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更大舞台 解決半導體國安問題

文章目錄

南亞科技公司日前證實,前總經理高啟全將離職,並前往中國擔任清華紫光集團執行副總裁,消息傳來後引發台灣政府與產業界的大震撼,尤其是行政院才提出半導體產業是台灣的「國安問題」時,這件跳槽案再次凸顯台灣優秀人才不斷外流,已是不能等閒視之的議題。

產業發展最重要的核心就是人才,相信這是所有人都認同的觀點,台灣如今可以維持半導體產業的全球競爭力,就是因為還有一群累積畢生經驗與經營智慧的關鍵人才,還在每個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奉獻心力,才能打造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第二大國的地位。

不過,好人才需要更大的舞台、更有野心的計畫,這不僅是人之常情,也是產業進步的力量。近幾年來台灣科技人才不斷傳出被重金挖角的消息,原因當然很多,但台灣許多企業的發展受到限制,可能才是關鍵原因。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說過,「台灣其實不缺人才,缺的是舞台。」因此,當別人提出更好的條件、更有前景的機會時,專業經理人很難有不心動的道理。

因此,當企業要思考如何留才時,最重要的是企業有沒有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例如有沒有進行更多創新冒險與投資計畫,或是參與更多的跨國合作及海外併購等,如果這些發展機會都欠缺的話,對於懷有更大企圖心的人才,即使是祭出升官、加薪這種手段,恐怕還是很難久留。

以這個原則來看,紫光集團近年來不斷進行海內外半導體業的整併,展現強烈的企圖心,甚至還提出收購全球前三大記憶體廠美光的計畫,但對照台灣半導體產業卻顯得相當安靜,完全看不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國的風範與格局。兩岸發展產業的企圖心,的確有如天壤之別。

過去半導體業一直是台灣的優勢產業,從產業、資金到人才一應俱全,但是台灣沒有及時把握這個領先態勢,尤其是金融海嘯後國際半導體公司股價大幅修正之際,台灣沒有趁機出手進行大規模的海外收購,如今大陸積極加碼併購,藉著吸收國際大廠的先進產品與技術,快速追趕台灣半導體業,也讓台灣的地位更為岌岌可危。

事實上,台灣不僅海外併購很少,即使連台灣內部的整併也都意興闌珊、零零星星。過去台灣 DRAM 產業曾有過一段輝煌時光,但二OO九年遇到景氣低潮時,政府與民間也曾共同倡議將台灣 DRAM 產業整併成一家台灣記憶體公司(TMC),可是此項計畫卻因每家公司各有盤算而以失敗收場,最後也讓台灣 DRAM 產業更淪為為人作嫁的代工角色,難以在世界舞台上取得一席之地。因此,當台灣無法展現早期布局的野心,陷入僵局時也沒有突圍的企圖,怪不得人才要快速出走了。

此外,面對科技人才外流的問題,政府雖然已把層次拉高到國安問題,但相對的配套措施及因應辦法可以說相當有限,如今政府應該痛定思痛、亡羊補牢,最優先該做的事情,就是結合產業界,尤其是與大型企業合作,創造更多更大的舞台,讓人才都能更安心工作,千萬不要只是提出道德呼籲,或以法律圍堵,甚至還以叛徒稱之,留才不能靠圍堵或阻擋,只有給予更大的發展空間才是上策。

從正面的角度來看,高啟全加入大陸紫光,可能被賦予代表紫光與美光重啟合作談判的重任,若高啟全的任務確實是整合中美台三方勢力,並且共同對抗強大韓國的話,對台灣產業來說也不見得沒有正面意義,因為在中國大國崛起的過程中,台灣子弟若可以在這個大整併潮中取得關鍵發言的地位,並讓台灣在中美兩大強國間取得一席之地,也可以說是大功一件。

產業競爭向來很殘酷,中國靠著資金與市場,未來在各行業的影響力只會更大,過去台灣許多產業都面臨被大陸追趕甚至超越的命運,因此,即使是目前台灣最引以為傲的半導體業,恐怕也要趕快思考如何與大陸進行聯盟及合作,千萬不要一味地抗拒或圍堵,利用過去台灣在 DRAM 行業中累積的條件,在中國急需發展半導體的策略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才不會在未來全球 DRAM 產業中完全被排除在外。

error: 歡迎直接轉貼本文網址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