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半導體要再度領導世界 台積電該如何做?

文章目錄

最近看到美國總統拜登推動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方案,其中將投資520億美元於半導體產業,美國這項規模龐大的計畫,對於全球科技產業帶來很大的衝擊與變數,也逼著龍頭台積電(2330)要面對一個全新的競爭環境,值得做一個詳細徹底的分析。

在拜登總統通過的520億美元半導體計畫中,其中 390億美元是補助晶圓廠的投資,另外105億美元為推動國家半導體技術中心、國家先進封裝製造計畫等相關研發計畫。

拜登期望這筆520億美元的注資,可以引發更多民間投資,以1:2的比例拉動1,000億美元以上的資金注入,如此加總起來就有1,500億美元的投資,這個金額大約可以補助7到10座半導體廠,並促成美國在半導體研發及技術的領先地位,成為美國歷來在半導體業最大規模的投資。

根據產業界的預估,390億美元中,很可能有一半會撥給英特爾,至於格芯、台積電、三星等公司則分享剩下的一半。至於研發補助部分,除了上述幾個重要研發計畫外,包括IBM及其他學校、研究機構也會拿到一部分。

在拜登政府的規畫中,半導體晶片是「今日的基礎建設」,中國大陸和其他國家沒在等待,美國也沒理由等待,因此美國要發展半導體業,展現美國實力,並強調美國已準備好再次領導世界。

美國隊長復出 主戰場回歸美國

因此,美中科技戰逐步演進,如今中國投資半導體的大基金不再專美於前,美國也正加速基礎建設,並且重整旗鼓、編出新隊形。當美國隊長再度復出,半導體產業的競賽已經大大不同,其中,最明顯的差異,就是主戰場移到美國本土了。

因此,在這場新戰爭中,如何循著美國政府的政策方向,贏得輿論對台積電的肯定與認同,並在參眾兩院及州政府間,爭取更好的投資條件及補助,這是至為重要的考驗。換句話說,半導體的新戰場,已轉移到與華府有力人士的溝通與遊說,這是與過去台積電熟悉的遊戲規則,完全不同的另一場戰爭。

當戰爭型態改變時,我們也可以看看,台積電以外的其他的對手,目前都在做什麼事。

首先,龍頭英特爾的動作當然最受矚目。英特爾先是找回老將傑辛格回來擔任執行長,他不斷地鼓吹美國要有自己的晶圓製造,不應讓外國公司如台積電、三星左右這個市場,這些說法加深了美國朝野的急迫感,也逼出拜登政府投入520億美元的承諾。同時,英特爾也宣布「IDM 2.0」新戰略,要斥資200億美元蓋新廠,藉此重返晶圓代工市場,傑辛格也成為帶領美國重返榮耀的重要角色。

在傑辛格宣布進軍晶圓代工市場時,特別提到要與IBM合作新處理器及封裝技術,同時長期合作夥伴微軟執行長納德拉也出席助陣,另外還提到要為蘋果、超微、亞馬遜、Google、高通、微軟等公司代工。這些公司都是全世界最頂尖的企業,很多公司市值都在英特爾的數倍甚至十倍以上,也讓英特爾有了努力效法的具體標杆。

其實,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看對手領導人是誰,傑辛格成為近幾年英特爾最強CEO應該已經沒有疑問,這對上任三年的劉德音及魏哲家來說,顯然是一場不好打的硬仗。

此外,美國另一家績效普通、市占下滑的格芯(Global Foundry)公司,最近動作也不少。格芯是目前全球晶圓代工第4大廠,市占率為4%,排在龍頭台積電55%、三星17%及聯電7%之後。

英特爾帶領美國重返榮耀 格芯總部從西岸搬到紐約

格芯執行長Thomas Caulfield早年在IBM服務17年,擔任過微電子事業部副總裁。他在今年初就已宣布,將投資140億美元在美國、新加坡及德國等地擴廠,增加40奈米至14奈米成熟製程的產能,而且釋出股票要上市(IPO)的消息,時間點可能提前至2021年底至2022年初,還透露市值上看300億美元拉抬身價。格芯很清楚,此刻不趕快「撈錢」,可能時機過了就不太容易。

不只如此,格芯還把總部從聖塔克拉拉搬到紐約州,格芯很清楚自己要在新的戰場上打拼,要在離美國政治決策中心最近的地方,爭取更好的條件。而且執行長出身紐約,人不親土親,擁有拉攏政府官員、議員及說客等的各種能耐,還可以與技術合作的老東家IBM更親近。半導體戰場與打法的轉變,從格芯的這些動作,都已是再清楚不過了。

除了美國兩大地頭蛇英特爾及格芯的動作外,也可以注意一下與台積電同為外來者的三星,最近又有什麼動作。

5月21日,南韓總統文在寅帶著南韓眾多企業拜會美國總統拜登,雙方並宣布了一個從半導體、電動車電池到新冠疫苗的跨領域合作案,面對美國世界級的半導體戰略,三星與南韓企業訴求的是把層級拉高到國與國的戰略合作。從產業競爭跨足至政治結盟,顯然三星的經驗也很豐富。

因此,從這些競爭者的動作可以清楚看到,未來要立足於美國半導體產業需要具備那些能耐,也可以看到台積電接下來要面對那些挑戰。至目前為止,台積電確實相當成功,這種領先優勢,短期內也不容易被超越,但是,看看其他對手都有新動作,而且舞得虎虎生風,台積電應該要有什麼新策略?

美國成為未來十年主戰場 台積電投資美國要有新思維

去年底,台積電宣布,亞利桑那州子公司執行長兼總經理,將由企業策略辦公室資深副總經理瑞克.凱希迪(Rick Cassidy)兼任。凱希迪畢業於西點軍校,曾在快捷半導體及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服務,加入台積電已十多年,負責過台積電北美子公司客戶管理及執行長等職,後來被升至總公司任資深副總。

凱希迪的西點軍校背景,在政商界必然有很多人脈,對於台積電爭取研發及建廠補貼必然有大幫助。但是,這樣的安排當然還不夠,因為,台積電終究是外國公司,要在美國市場爭取認同,尤其是晶圓廠集中在亞洲及台灣等地,離美國客戶太遠,這是一個需要花費很多唇舌溝通的任務。

因此,台積電想維持原來的第三方且獨立的晶圓代工角色,當然還是很重要,但是,如果需要選擇當地夥伴一起合資或合作,例如找美國本地資金投資,美國大客戶、政府退休基金、大型私募基金等,這或許不是新竹總部屬意的最佳方案,但可能也是一種入境問俗的選項,台積電恐怕也不能完全不思考。

就像我先前不斷提出的,台積電原本就要走向國際化,不只設廠地點、技術、研發、人才等,也都要到國際市場布局,台灣這個資源有限的小島,已經承載不了台積電龐大的投資。而且很顯然的,美國將是未來十年最重要的市場,如果台積電無法在美國立足,或是無法在美國取得領先,那麼多年盤據的晶圓代工龍頭地位,恐怕要維持也不容易。

為了台灣及台積電好,台積電有必要積極往世界發展,如今美國市場確定成為下一波半導體競賽的主戰場,台積電如何在強國政府及強敵環伺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戰鬥位置,會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劉德音及魏哲家千萬別忽視這個難度極高的大考驗。

其實,大部分的失敗,都是來自自滿,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所以連想都不願意想。就像台灣此次防疫出現破口,還有疫苗沒有預先準備,結果引起社會很大的恐慌,都是因為之前表現很好,因此太有自信,才會誤了大事。

能夠及早看到自己不足之處,趕快進行補強,在不斷修正中找到下一個競爭利基,顯然是台積電接下來最重要的課題。台灣政府與民間也要調整對台積電的看法,當美國宣誓要再度領導全世界半導體產業時,原本領先全世界的台積電,恐怕也要有面對新局面的新思維。這是很重要的一堂課,絕對不能小看。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