕快派專機把疫苗運到台灣。但是,這終究是玩笑話,台灣何必要用這種苦肉計,才能讓美方認真看待台灣?在這個號稱美台關係歷史上最好的時刻,美方是否應該有更多實際作為,讓台灣這個小老弟更挺他?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