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應該向蘋果學習的一堂創新課
2015 年蘋果公司(Apple)第一場新品發表會,九日於加州舊金山芳草地藝術中心登場,蘋果發表 Apple watch 等新品,再度引起世人重視。蘋果主宰 3C 產品的發展,早已不是新聞,去年第四季蘋果 iPhone6 銷售再次登頂,將三星從智慧型手機龍頭寶座擠下來,已讓世人驚豔不已,如今 Apple Watch 更大舉跨界到時尚產業,讓蘋果更加發光發熱,公司市值也達到驚人的 7750 億美元,超過新台幣 24.5 兆元,創下資本市場史無前例的記錄。
蘋果的成功已是一門顯學,賈柏斯銳意改革、反敗為勝,以及現任執行長庫克臨危授命、再創高峰的故事,全世界都在研究,各家也都有自己的解讀,但是,對於曾主導過 3C 產業發展、如今卻陷入轉型危機的台灣電子產業來說,蘋果帶給台灣的啟示,恐怕有進一步檢討探究的必要。
世人都知道,蘋果所有熱賣的產品,從來都不是第一個推出,iPod 宣布前,MP3 已相當普及,iPhone 問世前,台灣宏達電智慧手機也已推出,平板電腦 iPad 發表前,微軟、宏碁更早就嚐試過類似概念的視窗平板。蘋果最厲害之處,是從既有產品與技術中,整合出消費者最想的東西,並一舉成為襲捲市場的殺手級產品。
蘋果能夠屢創奇蹟,是因為做到對消費者的使用經驗研究,蘋果傾注大量研發經費,也並非只在技術開發與專利布局而已,還重點投入到整合軟體、設計與使用者經驗,不斷地透過回饋與修正,讓消費者的好口碑正向擴大,形成「果粉」對品牌的信賴與信仰,將蘋果拱上桂冠寶座。
相對來看,台灣電子業精於產品技術與成本降低,可以把手機功能及各種配備做到盡善盡美,但是,企業經營者對於這些產品規格背後的理解,以及對於消費者的認識,卻是少到可憐,因此,近年來智慧型手機及穿戴式裝置熱銷,許多功能都是由品牌業者領先研究開發,台灣業界只是跟著接單生產,在創新速度上已明顯落後。
其實,早在十多年前功能性手機時代,台商還具備領先能力,當時,台灣在全球手機製造占舉足輕重地位,甚至在快速成長的中國市場,包括明基、大霸、英華達等台灣品牌,都曾在中國引領風騷,可惜的是,面對中國市場這盤好棋,台灣卻先盛後衰,到如今幾乎全盤皆輸,即使後來智慧型手機崛起,具備先行者優勢的宏達電一度勢如破竹進占全球市場,但這種好景都如曇花一現,如今也很難在中國或全球市場持續競爭,手機產業的落敗,也顯示台灣電子業在品牌行銷的經營上確實出了大問題。
今年預定目標達一億支的小米手機,崛起過程更值得台灣深思。小米創辦人雷軍一開始做手機,就決定不碰硬體製造,把這些工作全交給台灣的英業達、鴻海等公司,反而著重以互聯網與軟體思惟切入,雷軍很清楚小米要溝通的是中國用戶,是一群口袋不深、要求性價比但又深具民族情感的年輕人,因此努力經營使用者社群,建立一大群死忠「米粉」。
雷軍讓小米登上高峰,成功路數與台灣完全不同,但他運用台灣電子業的資源,聚焦在市場需求,創造出比台商更大十倍、百倍的成就,台灣四十年來耕耘資訊電子業,成就許多代工大老,卻缺乏一個懂市場、消費者與品牌經營的企業家。可以這麼說,如今大家都注意到,台灣政治人物熱中學習「婉君」,但其實台灣的資訊業大老更應重修「婉軍」這堂課。
蘋果發光發熱,固然讓台灣許多搭上蘋果列車的企業都成為「蘋概股」,但是這些企業也要面對蘋果嚴苛的要求,以及不斷比價、降價甚至轉單的壓力,其實,我們應該進一步思考,台灣的產業轉型,其實只要加一點蘋果元素後,就能創造很大的價值,甚至,已擁有那麼多優勢條件的台灣,難道不能自己成就一個新的蘋果傳奇嗎?這應該是今天大家看完蘋果產品發表會後,應該好好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