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金童談產業如何振興 以及長線投資的獲利之道

文章目錄

台灣創投業曾經有一段很輝煌的歷史,早期跟著資訊電子業一起快速成長,但是從二千年中期後,創投業不再吸引大家目光,許多大家熟悉的創投大老,一個個退居幕後。最近,我訪問剛當選創投公會理事長的益鼎創投董事長邱德成,他談到創投事業如何振興及他多年的投資心得,值得借此專欄與大家分享。

有「創投金童」之稱的邱德成,1996年參與創辦益鼎創投時才31歲,後來34歲又成為台壽保的副董事長,年紀輕輕就擔任上市壽險公司高層,不認識他的人以為他一定有特別的家世背景,但其實他是專業經理人出身,從清大核工系、政大企管所畢業後,加入大華證券承銷部,又參與菁英證券設立,負責許多大型上市櫃公司承銷案。

承銷部出身的硬底功夫,再加上台壽保及大股東龍邦建設的資金挹注,邱德成不僅會找案子又會募資,益鼎在創投圈逐漸闖出名號,如今已發展為旗下13家創投公司,管理資金超過百億元,並累計投資四百家企業的創投集團。

不過,雖然集團規模在創投界數一數二,但邱德成一向低調,此次決定參選理事長,也是選舉前幾天才決定的。邱德成(下圖)說,「投入創投多年,看到台灣創投業從高峰跌落,讓他覺得很可惜,希望出來做點事。」

邱德成說,經濟是台灣最重要的實力,最近捷克參議院議長不畏中國抗議來台訪問,關鍵原因就是台商在捷克有大量投資,台灣與捷克在經濟發展上關係相當緊密。但是,台灣經濟要好,產業要生生不息,不斷往前走,對於新創企業的投資最重要,尤其是資金若不敢冒風險,新產業與新經濟也無法出現。

談到台灣創投產業該如何振興,邱德成認為有很多事可以做,但最優先的工作,就是把壽險資金引入創投業。

出身證券與壽險業,邱德成對國內壽險產業近二十年來的成長軌跡非常熟悉。二十年前,台壽保的資產約七百多億元,但如今已成長到六千至七千億元,大約成長了十倍,若統計台灣壽險業的資產總合,二千年大約是3兆元,如今也已成長至30兆元,大約也是成長了十倍,包括國壽、富邦、南山、新光等都是資產超過兆元的集團。

邱德成認為,龐大的壽險資金集合目前台灣社會最多的財富,但如今壽險資金主要都是投資國內外高配息股票,很少挹注到亟需資金的新創企業,即使有零星投資創投,但心態都很保守。

邱德成說,壽險業目前投資各種上市櫃高配息股票,這些公司二十年前都是新創企業,是在敢冒風險的資金支持下才熬出頭的,如果現在壽險資金不敢投資新創企業,那二十年後就不可能再產生一批新的高配息公司,這是很簡單的道理,政府與民間應該形成政策共識,並朝這個方向努力。

因此,邱德成建議,政府若要求30兆元壽險資產提撥一定比例,例如只要拿出千分之一就有300億元,若拿百分之一就有3000億元,這對壽險資金來說只是很少的錢,是業界可以承擔的風險,但卻能夠為台灣新創產業帶來很大的挹注,並成為推動台灣下一波成長的動能。

邱德成(左二)協助推動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成立,包括益鼎股東奇美實業及義隆電都是最早承諾捐助的公司。圖為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右三)及奇美實業董事長許春華(左三)

除了壽險基金外,邱德成認為,第二件該做的事就是法令鬆綁,台灣有太多法令限制已不合時宜,阻礙社會正常發展與進步。以醫療與長照事業為例,如今高齡化問題已如此嚴重,但法令上卻一直把醫療服務限定為慈善機構,無法讓產業正常發展,這也是值得各界努力的方向。

此外,由於美中貿易戰對產業衝擊很大,邱德成認為創投業應該把目光轉向東南亞市場,尤其是傳統產業不只把生產基地搬到東南亞,若能進行數位轉型,成功的機會更大,若能夠把優秀人才送回台灣讀書進修,新南向會形成台灣經濟發展的新契機,這也是創投業可以發揮所長之處,這幾年已有不少台商在東南亞很成功,未來還會有更多案例出現。

除了提出振興創投產業政策外,其實邱德成最厲害的,還是他已經累積二十多年的創投經驗,尤其是在選擇產業及投資標的,還有協助企業不斷成長等過人的能力。

益鼎曾投資的公司如義隆電、信邦、優群、晶釆、群光,如今都變成益鼎的重要股東。

在益鼎二十多年的投資中,邱德成幾乎沒有錯過任何一波高成長的列車,投資範圍從高價電子股如緯穎、旭隼、力旺、優群,到傳統產業的泰鼎、泰昇、億豐、85度C、八方雲集都有,許多投資案獲利都是數倍到數十倍起跳,即使是後來大幅衰退的太陽能股,益瞄也能在高檔獲利三十倍出場,除了在面板產業踩到一些地雷外,投資成果可以說相當豐碩。

而且,由於益鼎成功幫助許多人創業興業,多家被投資企業也反過來變成益鼎創投的股東,例如義隆電、信邦、優群、晶釆及群光等,都成為益鼎創投的重要股東,也讓邱德成的創投事業變得更壯大。

邱德成說,一般被投資公司大約成立十年後IPO,做得好的公司,二十年後市值可以再創新高,像義隆、信邦及優群等公司今年市值都創新高,若非有些創投基金有處分的需求,否則長期持股的獲利會更驚人。

他也透露,像十多年前益鼎以每股60元左右投資信邦,如今經過多年的配股配息,持股成本已降到5元以下,信邦目前市價180元左右,獲利已達三十多倍。信邦從原本只是一家生產連接線束的小廠,如今已發展出五大產品線,今年營收可突破二百億元。

邱德成也很開心地展示信邦開發的一台電動腳踏車,這是信邦為荷蘭品牌VANMOOF開發代工的產品,被譽為全球最美的單車,又有「自行車界特斯拉」的稱號。邱德成不僅辦公室放了一台自己用,也為太太訂了一台,「不過還要等一下貨才會到,因為現在訂單太多,正缺貨中。」

邱德成與信邦電子開發的電動自行車。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