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交集的產業新舊世代

文章目錄

日前我參加TiEA(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2020年度大會,這是國內網路及電子商務產業最重要的年度聚會,會中除了歷任理事長詹宏志、林之晨、立委王婉諭及業界代表參與外,也邀請iKala執行長程世嘉、Uber Eats台灣總經理李佳穎演講,還有目前最夯的3組Podcast網紅座談,活動非常充實也很圓滿。

TiEA理事長陳建弘特別強調,業者對於新數位商機相當敏銳,政府最重要工作是釐清過時法規,不要讓業者因此綁手綁腳、無法推動業務。他也重申對於數位發展專責部會的「三要一不」訴求,指出新部會應專責於數位經濟健康而長期的發展、營造健全法規環境、首長具跨部會協調與整合的職權,且不應同時作為監理單位,才能為數位經濟成長增添動能。

跨界整合擋不住,年度網路業盛會卻多方缺席

老實說,今年TiEA年會活動辦得很成功,每一個演講者及講題都掌握了知識性、趨勢性或話題性,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跟我一樣覺得收獲滿滿。

但是,活動結束後,我在會場中穿梭,與一些朋友打招呼,卻驚訝地發現,參加年會的人幾乎都是網路同業,完全看不到來自電子業或傳統產業的老闆。在這個最應該、也是最值得非網路業者來學習的場合中,許多有影響力的人卻缺席了。

網路與電商對全球早已帶來巨大改變,對各行各業的衝擊仍不斷加深擴大,許多新商業模式也在持續演變與更新中。只是,當所有人都認為「數位轉型」很重要,企業到了必需轉型升級時,那些最該來學習的人卻沒有出現,讓我感覺很納悶,也很不安。來源:metamorworks via shutterstock網路與電商為新時代帶來巨大改變,也讓「數位轉型」成為舊世代的大企業,不得不正視的重要課題。


不是說網路業的人沒有影響力,詹宏志、林之晨都已是擁有發言權的知名人物,現任理事長陳建弘也把巴哈姆特經營得很好。但在這個台灣最重要的網路年度盛會,社會中最有資金實力、最能掌握資源、也最可能遊說或主導產業政策的那群人卻沒有參與,真的有點可惜。

跑新聞我算老鳥了,參與過各種產業公協會的活動,可以舉其他公協會的案例給大家參考。

例如這幾年生技業逐漸壯大,相關公協會活動很多,其中生策會(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不只邀請電子業參與,林百里、童子賢、林憲銘這些電子大佬都出來競選理監事,部分生技業者還因此吃味電子業已經有點「喧賓奪主」。其實更重大的意義是,電子業很清楚未來醫電整合早已擋不住,要儘早參與結盟與布局,而生技業也因此取得更多資源,達到相互拉抬、壯大聲勢的目的。

另外,我也常去台北市電腦公會(TCA),那裡有我最多的老朋友。這幾年TCA做的事情早就沒有限制在電腦產業,從5G、智慧城市、資安、開放資料,到很專業的半導體開源指令集架構(ISA)RISC-V等,這些新的產業類別及應用場景都一個一個被納進來,相關產業聯盟及領袖也都成為TCA的合作夥伴。

電腦產業看似早已退流行,但TCA不定位自己只能做PC的事,角色是愈做愈寬廣。

舊經濟版塊需補進「數位學分」

我認識很多半導體及資訊產業的老闆,他們是台灣社會擁有最多財富與資源的一群人。但老實說,他們專精的領域多只限於自己的產業,與他們談起網路及電商等新趨勢,大部分人理解並不多,若問他們Podcast是什麼?絕大部分人也答不出來。

這種現象也很難責怪他們,世界變得很快,他們不是網路原生族群,每天關心與煩惱的事跟網路也沒有關,不懂是很正常的。

但問題是,我觀察到這幾年台灣的世代差距愈來愈明顯,年輕世代與老一輩人好像活在不同世界中,大家接觸的媒介與信任的意見領袖也大不相同,許多YouTuber的粉絲族群都有數百萬人,年輕人因此建立他們完全不同的觀點,也無法理解為何老一輩人總是如此固執,對社會改變的速度與步伐,顯然是愈來愈沒有耐心。

不管舊世代喜不喜歡,年輕人終究要主導未來,這個世界遲早落到他們手中。年輕人或許不懂舊時代的運作規則,但也因為沒有傳統包袱,讓他們擁有更多創意與衝勁。

老一輩創業家若不主動了解,不認真學習新趨勢,不趕快補上落後的數位學分,又如何領導自己的企業進行數位轉型?台灣又要如何跳脫過去只能賺辛苦代工錢的角色?

當然,網路產業也應該敞開大門,歡迎大家多多參與。許多年輕人不是常抱怨:台灣新創業者很難募到錢、創新理念一直被打壓?若平常大家各做各的且彼此互不關心,這也難怪溝通缺乏、交集很少,沒有共識與火花產生,當然很難促成雙方合作。TiEA是台灣新創圈中最具指標性的聯盟代表,期待未來協會能夠把這個角色扮演得更好。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