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護城河觀點看中美晶與環球晶 長線投資人如何找到平凡到卓越的投資標的?

文章目錄

昨天(18日)環球晶與中美晶舉行線上法說會,我在線上仔細聽完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與經營團隊近兩小時的簡報,有很大的衝擊與收獲,也讓我對企業長期成長與投資人選擇投資標的,都有一番新的體認,藉這個專欄與大家分享。

徐秀蘭提到,受到疫情影響,全球半導體業今年上半年都很不錯,因為大家都積極建立庫存,但下半年有更多不確定因素,因此能見度不高。至於太陽能產業受到封城影響,今年許多建設停擺,很可能出現太陽能裝置量首度的負成長,這是20年來不曾見過的現象。

儘管徐秀蘭談到這些產業的重要變化,但我最關心的卻是她提到兩家公司擁有的護城河。短期景氣因素或許是投機者關心的焦點,但我注意的是長線投資人關心的議題,那就是當2021年疫情明朗與景氣回升後,兩家公司將有那些成長機會。

環球晶的護城河是什麼?徐秀蘭說有兩個,第一是目前已在9個國家有15個廠區,在美國、歐洲、中國、日本、韓國、台灣等半導體重鎮都有工廠。這種全球布局的能耐,尤其是在疫情肆虐、無法出差的世況,以及世界各國都啟動製造搬回母國的大趨勢下,能夠以這樣的全球布局就近服務客戶,是多麼珍貴的價值!

其次,全球每家重要半導體公司都是環球晶的客戶,都是經過各種反覆認證,也維持長期深入的生意往來與合作關係,這種來自客戶的信賴感,在此刻也是無比的高價值。

其次則是中美晶,也一樣有三個護城河。第一是在全世界虧損累累的太陽能產業中,中美晶是很少數擁有高現金、低負債,本業能創造獲利並貢獻正現金流的公司。去年每股純益(EPS)是3.86元,但配出5元股息,今年第一季EPS2.37元,更是同業中少見的高獲利。

因為財務體質健康,公司也不必追求高營收,可以做到每筆生意都賺錢,前段的太陽能電池及模組走精品化路線,但後段的太陽能電廠則積極介入,因為需求大且獲利穩定,值得中美晶積極介入。

其次,中美晶的半導體事業群擁有51%的環球晶持股,貢獻近九成的營收及獲利,而環球晶是全球僅次於日商信越和勝高的第三大矽晶圓廠,產業地位相當穩固札實。

至於第三個護城河則是,中美晶還擁有金手指,可以找到隱形冠軍進行投資,讓轉投資半導體相關企業如朋程、台特化、兆遠等的成長,都可以加速、加大及加快。

環球晶與中美晶建立難以攻破的護城河,是讓企業度過不景氣考驗的關鍵能力,預估在明年景氣回升後,兩家公司也有機會展現更大的成長動能。

我的採訪工作經常讓我有機會接觸許多公司,也可以長期關注產業的變化及企業的消長,多年下來,我不時要回顧一下早期觀察公司的心得,並在幾年後再做檢討與對比,讓我對觀察企業的成長做更新的修正與判斷。我必需承認,中美晶及環球晶這二十年來快速的成長與變化,確實真的遠超過我的預期。

記得90年代開始採訪半導體產業時,我曾經去採訪中美晶,當時不只是很小的公司,經營團隊形象也不怎麼樣,即使在太陽能產業當紅時,中美晶都很難與幾家龍頭公司相提並論。

但是,當太陽能產業盛極而衰後,幾乎大部分企業都被淘汰,但中美晶卻可以另闢戰場,從容布局半導體,不斷靠海外收購建立了矽晶圓事業,切割出環球晶後成為全球第三大矽晶圓廠。

在這個成長蛻變的過程中,2007年被邀請到中美晶擔任董座的盧明光先生,當然是關鍵人物,他展現過人的併購長才,把整個矽晶圓版圖建立起來,再加上重用原本已離職的主管徐秀蘭,讓她專注地投入經營與執行,把企業營運帶上了最高峰,這是中美晶與環球晶最為成功的轉型關鍵。

二十多年來,中美晶也從400萬元的市值,到如今成長到500億元,再加上環球晶的1600億元市值,長期投資人獲利豈只是千、萬倍。

回想一下自己過去二十多年的採訪經驗,我看過許多公司,當然有許多看走眼的經驗。所謂的看走眼,就是有些公司本來覺得很好,但後來卻表現很差,另外當然也有本來覺得不好的,結果表現卻超乎預期。

前者那種令人跌破眼鏡的公司其實所在多有,原因當然也很多,例如在風口上豬也會飛、創辦人過去績效太傲人,還有最多的就是經營者說的比唱的好聽,這種故事到處都有,相信每個人的投資生涯中,一定至少都踩過幾個這種地雷。

但是,如何找到原本不被看好,後來卻能發光發熱的投資標的,卻是一個最艱難的任務,當我檢討自己過去對企業的觀察與記錄時,這真的是投資生涯中最大的挑戰。

到底是什麼因素或特質,會讓一家公司從平庸走上卓越?我覺得我還很難獲得一個清楚的結論,但誰在經營這家公司,卻永遠是眾多答案中最清楚的一項。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像我一樣,經常收集產業消息、關心統計數字,認真閱讀各家公司財報,但若要找到卓越的企業,光是關心這些數字還不夠。

回想過去在第一線採訪時,我與經營團隊深入接觸訪談,感受到公司長期發展的布局與企圖,這種直接的體會與感動其實更加重要,許多如今走到世界舞台、建立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都是靠著優秀的領導人扭轉劣勢,從平凡到卓越。中美晶與環球晶的例子,應該就是最具體的一個!

因此,現在我也有一個心得,當我採訪觀察更多企業後,我會有一種感覺,即使是一家很小的公司,我也不能太輕忽,因為坐在眼前的這位創業家,會因為夢想與執行力而變得偉大;至於面對一些大企業及大老板時,或許我也正襟危坐、表現出我的尊重,但心裡面也不會忘記,這個世界是不斷變化的,就直接大膽提問來考考他吧!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