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最大IPO螞蟻科技 新金融科技(Fintech)行業即將發威

文章目錄

螞蟻科技集團,近來已申請在上海科創板和香港交易所同步上市。 路透
螞蟻科技集團,近來已申請在上海科創板和香港交易所同步上市。 路透

全球最大金融科技(Fintech)業者螞蟻科技集團,近來已申請在上海科創板和香港交易所同步上市,這家由阿里巴巴持股33%的獨角獸,上市估值大約在2000億美元,預計募資300億美元,不僅有機會成為今年全球最大IPO之一,更是中國面對美中兩大國對抗戰時一個極為關鍵的布局指標。

根據螞蟻科技的上市招股書資料,螞蟻2019年全年營收人民幣1206億元(約新台幣5185億元),淨利潤為180.7 億元;今年上半年螞蟻營收725億元,淨利潤219.2億元,成長率達1158.7%,其中數位金融科技服務收入占比超過6成。

再仔細分析螞蟻科技的營收組成,目前主要來自三大數位金融科技業務。第一個是包括花唄、借唄及網商貸等產品的微貸科技平台,上半年營收285.8億元,占總營收約四成,主要是針對個人及小微企業經營者的消費分期付款及信貸業務。

另外第二大業務是餘額寶、債券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公募基金,固定期限類產品,銀行定期存款等的理財科技平台,占營收約15%。第三大業務則是包括壽險、健康險、相互保、財險等的保險科技平台,約占全部營收8%。

從螞蟻科技的業務組成可以看出,螞蟻不再侷限於2011年從阿里巴巴獨立出來的支付寶格局,如今更發展出三大數位金融業務,成功搶下傳統銀行、理財及保險等企業的核心業務。在對手全是國有企業的壟斷環境中,螞蟻擁有合法認證的金融科技經營牌照,也突顯其在中國市場獨特的產業地位及角色。

對比歐美資本市場,似乎也很難找到一家類似螞蟻科技的公司。以美國金融業為例,早期美國也有類似「金融大超市」的企業,將許多業務整合到同一個企業集團中,但在每次發生金融風暴後,政策上就朝向築起更多防火牆、並將業務一塊塊切分。

從美中貿易戰的大架構來觀察,螞蟻的掛牌也別具意義。過去螞蟻母公司阿里巴巴因為香港沒有「同股不同權」制度,只能選擇赴美掛牌,但如今美國資本市場打壓中國企業,中國政府勢必要積極發展內地及香港資本市場。

因此,讓這家具有中國金融科技獨特地位的螞蟻科技,順利在上海與香港兩地同步掛牌,這是組建中國國家隊的必然選擇,也讓螞蟻成為中國對抗美國尖牙股的核心成員。

更進一步來看,美國資本市場過去成功吸引全世界的企業與資金,但美中兩大國的對抗戰,資本市場也免不了變成雙方較勁的新戰場,可是中國資本市場相對弱勢許多,未來必需要想辦法把社會財富引導到資本市場。

目前大陸房地產總值450兆元人民幣,是國內生產總額(GDP)100兆的4.5倍,這種比例相當不健康,比重需要降低,未來幾年中國政府需要把原本追逐房地產的資金,引導到股市、保險、理財等其他金融商品。在這種大趨勢下,未來中國的金融資產大餅必然不斷膨脹,這也讓螞蟻的三大業務能夠繼續享受大成長的機會。

資本市場很重要,新科技的競賽更關鍵。近來創新工場創辦人李開復受訪時表示,2018年他寫《AI新世界》一書時,中國的人工智慧(AI)是領先美國的,但近來他看到美國AI已經追趕上來了。不過,李開復還是強調,「中國政府一直聚焦在新科技的進展,並以此來推動經濟成長,這個策略相當成功。」

要讓新科技能夠發展與立足,對任何政府及主管當局都是很大的考驗,尤其是所有新科技都一定會冒犯到傳統勢力,許多新創企業在創新的同時,往往都要面對傳統勢力的阻撓,此時政策決心就變得很關鍵。螞蟻能夠在新金融科技立足,若沒有政府支持,要成長到現在這種規模,根本不可能。

從這一點來看,螞蟻科技的掛牌,對台灣也有相當重要的啟示。台灣推動金融科技(Fintech)多年,但至今成效有限,與政策上採取保守謹慎的態度很有關係,筆者認識許多金融科技的創業者,最常做的就是一方面要創業跑三點半,另一方面還要不時跑法院,處理產業公會或金管會的訴訟案件。

至於得天獨厚的螞蟻科技,到底有沒有什麼潛在的不利因素呢?我想,政策支持是螞蟻最大的利多,但相對的,政策改變也可能是螞蟻最大的利空。例如中國政府積極推動數字人民幣的新政策,這當然是為了美國可能在全球掀起金融戰做準備,但到底數字人民幣會如何影響金融科技的發展,並衝擊到中國這家龍頭企業螞蟻科技,這是一個複雜的議題,容日後有機會再來談。

綜合陸媒報導,螞蟻科技已在港交所提交IPO(首次公開募股)申請,最快將於9月通過聆訊,至於掛牌時間目前尚不得而知。不過,科技不斷推陳出新,螞蟻科技掛牌那一天,將標示著中國及全世界金融科技發展的一個新起點,在美中科技戰愈打愈熱的當下,台灣恐怕不能只當個旁觀者,如何學習到推動新科技的發展經驗,恐怕是擁有資源分配及政策制定的當權者,不能不忽略的課題。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