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管制快篩 政府做錯了嗎?

文章目錄

苗栗縣竹南鎮京元電子(2449)、超豐電子(2441)、智邦科技等3家科技廠群聚染疫事件持續延燒。科學園區疫情從竹南、苗栗到新竹、桃園等地,都因移工染疫而擴大,引發無法輕忽的電子業斷鏈危機。

桃竹苗是台灣電子業生產重鎮,其中外籍勞工更是生產線的重要成員,如今包括縣市政府及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都已進入協助,希望能夠先行止血,減少群聚感染繼續擴大。不過,外籍移工染疫事件,讓大家對外籍移工長期以來的生活起居及管理等問題浮上檯面。

其實,不只是在竹科工作的外籍移工,目前國內大約有72萬名外籍勞工,這些移工除了在台灣各地的製造業服務外,還有長照中心的照護員、在各種服務業的工作者,以及在很多家庭幫忙照顧長輩及小孩等,若再加上為數不少的地下非法外勞,已成為疫情擴散下無法忽視的重點。

在我採訪多家企業時,有一位主管說,過去新聞經常提到,有台灣的外籍移工回到母國時,被驗出是陽性,因此,他合理懷疑,台灣沒有定期做快篩及PCR,外籍勞工染疫的已經不少,而且,很多來台灣前提供的陰性報告,很可能有些也是造假的。另外,台灣很多的外勞是進入社區照顧中老年人,這也會是防疫的另一個破口。

外籍勞工進入台灣後,一樣是居家隔離14天,並沒有強制使用PCR檢查,因此,一直有人被雇主要求去檢查,馬上就驗出來是陽性,這種狀況在前幾個月是很普遍的發生,也讓大家心中產生疑問,那些沒有去做篩檢的,會不會才是真正感染的源頭?

一般來說,來台灣工作的外籍移工大多年輕力壯,即使感染了症狀也不明顯,或甚至無症狀。政府沒有要求他們去篩檢,非法外勞更不會主動去篩檢,因此,把過去幾天感染的外籍勞工CT值做分析,若出現很高的數字,應該不會太奇怪,也代表他們其實已經感染很久了。

更麻煩的也是,檯面上的人可以管控,但非法的就更難管了,不管是跑掉的非法外籍勞工,甚至是萬華地區的阿公店女侍,這種潛藏的疫情破口,非常值得注意。

外籍移工的管理問題,回到根源,其實是台灣對於快篩及普篩的規範太過嚴格,當疫情進入爆發及快速傳染階段,考驗的是台灣如何更快速地進行快篩、普篩的能力,這一場戰爭才剛開始!

政府嚴格管制民間做快篩、普篩

其實,在5月雙北疫情爆發前,台灣沒有做普篩,但也嚴格規範企業不能自己做快篩,至於一般民眾更不准做,但是近來台灣疫情擴散,指揮中心才同意,企業可以自己做快篩,不用強制報備,但還是規定快篩需要由醫事人員執行,企業不能自己內部人做。

台灣這項規定,在疫情未擴散前,問題還不大,但疫情爆發後,做接觸史疫調已經來不及,也緩不濟急。對比目前世界各國作法,一般民眾就可以在藥局買到快篩試劑,企業也可以自行做快篩,台灣的規範有如緊箍咒綁住大家,顯得極不合理。

目前科學園區幾乎都是產能滿載且全線開工,疫情擴散已讓所有企業都繃緊神經,尤其是有些公司生產線員工較多的,如何確認大家沒有感染,快篩當然是一個最快速的方法,至少可以讓大家安心,願意放心去工作。

要求快篩需要醫事人員來執行,這對大公司來說或許還好,但對小公司來說就是很大負擔,有些小公司只有十幾個人,為了達到分艙分流,每天五個人到公司上班,若能夠讓大家快速測一下,員工工作的士氣及心情一定會比較好。

至於有關快篩出現偽陽性及偽陰性的問題,對企業來說也不會是障礙。例如偽陽性的部分,只要接續進行PCR,隔天就可以確認,該隔離或該治療立即去做,可以快速解決問題。至於偽陰性的情況,只要透過增加快篩次數,就可以避免,也就是說,企業現在已經不會怕麻煩,每天做快篩都可以,但只有快速找到感染源,才能避免繼續擴散甚至全面停工的災難。

台灣過度規範企業及民眾自行做快篩,對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也是一個很大諷刺。事實上,有一位朋友在香港,他在屈臣氏就可以買到快篩試劑,自己回家做快篩,簡單到就像驗孕棒一樣,結果一看,就是來自台灣寶齡富錦(1760)的產品。當時他就對故鄉台灣無法買到自己生產的產品,結果反而在香港買到,覺得實在是有點好笑。

諷刺 Taiwan Can Not Help Ourselves?

因此,在過去台灣疫情還好時,我們一直強調台灣可以幫忙全世界,但如今卻因為台灣自己法規落後與限制,讓民眾無法享受台灣生技產業的成果,去年台灣不斷在世界宣傳「Taiwan Can Help!」,但如今台灣疫情也爆發了,卻無法幫忙到自己,變成「Taiwan Can Not Help Ourselves!」真的是相當諷刺。

圖/取自華儲股份有限公司全球資訊網
圖/取自華儲股份有限公司全球資訊網

歸納上面的想法,外籍移工是一個破口,的確沒有錯,要趕緊補破網,阻斷病毒快速擴散的步伐,但是,另一個更可怕的破口,則是台灣陳年老舊的法規,以及危機爆發時,不知應變及保守管制的心態,這些都是我們應該重新思考調整的。

許多外籍移工來台灣,幫忙我們照顧長輩、孩子,並且在台灣各地的製造業、長照中心、服務業,從事生產與勞動,對於這群朋友,我們要心存感謝,也要好好照顧他們,讓他們免於被感染及重病的風險,至於台灣的法規,則需要我們自己加把勁,才能更快速前進,這是面對這次疫情下,我們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