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創校以來第一任女校長吳妍華,自嘲不愛當校長,但校長卻老找上她。不過,愈作愈好的吳妍華,在陽明大學校長期間,為陽明爭取教師員額,與多家醫院結盟,還大幅提升陽明的世界排名,如今接了交大校長,她的作為也備受期待
撰文 / 林宏文
三月初,清華、交大已舉辦四十三年的「梅竹賽」隆重登場,在兩校師生熱情的鼓噪下,上任剛滿一年的清大校長陳力俊上台說,交大校長吳妍華的先生李育德在清大化工系任職,所以她是「清大的媳婦」,至於陳力俊夫人曾在交大任教過,因此他是「交大的女婿」,「所以,今年的梅竹賽就像『夫妻登山』,大家要各憑本事了!」
二月才走馬上任的吳妍華,拉開嗓門接著說,「雖然我是清大媳婦,不過交大學生們,你們一定要贏啊!」全場交大學生為之沸騰,報以更熱烈的掌聲,交大必勝的口號也響徹雲霄。梅竹賽也在兩位新校長共同敲鑼後,正式點燃戰火。
在眾多交大師生及校友的期盼下,吳妍華成為交大創校以來第一位女校長,也是第一位非資訊電子背景出身的交大校長。此外,過去她還擔任過十年陽明大學校長,又曾任整合陽明、交大、清大及中央等四大名校的台灣聯大校長,加上中研院院士的學術高度,她來接掌交大,的確是背負了許多人的期待。
有關吳妍華的學術成就,其實早就不用贅述。她不僅得過「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也是中研院院士、發展中世界科學院院士,還得過教育部學術獎、教育部國家講座等。
曾有一個關於吳妍華的故事流傳已久,早年國科會將「傑出獎」名單送給國外院士審查時,中研院院士吳成文發現上半段都是男性、資深、有主管職的,年輕女性都被列在下面,當時他建議把名字全遮起來,純粹看「學術表現」,結果最後名次「大搬風」,一名年輕女科學家從「最後第二」,改列「前面第二」。這位年輕女性,當然就是吳妍華。
不過,吳妍華的成就不僅在學術研究,更重要的是,她還能在繁忙的研究工作之餘,累積許多學者少有的行政經驗。在陽明大學任職三十多年間,她歷任生化所所長、教務長,到最後擔任十年校長,期間他不僅繼續帶博士生做研究,還展現超強的執行力與魄力,讓陽明大學在短短幾年內脫胎換骨,成為一流的學術聖殿。
「她有學者追根究底的研究精神,更有學術人少見的企圖心與魄力。」參與此次交大校長遴選、也是交大傑出校友的鳳甲美術館創辦人邱再興坦誠地說,更重要的是,她非交大、非資訊電子的出身,沒有包袱,正可以給交大帶來更多的協調及整合。
回顧吳妍華在陽明大學十年校長任內,扎實的績效確實有目共睹。陽明從一個醫學院大步邁向醫學大學的過程中,她不僅向歷任教育部長爭取陽明極度不足的教師員額、爭取校地及建醫院的土地,甚至還打破禁忌,與榮總之外的各大醫院進行聯盟。
爭取教師員額,是吳妍華為陽明做的第一件重要大事。
回顧歷史,早年陽明醫學院創始院長韓偉是虔誠的基督徒,他的名言是「要用最少的經費做最好的醫學院」,因此最初陽明向教育部申請的教師員額非常少,後來陽明從醫學院發展到大學,每個學科都需要專業教師,但當時教師員額甚至比後來成立的成大醫學系還要少,因此過去歷任校長積極向教育部長爭取,但員額增加一直很有限。
「當時我很清楚,沒有員額,什麼目標都不用談,五年五百億的經費也不可能有下落。」因此,那段時間,吳妍華不斷進出教育部,前後經歷三任教育部長,爭取到五年內總計九五個新增的教師員額,也讓陽明順利脫胎換骨,如今,陽明已聘任三七五個教師,至於教師員額更達四六五名,讓陽明具備一所醫學大學該有的基本師資。
吳妍華為陽明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擴大與各醫院的結盟,除了陽明畢業生因此有更寬廣的出路,也讓研究型的陽明大學,擁有更多舞台擴大研究及教學的成果。
回溯陽明的成立過程,榮總成立於五十二年前,屬退輔會管轄,陽明醫學院成立於三十六年前,雖然歸教育部管,但其實是在榮總的架構下形成的,吳妍華就不諱言地說,「可以說,陽明是被榮總生出來的!」這種情形,與台大醫院與台大醫學院平起平坐的情況不太一樣。
因此,為了讓陽明的資源可以更擴大,即使在榮總的反對下,吳妍華仍積極進行與外部醫院的結盟與合作,包括馬偕醫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宜蘭附設醫院、新光醫院等,如今都已是陽明的合作醫院。
其中,像原來是署立醫院的宜蘭院區,早在日據時代就已成立,至於馬偕醫院成立也近百年,與這些歷史悠久的醫院聯盟,對陽明提升研究及教學水準,當然立即產生貢獻。
其實,兩年前成立的馬偕醫學院,吳妍華不僅大力幫忙,還同意馬偕從陽明借調四位有豐富經驗的行政主管,其中包括現任馬偕醫學院校長魏耀揮,他不僅擔任過陽明大學教務長,也是吳妍華在陽明合作搭檔三十年的老同事。
魏耀揮說,其實,早在馬偕成立的五年前,吳妍華就推動陽明與馬偕的「馬陽合作計畫」,陽明在課程、師資、研究等方面,都提供馬偕很多協助。此外,很多馬偕的醫師、教授也都曾到陽明去念書做研究,才讓馬偕在短時間內就可以運作起來。
馬偕與陽明結盟的效益,很快就顯現在大學指考排名上。成立才二年的馬偕醫學院,雖然是國內第十二所醫學院,但在指考的醫學系排名卻立刻擠到第六名,僅次於台大、陽明、成大、長庚、北醫,把許多老牌醫學系都甩到後面。
此外,吳妍華也很清楚,學校除了重視研究及教學水準外,但最後努力的成果,一樣要讓外界知道,因為一般人還是以排名來評斷學校,因此她為陽明做的第三件重要大事,便是積極提升陽明大學的世界排名水準。
「一旦目標確認了,她就絕不鬆手,」陽明大學現任副校長許萬枝說,在吳妍華擔任校長時,他擔任教務長期間,有一年,吳妍華把提升排名列為優先目標,並緊盯每一項與排名調查有關的資料與數據。
當時,吳妍華校長要國際處、研發處及教務處等主管,要徹底把每個計算指標都弄清楚,並要求學校的行政與電腦流程要跟著更新改善,一聽到別的學校有什麼優點,就立即要大家去問。「她很急,急著想把事情做好。」
這一連串的努力,也讓陽明的排名大幅躍升。根據英國 < 時報高等教育增刊 > 世界大學排名的資料,陽明在二 OO 七年以前,都在世界排名四百名之後,但到了二 O 一 O 年,排名升至二九 O 名,在台灣各大學中進步最顯著,而且排名僅次於台大、清大及成大三個綜合大學,是專業大學中的第一名,也領先全球排名三二七名的交大。
去年八月接任陽明大學校長的梁賡義說,在他尚未回國接校長時,吳妍華經常打電話到美國給他,經常一聊就是一、兩個小時,「可以很清楚感受到她對學校的熱忱,以及對事對人的坦率與果決。等到我決定接校長後,很多學校的重要決策,她就尊重我的看法,尺度的拿捏非常好。」
梁賡義說,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當時立法院質疑陽明在宜蘭建醫院的決策,「她非常生氣,立刻打電話給我,一談又談了一個多小時,」當時,梁賡義還在美國東岸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任教,已是深夜一、兩點,「但我當時很感動,充分感受到她對學校的關心與熱忱,一點也沒有被吵醒的不悅。」
『她有使命感,要做就一定會做出一番局面。』早年從國外回陽明任教時,魏耀揮的實驗室就在吳妍華隔壁,與她一起共事近三十年,每天都看她工作到十一點多才下班,「她不管教學或研究都很認真,是那種事情沒做完,就不回家的人。」
接掌交大後,吳妍華的工作時間一樣沒有減少,因為交大的師生規模及院所架構等,都比陽明要龐大許多,她除了要繼續帶領交大保持在資訊電子業的領導地位外,更要進行內、外部的整合,不論是院所、學門甚至人員等,有許多事都等著她去溝通協調及做決定。
交大校友會理事長宣明智也期待,希望吳妍華校長接掌後,交大能夠塑造成為有特色的學校,成為國際知名優秀學府,也希望借助她在生醫領域的專業,讓未來交大在電子生醫領域上有傑出表現。曾表達對前任交大校長不同意見的宣明智說,「如今,應該讓吳校長放手去作,現在我不要講太多話。」
不過,儘管壓力更大了,但吳妍華倒是提到一件令她很開心的事。過去在陽明校長任內,由於先生李育德在清大化工系任教,兩人分隔台北與新竹,因此只有周三及周末能見面,但現在兩人都在新竹,下班後可以一起吃飯。
「這可能是我接交大校長後,最大的好處吧!」談到這裡,平常一向認真嚴肅的吳妍華,開心地笑了,笑得像小孩一樣,就像三十年前她學成回國,滿懷著理想在陽明校園拍的那張照片一樣,她形容自己心無大志,只想教書、旅遊平淡過日子。「我實在沒想過要當那麼多的校長,但既然接了,就好好做吧!」
吳妍華小檔案 出生:1948 年,嘉義 現職:交通大學校長、中研院院士 學歷:台大農化系,台大醫學院生化所碩士,美國田納西大學生化博士學位 經歷:陽明大學生化所所長、教務長、校長,台灣聯合大學校長